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玲
連平縣地處粵東北九連山區,是東江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廣東省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資源和生態優勢得天獨厚,林地覆蓋率高,雨量均衡充沛,沒有酸雨和污染物,特別適合發展生態特色農業。
一直以來,連平縣委、縣政府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縣農業部門搶抓中央、省、市政策機遇,通過整合資源,積極爭取涉農項目資金扶持,引導農民合理土地流轉,引進、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在“東蒜、西米、南菜、北果”農業總體規劃框架內,著重抓好“菜、米、果、藥、茶”的詳細規劃發展,大力推動生態產業建設,涌現出了一批新的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農莊式基地,為連平的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據悉,連平縣的生態農業特色品牌建設包括“九連山精米”、“鷹嘴蜜桃”、“忠信花生”、“河源火蒜”、“連溪綠茶”、“優質蔬菜”、“綠田園甲魚”、“溫氏肉雞”。
據該縣農業局副局長鄭木強介紹,該縣的鷹嘴蜜桃已形成一個產業帶,目前全縣鷹嘴蜜桃的種植面積達5、6萬畝。記者在連平縣中村村采訪時了解到,通過十多年的創建,該村鷹嘴蜜桃示范推廣基地已初具規模,并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當地老百姓致富奔康的支柱產業。
此外,該縣還利用當地的高山氣候,大力發展高山茶葉,不斷提升茶葉品質。位于連平縣隆街鎮象湖村的雷公磜茶葉基地,群山環抱,自然條件優厚,所制作的紅茶香氣濃郁,湯色紅艷明亮,滋味爽口,目前種植面積達500多畝,年產優質茶葉8000多斤,產值近2000萬元。
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連平的生態農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初步具有一定規模。如鷹嘴蜜桃觀光,集生態旅游和休閑觀光于一體,素有“三月賞花,七月品果”美譽;旅游景區周圍利用冬閑地種植油菜花、紫云花,將生態農業和經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打造了一批精致農業基地,截至目前,連平縣生態農業園區(基地)有近20個,突出的有上坪鷹嘴蜜桃基地、元善鎮警雄牛欄窩省級現代生態農業園區、忠信鎮水滣湖奇坑果園種植場、三角鎮新大生檸檬種植基地、油溪鎮綠野仙宗有機蔬菜基地等。全縣現有農業龍頭企業9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6家,縣級龍頭企業1家。農產品中鷹嘴蜜桃獲“嶺南十大佳果”、“河源市金牌農產品稱號”;九連山精米首屆“河源市金牌農產品”榮譽稱號并通過有機認證。
連平縣的“三農”工作還是存在不少問題和挑戰,農業資源承載力不足、農業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成為限制著連平農業發展的瓶頸。但對于連平農業未來的發展,鄭木強依然充滿了信心,他表示,下一步將打造精致特色農業,結合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規劃,按照“發揮優勢、發展特色、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產業、產品,引導農業產業集群發展,逐步打造“四個區”(花生火蒜農業區、桃李田園休閑區、糧油菜農業區、茶品文化區)的發展格局。
垇肚綠茶基地
位于元善鎮垇肚倒流水經濟社。垇肚倒流水有400多年種茶歷史,有著天然的適合茶葉生長的環境。該基地依托垇肚倒流水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運作。目前合作農戶達50多人,茶葉種植面積達2500畝,年產量可達3萬斤。
石斛基地
廣東潤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元善鎮建立石斛研發示范基地,在田源鎮建立石斛商品生產基地。目前,該公司已在連平投資近5000萬元,搭建種植大棚200多畝,擬將該基地打造成高端鐵皮石斛集生產、科研與教學于一體的示范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