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舫
(上海新農飼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613)
目前國內,“仔豬活力標準”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全球也是鮮有關注。在當前注重仔豬快速生長的大環境下,生長速度作為最重要的考核標準,已經對其他仔豬的生活生長指標做到了有效的排他。也因為仔豬活力不容易進行觀察,因此很難進行客觀性的描述。
1.1 仔豬活力直接影響仔豬的機體性能和仔豬死亡率
1.2 仔豬活力與分娩持續時間相關性
1.3 哺乳母豬料對仔豬活力的影響
1.4 乳豬料對仔豬活力的影響
1.5 母豬腸環境對仔豬活力的影響
這些因素強調了在飼養關鍵時期飼料的質量與良好管理的重要性。
1997年法國養豬科學家帕特里克埃爾潘及2008年英國科學家艾瑪巴克斯特和他們的團隊設計了一種測量仔豬活力的方法,主要關注在仔豬剛出生后的15秒內。兩個團隊對仔豬生存能力評估非常相似。他們及其他科學家都建議評估仔豬出生時的生存能力,而不是活力,并將其分為4個等級。
2.1 出生至第一次接觸母豬乳頭的時間間隔
2.2 出生至第一次吸乳的時間間隔
2.3 在24 小時內直腸的溫度
2.4 出生后前十天內的增重情況和存活情況
由于這種測試方法在實際生產中顯得十分困難,可操作性不強,難以進入大眾視野,因此不被關注。
他們的研究沒有涉及到母豬料及乳仔豬料對母仔豬階段活力的影響,可能是由于歐洲飼料結構更符合豬的食物多樣性,對仔豬活力不會有多大的差異化影響。反觀我國飼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完全繼承美國玉米豆粕型飼料飼養模式,強調“能吃能睡能長”的飼養理念,經過二三十年的發酵,早已累積出巨大的活力“傷痕”。
3.1 出生至第一次吸乳的時間間隔
3.2 同等大小同期斷奶的不同窩仔豬互毆所維持的時間
3.3 斷奶時個體仔豬在空場地上的奔跑速度
由于仔豬的生長過程中,健全的心肺功能直接關系到豬的活力度和健康度。而一直以來,以生長速度為主要判斷標準的飼喂方式已經嚴重的損傷了心肺功能的正常發育。近年來,生豬疾病肆掠與仔豬心肺功能弱化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本測試標準主要是關注仔豬心肺功能的考量。

仔豬心肺功能的考量
一般在夏天,乳豬出生至第一次吸乳的時間間隔要短,在10~30分鐘較普遍,但超過30分鐘的也有,而在冬季,豬舍無論有無保暖的情況下,都會延長其間隔,活力差的仔豬在冬季猶其明顯。筆者曾觀察一豬場狀況,普遍超過40分種,有個別在70分鐘以上,后續保育階段,飼養管理則極其麻煩,死亡率居高不下。在第二個標準項中,很多豬場乳豬表現過份安靜,同窩中幾乎無打斗現象,當兩個陌生的乳仔豬見面后,輕微頂撞之下,后肢表現無力,毫無斗志,不會糾纏。相對來說,有的豬場仔豬斷奶后,陌生仔豬之間的打斗場面極其壯觀,幾頭仔豬互不買賬互相對毆現象極其普遍。因此,在現在的情況下,此三項活力標準測試指標能綜合評分在8分以上,就是比較好的了,很多豬場只能得到3分。在仔豬活力標準測試中得分3分左右的豬場,其生產狀況會十分糟糕,不明根源的養豬人對此基本無能為力。
在前幾年,仔豬活力問題十分嚴重,但由于近年來一些異軍突起的飼料品牌有改變這種現狀的趨勢,使情況稍有好轉。但根本性的好轉好像還沒有看到希望,因為養豬人、飼料生產商及供應商還沒有認識到仔豬活力對養豬生產影響的嚴重性。
4.1 為減少飼料消耗,規模養豬場一般是定位欄圈養母豬,使母豬運動減少
對母豬而言,運動減少導致呼吸肌不發達,肺活量降低,心臟每搏血量減少,心臟跳動力度變弱,對心臟本身供血不利,以及氧和二氧化碳運輸速降低,血氧輸送能力下降,血液總量下降,使運動代謝需要下降,鈣流失增加,母豬機體骨骼強度降低。
4.2 為降低母豬掉膘,快速儲存能量,哺乳料通常采用高于基本需求的能量水平
高能量水平的飼料有利于母豬腸道環境中有害菌的生存,對維持腸道環境平衡具有破壞性的作用,使腸道有害菌群占居主導地位。研究顯示,從仔豬離開子宮的保護、進入產道的那刻起,仔豬腸道就會受到微生物的侵入,并被其占據。而母豬腸道菌群在有害菌占優勢的情況下,無疑直接影響到乳豬腸道環境,使乳豬對疾病的敏感性增加,活力下降。
4.3 在飼料中添加能使豬安靜的營養配方
懷孕后的適度運動對減少產程是至關重要的,運動足量的婦女順產的比例始終很高,多年前農村勞作的孕婦將孩子生在田埂上的案例與當前動不動就剖腹才能產下孩子已成天壤對比。為所謂的防應激,提高飼料利用率,在飼料中添加表達安靜的營養,亦是母豬產程變長的重要原因,也是母仔豬活力下降的罪首。
4.4 母豬飼料中高銅、高鋅、高鈣對鐵吸收的抑制導致母豬群整體出現缺鐵性貧血現象
鐵是機體運送氧和利用氧的核心物質。一方面,機體中大部分鐵參與構成運送氧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血液中運輸氧和二氧化碳的“小船”,它在肺泡毛細血管中結合氧,運送到機體的各個組織,再把各個組織內的二氧化碳運往肺部呼出體外。另一方面,鐵也參與構成多種酶,這些酶決定著組織對氧的利用和能量的合成。一旦機體鐵缺乏,就會使組織氧化能力下降,而當鐵缺乏進一步加劇時,氧運輸能力也會下降,不能充分將氧運送到大腦和全身,同時機體也出現貧血、易疲勞等多種癥狀或不適。其中任何程度的鐵缺乏都會影響組織氧化能力,而氧運輸能力則會在鐵缺乏較為嚴重時(當血紅蛋白下降時)才受影響。另外,這兩種機制對機體活力的各個方面會產生不同影響。氧運輸能力下降會影響有氧能力,而組織氧化能力受損則會影響活動耐力和能量轉化利用效率。母豬缺鐵性貧血也會造成母豬子宮內膜血液補充不足或不勻,豬胎兒發育不勻,活力下降。而在哺乳過程中,奶水中鐵含量的明顯不足,不僅影響到乳豬的活力,更使乳豬抵抗力下降,這也是當前乳豬和斷奶仔豬整體健康度差的原因之一。
4.5 豬舍密封至豬舍氨氣濃度偏高而含氧量明顯不足
一方面,畜舍內長期維持著高濃度的氨氣,使氣管、支氣管黏膜受到刺激而出現水腫、分泌物增多,影響呼吸及氧的供應;另一方面,密封的豬舍空氣氧含量比例降低,同時減少豬只的吸氧量。持續的缺氧使能量產生障礙而引起心肌收縮無力并引發心肌細胞酸中毒。尤其斷奶保育階段,缺氧嚴重影響到仔豬的生長和健康活力。
在如今所推廣的養豬設備、養殖模式之下,為追求養殖高效,母豬被定位圈禁,已經難以改變。而飼料對豬活力的影響則根本沒有人考量與研究,這才是真正的悲哀。經筆者觀察,現在很多飼料過分追求豬在安靜環境下的生長速度,多年的安靜憨睡、快長快出的結果是:豬的心肺功能過度弱化、對疾病的抵抗力之低,已經給養豬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最可悲的是眾多飼料推廣者以生長速度為唯一的推廣點,強勢引導,使養豬業深陷災難而不得知。
所謂為了避免應激強調母豬的安靜(排除故意添加一些催眠藥物的情況),通過飼料營養的表達使母豬懷孕、分娩、哺乳整個生命周期處于少動憨睡狀態。母豬個體長期處于沉睡狀態時,對能量的消耗降低是有幫助,但對生育過程卻是災難性的。相對于母豬,運動確實能增強機體肌肉張力,縮短產程。在長時間飼喂表達安靜的母豬料后,母豬產程變長已成普通現象。一代母豬在“被安靜”的狀態下產仔,而且通過奶水將表達安靜的營養素傳給仔豬,仔豬亦變得安靜,吃了睡,睡了吃,運動減少,到后備豬階段,依然如此。二代如此,三代如此,十年、二十年如此,母豬肌體弱化,仔豬肌體弱化,心肺臟器發育遲緩,心肺功能弱化,抗病力弱化,個體群體活力已經降低到了很可憐的地步。
這里請養豬者觀察所用的飼料品牌,以“仔豬活力標準”對仔豬進行測試,基本可以發現不同品牌的飼料飼養,會使仔豬的活力不同,而母仔豬活力差的豬場生產績效相對就很差。
沒有專一的營養物質能讓心肺功能與仔豬骨胳肌肉同比例生長發育,唯有運動才能使心肺功能增強、活力增強。選擇能讓母仔豬獲得充足的鐵元素補充、并讓母仔豬適度興奮、適度運動起來的飼料來飼喂母仔豬,是當前中國規模養殖模式下養豬人十分迫切的首要責任。
另外,母豬腸道菌群健康對仔豬活力有非常大的影響,建議豬場選擇微生態制劑添加到母豬仔豬飼料中,一方面能保證豬群胃腸道環境健康,減少對抗生素的依賴,另一方面對養殖環境的改善,減少豬舍內有害氣體濃度有明顯作用。只是在選擇微生態制劑時,必須保證產品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