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林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內科 河南商丘 476100)
乙肝主要是因乙型肝炎病毒產生的疾病,起病慢,主要是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等方式傳播,給患者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1]。針對這一疾病,筆者為進一步了解長效干擾素聯合恩替卡韋治療乙肝的臨床效果,選取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50例乙肝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乙肝患者,均符合WHO關于乙肝疾病相關診斷標準。并按照患者臨床治療方法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年齡為19~60歲,平均年齡(39.54±1.16)歲;患者病程為1~8 a,平均病程(4.51±0.16)a。對照組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齡為20~61歲,平均年齡(40.15±1.21)歲;患者病程為1~9 a,平均病程(5.01±0.22)a。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恩替卡韋(江蘇正大天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100019)治療,0.5 mg/次,1 次/d。治療組:采用長效干擾素(F.Hoffmann-La Roche Ltd 生產,批號:J20030033,商品名:派羅欣)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恩替卡韋用法同對照組,長效干擾素每周皮下注射1次,180 μg/次,持續治療48周。
1.3 觀察指標[2]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HBeAg轉陰率、HBV-DNA轉陰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定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HBeAg 轉陰率和HBV-DNA轉陰率治療組HBeAg轉陰率、HBV-DNA轉陰率分別為84.00%、64.00%,對照組為48.00%、28.00%,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HBeAg轉陰率和HBV-DNA轉陰率[n,(%)]
2.2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0%(5/25),其中,1例為發熱,2例為肌肉和關節酸痛,1例為頭痛,1例為白細胞和血小板降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00%(4/25),其中,1例為發熱,1例為肌肉和關節酸痛,1例為頭痛,1例為白細胞和血小板降低。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恩替卡韋在治療乙肝疾病上具有一定作用,其屬于一種鳥嘌呤核苷類似物,對乙肝病毒復制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且該種藥耐藥率較低,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臟病變組織等,延長患者有效生命周期。干擾素對乙肝患者機體中病毒和細胞增殖具有顯著抵抗作用,有效調節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患者死亡率[4-5]。本次研究選取的50例乙肝患者中,治療組HBeAg轉陰率、HBV-DNA轉陰率分別為84.00%、64.00%,對照組為48.00%、28.00%,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0%(5/25),對照組為16.00%(4/2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同黃文峰等[6]學者在《長效干擾素聯合不同藥物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療效觀察》中的研究基本一致。綜上所述,長效干擾素聯合恩替卡韋治療乙肝效果顯著,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周麗英.恩替卡韋和干擾素α-1b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藥與保健,2014,(1):49-52.
[2]閆濤,李克,王慧芬,等.長效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轉陰可能與HBV序列本身相關[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0,13(4):269-271.
[3]彭翠君,廖文秋,鐘鷹.恩替卡韋治療45例慢性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10(24):4735-4737.
[4]李明慧,謝堯,路遙,等.延長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療程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血清學轉換的影響[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9):182-185.
[5]黃文峰,謝志軍,舒濤,等.長效干擾素聯合不同藥物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療效觀察[J].免疫學雜志,2014,30(4):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