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爽,張慧勤,李文斌,閆光烈,徐 蒨,張瑋珊
(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原發性高血壓病目前是我國中老人的高發病、多發病[1],為更好地了解抗高血壓藥物的臨床用藥情況,指導高血壓個體化用藥,本文選取2011年1月年2012年12月期間住院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1]。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分析調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第二附屬醫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間原發性高血壓病例共122例,男62例,女60例。病程0.3~40 a,年齡25~89歲,平均60.3歲,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第三版)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無心、腦、肝、腎嚴重合并癥。
1.2 研究方法 分析病歷,記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降壓藥物用藥史[3],包括藥物名稱、類別、用法用量、單獨用藥或聯合用藥等情況。
2.1 高血壓發病情況 在12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62例,女性患者占60例,其中有家族史的患者占32.5%。
2.2 常用降壓藥應用情況 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物主要有5類[4]: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鈣拮抗劑(CCB)、利尿劑及β受體阻斷劑。在122例患者中,鈣拮抗劑使用頻率為37.3%,為主要單用藥;其它依次為β受體阻斷劑25.0%,血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為17.2%,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為13.7%,利尿劑6.8%。見表1。

表1 高血壓患者常用降壓藥物應用情況(n,%)
2.3 降壓方案 在藥物治療方案中,以階梯治療為主。見表2。

表2 高血壓患者常用降壓方案(n)
目前臨床高血壓藥物治療仍以階梯治療為主[5]。主張輕或中度的原發性高血壓給予1種降壓藥,如鈣拮抗劑或β受體阻滯劑普奈洛爾(即第一階梯),或者2種藥聯合使用(即第二階梯)。如果無效,可加第3種或第4種藥物(第三或第四階梯)。階梯治療不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治療藥物,而是選用鈣拮抗劑或β受體阻滯劑作為首選藥物,治療方法呆板機械,不能算是科學完備的治療方案。
目前的高血壓個體化治療仍然是根據流行病學和臨床調查來做出的,多半屬于群體化治療。個體化治療必須做到兩個前提:①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危險因素。對病因、發病機制、病理生理、靶器官損害和合并癥及其危險因素有明確的認識;有一批作用機制不同的、安全有效的降壓和防治靶器官損害的藥物可供選擇。②不同的個體,不同的降壓靶目標。一般人群降壓目標必須是SBP<140 mmHg和DBP<90 mmHg;有糖尿病需<130/85 mmHg;有腎臟損害或尿蛋白≥1 g/24h者,推薦更低的降壓目標<125/75 mmHg。真正的個體化給藥必須從基因差異入手,采用藥物基因組學的方法。現在的原發性高血壓中與遺傳有關的單基因型,如:糖皮質激素可治療的醛固酮增多癥和Liddle’s綜合征,將來有可能真正做到個體化治療(改變基因)。如對高血壓相關基因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檢測,進而對特定藥物具有敏感性或抵抗性的患病人群進行SNP差異檢測,通過對患者的基因檢測而開出的“基因合適”的處方即基因處方,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療效果,從而達到真正“用藥個體化”的目的。
[1]蔡慶,劉紅巾,陳濤,等.血管緊張素原基因M235T和血管緊張素受體1基因A1166C多態性與飛行員原發性高血壓的相關性[J].臨床軍醫雜志,2012,40(4):773-775.
[2]浦劍虹,劉健,錢慧英,等.基因多態性與老年高血壓及其合并糖尿病的相關性[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2(3):394-396.
[3]姜秀波,姜文潔,蘇麗君.AGT基因M235T變異對原發性高血壓病人脈壓的影響[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1,47(6):493-495.
[4]蘇瓊華,郭海鷗.基于藥物基因組學的高血壓個體化用藥分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13,21(11):1019-1022.
[5]潘曉東,卞茸文,婁青林,等.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相關基因多態性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變的關系[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0,18(3):2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