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金程
(鶴壁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河南鶴壁 458036)
絕大部分危重患者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機械通氣,臨床上經常采用氣管切開術進行治療[1]。氣管切開術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術式,主要適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難[2]。重癥腦外傷患者發病急,病情進展快,治療的關鍵措施之一即應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本研究以30例重癥腦外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氣管切開術與氣管插管術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鶴壁市人民醫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重癥腦外傷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為18~65歲,平均(42.23±3.19)歲。所有患者均確診為重癥腦外傷,CT顯示腦損傷,入院時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8分,且傷后3 d未使用任何鎮靜劑。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例。觀察組中男9例,女6例;年齡為18~62歲,平均(42.19±3.32)歲。對照組中男7例,女8例;年齡為19~65歲,平均(43.18±3.1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氣管插管術進行治療,經口向氣管進行盲探并將導氣管插入,然后與呼吸機相連,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觀察組患者則行氣管切開術,取仰臥位,頭部后仰,將軟墊墊于患者肩下,并在2~4氣管軟骨環間隙做穿刺點標記,將氣管固定后行局部麻醉。在標記處做橫切口,垂直穿刺氣官,并回抽與套針相連接的注射器,若感覺有突破感且有氣體抽出,則說明套針管在氣管內。將外套管以45°角送入氣管,將穿刺針芯與注射器撤出,擴張氣官前壁,然后將擴張鉗推進直至鉗尖進入氣管腔,適度抬高,并確保鉗尖與氣管在同一個角度上,避免其對組織的損傷,然后將鉗臂緩慢擴張,使氣管導管能被容納其中。最后將擴張鉗退出,置入并固定氣管,手術過程中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1.3 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帶管時間、應用呼吸機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同時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及死亡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帶管、應用呼吸機以及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帶管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應用呼吸機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帶管、應用呼吸機以及住院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患者帶管、應用呼吸機以及住院時間比較(±s,d)
帶管時間 應用呼吸機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組別 n 15 14.49±6.67 9.31±4.19 33.39±15.78對照組 15 15.31±7.65 13.65±3.37 35.28±13.19 t 0.313 3.126 0.356 P 0.757 0.004 0.725
2.2 術后肺部感染及死亡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及死亡的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及死亡的發生情況比較[n,(%)]
重癥腦外傷患者病情較危重,氣道保護性反射差,可能隨時會出現心跳驟停甚至死亡。因此,盡早保持氣道通暢是臨床上治療重癥腦外傷患者的重要措施[3-4]。氣管插管術與氣管切開術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術式,能有效保證患者呼吸道的通暢,促進患者盡早恢復自主呼吸。但有研究提出,氣管插管術可能造成患者咽喉部位損傷,但是氣管切開術則能較大程度上避免出現該損傷[5-6]。本研究選取30例重癥腦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組,對氣管切開術與氣管插管術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觀察組15例患者采用氣管切開術進行治療,對照組15例患者則采用氣管插管術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帶管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肺部感染、死亡的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應用呼吸機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由此可見,采用氣管切開術進行治療能縮短呼吸機的應用時間,從而減輕患者痛苦。
綜上所述,氣管切開術治療重癥腦外傷效果顯著,有助于患者盡早恢復自主呼吸,在搶救重癥腦外傷患者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謝先舉.氣管切開術治療90例重癥腦外傷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4):68-69.
[2]張國清.氣管切開術治療重癥腦外傷的臨床觀察[J].現代養生,2013(11):96-97.
[3]陳乃峰.氣管切開術治療重癥腦外傷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2,33(15):3190-3191.
[4]劉千祥.淺談氣管切開術在重癥腦外傷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1,30(4):39.
[5]劉平非.氣管切開術與插管術在重癥腦外傷中應用的比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11(9):43-45.
[6]汪軍,陳瑋,豐青龍,等.經皮螺旋擴張器官切開術在重型顱腦損傷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急救醫學,2012,32(10):95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