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慧勇,劉華格
(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站、河北省蛋雞產業技術體系,河北石家莊050061)
雞刺皮螨,因吸血后會變為紅色,又叫紅螨,一般在籠養雞群常發生,散養雞群發生較少,因此常被養殖戶所忽視。發生本病后,因寄生蟲小、藏身隱蔽,早期不宜發現,只有雞群表現為貧血、消瘦、產蛋明顯減少時才被發現,如種雞發病還可造成種蛋受精率顯著下降,也可給養殖業帶來不小的損失。
太行山區某柴雞養殖場飼養的2000多柴雞,450日齡,飼養員在秋季預防時發現有寄生蟲,懷疑是雞羽虱病,于是在飼料中添加0.02%的阿維菌素驅蟲,體表用0.2%的滅虱精(主要成分:胺菊酯0.5%、氯菊酯1.5%)噴霧殺蟲,半月后發現沒有效果,雞群中部分雞消瘦、雞冠面發白、產蛋率下降了10%~30%左右。
大群雞精神狀況尚可,翻開感染雞的尾部或腹部羽毛,發現有一些移動的小灰點,皮膚因蟲體叮咬而出血、結痂,感染嚴重的雞只頻啄翅下、尾部、腹部羽毛深處,同時在飲水器下、料槽的邊緣縫隙處、產蛋箱內、雞舍內壁墻縫等也發現有少量移動的小灰點。
用蘸有殺蟲劑的棉簽在母雞尾部和腹部蘸取寄生蟲,置于載玻片上,放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蟲體呈淡紅色或棕灰色,長橢圓形,后部略寬,體表密生短毛,假頭長,螯枝一對,呈細長的針狀,有4對足。根據其形態特點,診斷為雞刺皮螨病。
4.1 對發病雞舍嚴格隔離,雞舍內的所有物品禁止外用。

4.2 噴霧殺蟲:在傍晚天黑后半小時,用2%的虱螨靈(油乳劑)(副作用?。щu噴霧殺蟲,噴霧時避開雞頭和料槽,重點噴飲水器外、料槽外側、墻角、棲架下、產蛋箱等處。第二天上午清掃雞舍及清除雞舍糞便,將清掃物連同糞便一同作堆肥發酵處理。對料槽、水槽用清水沖洗3次后再加料飲水。
4.3 火焰高溫消毒:有條件的雞場,在第二天早上雞群離開雞舍后,用酒精或汽油噴燈對雞舍墻壁縫隙、角落等死角進行火焰消毒,以徹底殺死蟲卵,同時對雞毛等易燃物做焚燒處理。
4.4 對于感染較嚴重的雞只,用脫脂棉,蘸取藥液,對螨蟲較多的部位涂抹,注意要避開有外傷的部位,以免引起雞體中毒。經過7天后,再進行一次藥物噴霧,15天后蟲體消失,雞群康復,產蛋率也逐步回升。
4.5 飲水中添加電解維生素和抗生素飲水3~5天,以減輕應激和防治繼發感染。
5.1 螨蟲習慣晝伏夜出,傍晚天黑時,螨蟲開始從縫隙中爬出活動,爬到雞身上叮咬吸血,吸飽后即離開返回棲息地,故施藥噴霧消毒時在傍晚天黑時效果最好。
5.2 雌螨在吸飽血后,一般都回到雞巢內或墻壁縫隙中產卵,在20℃~25℃溫度條件下,經2~3天即孵出幼蟲,再經1周即完成變為成蟲的全部發育過程。一般在一次施藥后7天后再施藥噴霧一次,可最大限度殺死寄生蟲。
5.3 散養雞群的發生,野鳥是重要的傳播者,因此,避免野鳥采食飼料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5.4 要經常檢查雞只體表,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很快蔓延至全群,增加其治療難度。
5.5 產蛋箱要保持清潔,經常在陽光下暴曬,以徹底殺滅蟲體。
5.6 搞好雞舍內外的清潔衛生,減少雞舍內螨蟲的數量,糞便及廢棄物應堆肥發酵處理。
5.7 在使用毒性大的殺蟲劑治療之前一定要先做小群試驗,安全、有效后,再全群使用。同時還要認真做好個人安全防護,防止中毒。
5.8 發生本病的雞場多數是管理水平低下,養殖環境存在臟、亂、差和飼養管理疏忽的情況,這往往導致機體抵抗力低下,極易造成其他流行病的發生,因此養殖戶不僅要加強環境衛生管理,還應重視雞新城疫、禽流感的預防免疫,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