盛海輝 周建華
連平是一個風景秀麗的老區山區縣,打造“廣東香格里拉”,都是該縣人民的夢想。但作為省級貧困縣,多年來,連平逐夢之路充滿了荊棘和坎坷。
2013年7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實施《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廣東加快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確立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和中心城區擴容提質“三大抓手”,以此撬動粵東西北擺脫“散步式發展”,努力實現跨越發展。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又公布了《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將連平納入原中央蘇區范圍,明確要加大對原中央蘇區的扶持力度,并確定原中央蘇區享受西部政策。這一切對連平而言,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日前,記者在連平采訪中了解到,連平縣搶抓發展機遇,結合自身優勢,積極研究與《規劃》和《決定》對接的重大項目,深入實施“工業富縣”、“生態文明”戰略,攻堅克難,奮發有為,努力打好園區建設、交通建設和城鎮建設“三場攻堅戰”,在全縣掀起了新一輪發展熱潮:大廣高速公路(連平段)建設進展順利,成為粵境全線工程建設進度最快、最順利的縣;園區擴容提質,吸引大批高質量項目落戶園區,工業產業集聚發展增速;城市建設全力加速,一批重點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陸續啟動,實現“發展與美麗共贏”的連平新型城鎮化。
【交通篇】
“高速攻堅”帶動重點項目大突破
記者一行在連平采訪時,從大廣高速連平城南互通建設現場經過,只見工地上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施工著。工程車輛在工地不停地穿梭著,大型機械在高空作業……
兩年前的9月15日,連平縣成功舉行大廣高速公路連平段工程動工慶典儀式,當天河源市委書記何忠友親臨動工現場,宣布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連平全縣上下,無不歡欣鼓舞。兩年來,連平的各級領導和建設者們以只爭朝夕的工作作風,全面推進工程建設,成為大廣高速公路粵境全線工程建設進度最快、最順利的縣。
大廣高速公路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重要縱向高速公路之一,也是廣東省出省的主要通道之一。大廣高速公路連平段全長60.8公里,是粵境全線隧道最長、橋梁最多、施工難度最大、地質環境最復雜的工程段。記者從連平縣高速辦了解到,大廣高速公路連平段已累計完成工程投資29.56億元,路基工程已完成90%,預計今年9月份全面完成路基工程,年底完成橋梁工程及80%的隧道工程,2015年建成通車。
近年來,連平縣堅持圍繞“大交通,大發展”目標,搶抓中央和省的政策機遇,舉全縣之力,打好高速公路攻堅戰。為了真正融入珠三角“兩小時經濟生活圈”,除了2012年開始動工建設大廣高速公路,該縣還同時規劃建設汕昆、武深(粵湘)高速公路,S341和S230線省道改國道建設,縣道、新農村公路水泥硬底化建設和鄉鎮客運站、行政候車亭建設,不斷完善連平縣公路交通網絡,構建“粵東北陸路交通樞紐”,提升該縣外通內連能力和交通區位優勢,成為北接大內陸,南連珠三角,連接廣東、廣西、云南、江西、湖南、貴州的“六省通衢”。隨著公路建設投入增加,連平縣規劃的“三縱一橫”高速公路網雛形基本形成,逐漸形成國道G105線、粵贛高速、大廣高速公路貫穿南北,汕昆高速、省道S341燈官線和S230定忠線橫跨東西,縱橫交錯,縣鄉公路為節點的比較完善的綜合交通公路網絡,交通區位優勢日益凸顯。
高速公路建設同時帶動了該縣重點項目建設的突破。去年,該縣省市10個重點項目全面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累計完成投資40.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20%。其中大廣高速已投入21.9億元,甕潭灌區加固改造工程項目完成投資8263萬元并全面竣工;大湖水小流域綜合治理、陂頭燕巖六祖古寺、保障性住房全部按計劃完成投資。縣城東擴南移有新進展,連平新城50米主干道、新客運站等項目正在實施。實施了30多公里省道、100多公里縣鄉村道路升級改造。
【園區篇】
連平工業新城正在悄然崛起
“連平落后,根本原因在于工業發展滯后。”縣委主要領導認為,國家把連平規劃為生態發展區,絕不是不準連平發展工業,如果沒有工業的反哺和主導產業的支撐,良好的生態最終難以為繼。基于這樣的認識,連平縣委、縣政府把工業園作為優結構、強后勁的主戰場,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多種形式招商引資,吸引了一批好項目、大項目紛紛落戶連平,園區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連平縣工業園包括“兩園兩邨”(生態工業園、產業物流園、忠信工業邨、石龍工業邨),分別位于連平縣的三角鎮、隆街鎮、忠信鎮和縣城。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面積52.3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8平方公里。據統計,全縣“兩園兩邨”現有落戶項目103宗,已建成投產64宗,在建23宗,籌建16宗。今年1至8月工業園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達78.17億元,工業增加值28.86億元,稅收入庫2997萬元。
記者日前來到位于忠信鎮的連平生態工業園,這里規劃整齊劃一,一幢幢廠房拔地而起……據園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園已完成4.3平方公里的首期建設,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完善,初步形成了以電子科技、精密機械制造、綠色食品加工為主導產業的生態工業新城。“園區擴容提質后,前景非常好。”在談到園區未來發展時,該負責人信心十足。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去年以來,連平縣委、縣政府在完善連平生態工業園區一期的基礎上,啟動了園區二期擴容工程,投資9334萬元用于園區擴容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生態工業園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和配套管網建設,其中投入4000多萬元完成907畝征地與部隊建設用地置換,擴展了園區發展空間,保障了項目建設用地。
目前,園區二期擴容面積近3000畝,其中1300多畝已完成“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已全部完成。此外,深圳南山區已同意集中精力共同打造南山(連平)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建設南山(連平)經濟特別合作區,初步確定機械制造、新材料(兼顧電子信息)為主導產業,并且在園區運營機制、資源深度開發和產業聚集、產城融合發展等方面下功夫,爭創全省產業轉移示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