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慶超(中央黨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局長)
80多年前,仁化暴動打響了粵北湘南暴動的第一槍,組建了工農革命武裝,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紅軍長征經過粵北,成功突破國民黨軍圍堵的第二、第三道封鎖線。這兩個歷史事件在中共黨史、軍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仁化暴動和紅軍長征過境粵北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開展黨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仁化暴動和紅軍長征過境粵北期間,在粵北遺留了大量的革命遺址,希望通過召開這次研討會,有關部門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將保護工作重視起來,開發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旅游線路。
楊漢卿(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這次研討會是為紀念仁化暴動87周年、中央紅軍過境粵北80周年而舉辦的一次學術性研討活動。研討會具有四個突出特點:一是規格高。研討會得到了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大力支持,中央黨史研究室、國防大學等科研單位的知名專家參加會議。二是專家學者多。研討會受到全國黨史、高校、社科等領域眾多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他們在百忙中積極撰寫高質量論文,為研討增添了不少光輝。三是研究領域廣。研討會涉及到仁化對中國革命的貢獻、仁化暴動、中央紅軍長征過境粵北、紅七軍過境仁化、仁化與中央蘇區的關系、仁化與湘南起義的關系、仁化黨史人物研究、歷史考證、紅色資源利用等多個方面。四是成果豐。研討會先后收到論文102篇,經過征文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認真評審,最終確定了60篇論文入選。
劉 鋒(仁化縣委書記)
在我縣舉辦這次學術研討會,既是對我縣人民為革命事業作出貢獻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我縣老區人民的關心與厚愛,更是對我縣加快改革發展、為革命老區人民謀福祉的有力鞭策。我縣將以學術研討會的召開為契機,進一步挖掘蘇區歷史,爭取早日列入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推動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弘揚蘇區精神,始終保持求實務實的干勁、勇于擔當的拼勁、攻堅克難的韌勁,努力開創我縣改革發展新局面;大力弘揚親民、為民的優良革命傳統,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努力改善老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讓老區人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艾學峰(中共韶關市委副書記、市長)
舉辦這次學術研討會,深入研究粵北地區特別是仁化縣與中央蘇區的關系,深切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和光榮傳統,使社會各界充分了解韶關和仁化縣對井岡山、中央革命根據地,乃至對中國革命作出的重要貢獻,必將進一步激發韶關人民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對于打造韶關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形象,成功申報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希望仁化縣委、縣政府繼續深入挖掘和研究紅色革命資源,積極修繕和保護好革命史跡,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文化產業,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作貢獻。
劉 建(解放軍裝備學院副院長、少將、朱德元帥外孫)
我們懷著深厚的感情和崇敬的心情,齊聚在廣東仁化這片紅色的熱土,共同紀念仁化暴動87周年暨紅軍長征過境粵北80周年。這里是朱德爺爺曾經戰斗過的地方,不論是仁化暴動還是紅軍長征過境粵北時,這里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仡櫮嵌螝v史,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革命事業殫精竭慮、百折不回的精神值得我們后輩永遠銘記。
陳昊蘇(北京市原副市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會長、陳毅元帥之子)
粵北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陳毅、鄧小平等同志戰斗過的地方,深入研究粵北,了解仁化革命老根據地對井岡山、中央蘇區,乃至對中國革命的重要貢獻,對于弘揚蘇區精神、促進改革發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具有重要意義。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系統地梳理革命歷史,重溫仁化和粵北革命老區的輝煌。充分利用各位專家學者研究探討的豐碩成果,為改革和發展服務。切實保護和利用好革命遺址,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廣泛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同時,盼望各級黨委、政府對仁化等革命老區、蘇區、邊遠貧困地區加大扶持力度,爭取國家振興發展原中央蘇區的有關政策落實到位。
李 蓉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
中國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阮嘯仙曾兩次來仁化,視察農民運動,擔任中共廣東仁化縣委書記,領導舉行仁化大暴動,攻占縣城,成立安崗蘇維埃政府,并被推選為蘇維埃政府主席。阮嘯仙是中共早期的青年運動領袖、工農運動領導人、農民運動領袖、中國共產黨審計工作創始人、中共五大選舉的黨的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共六大選舉的中央審查委員會委員。作為廣東代表參加中共六大時,他還提出在暴動中仁化應是北江的中心。今年是仁化暴動87周年、中央紅軍過境粵北80周年,我們緬懷阮嘯仙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卓越貢獻和崇高精神,是很有意義的?!浴度顕[仙領導廣東仁化暴動和參加中共六大》
王新生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
大革命時期仁化的農民運動蓬勃開展,為暴動打下了深厚的基礎,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進入粵北推動了仁化暴動的發生,仁化暴動堅持了長達10個月整,這堪稱黨在土地革命戰爭中領導的武裝暴動堅持時間之“最”。同時,它也呼應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仁化先后建立了區、鄉蘇維埃政府和縣革命委員會,為建設基層革命政權作出了可貴的探索。仁化是建立蘇維埃政權較早的地方,為蘇維埃運動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仁化暴動是黨在農村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的一次嘗試,為黨在農村建立根據地提供了經驗。——摘自《試論仁化暴動》
張啟良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處主任科員
大革命失敗后,阮嘯仙臨危受命,擔任仁化縣委書記,策動和領導“仁化暴動”,為仁化暴動聲播共產國際奠定了實踐基礎;阮嘯仙作為廣東代表,輾轉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在會議發言中介紹了仁化暴動的基本情況、經驗教訓,引起與會代表及列席會議的蘇聯同志的熱切關注,為仁化暴動傳遞到共產國際提供了歷史機緣;阮嘯仙對仁化暴動的精彩講述和科學分析,促使仁化暴動被整理成專題報告,并譯成俄文,由共產國際保存,仁化暴動的影響進一步擴展到共產國際舞臺。成為共產國際及其成員國了解中國革命和農民武裝暴動的一扇重要窗口?!浴度驶﹦幼呱瞎伯a國際及其影響》endprint
李東朗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部第一研究室主任、教授
1927年11月,朱德率領南昌起義余部進抵贛南,12月和1928年1月兩次進入仁化縣,開展一系列革命活動,直接影響和推動了仁化革命斗爭的恢復和發展;當獲知朱德部隊在仁化的活動和仁化農民斗爭的狀況后,中共廣東省委很快調整了北江暴動的部署,決定把仁化作為北江地區發動暴動的一個重點。仁化縣在廣東省委和北江特委的暴動部署中,由非重點轉變為一個重點,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因素是仁化農民革命斗爭的發展,而其恰是朱德領導部隊在仁化活動的結果。宜章起義、坪石戰斗,不但引發了湘南地區革命的高潮,而且對仁化的革命斗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極大地激勵了仁化群眾的革命熱情,為該地區革命斗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氣氛,成為廣東省委、北江特委和仁化縣委部署仁化起義工作的重要考量和基本因素。朱德部隊被視為堅持仁化起義的重要外因條件和精神支柱?!浴吨斓屡c仁化起義》
陳 安 中共贛州市委黨史辦編研科長
土地革命時期的仁化與中央蘇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中央蘇區的奠基開創時期,南昌起義軍余部、紅五軍、紅三軍團等先后在仁化深入開展革命活動,推動了仁化土地革命運動的恢復和蓬勃發展;紅七軍經過仁化進入中央蘇區,中央紅軍長征經仁化突破國民黨軍設置的第二道封鎖線。仁化作為一個重要通道,作為中央蘇區南部的重要游擊區,為中央蘇區的形成、鞏固和發展以及中央紅軍戰略大轉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說,土地革命時期仁化革命斗爭是贛南蘇區和中央蘇區革命斗爭的組成部分,是中央蘇區南部的一塊重要的游擊區域?!浴堵哉撏恋馗锩鼤r期的仁化與中央蘇區》
宋 健 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科員
仁化暴動規模大、氣勢足、影響深遠,是仁化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對武裝割據、蘇維埃政權建設和土地革命的寶貴探索,在廣東革命史乃至全國工農武裝斗爭史上都有其獨特的地位,它雖因歷史的局限未能成為真正的“海陸豐第二”,但其斗爭精神卻在中國工農武裝斗爭史上永放光芒。——摘自《仁化與“海陸豐第二”》
徐寶來 湖南汝城縣史志辦正科干部
目前,黨史、軍史界將湘南宜章年關暴動定為打響湘南起義的第一槍,我認為,打響湘南起義第一槍的應是粵北董塘暴動。因為,粵北、湘南暴動是一個整體,不能分開,湘南起義,包括粵北暴動。董塘暴動是湘南暴動的組成部分。湘南起義是廣義的范疇,抑或稱其為粵北湘南暴動。不少文獻資料和史實,清楚地說明了汝城會議研究布置了湘南粵北暴動,董塘暴動是汝城會議后最早的行動,打響了粵北湘南暴動第一槍。——摘自《關于粵北湘南暴動第一槍的考證》
呂湛忠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輯出版處處長
仁化暴動被中共廣東省委稱為農民暴動中最偉大的戰斗。仁化暴動在我黨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不斷探索中發揮了其獨特的作用,是我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次革命實踐。它在我黨組織開展的一系列武裝暴動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我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過程中,仁化暴動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節點。仁化暴動和湘南暴動兩者發生的時間、地域、暴動的牽頭者及其影響和作用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處,因此,可把兩個暴動統一稱作“粵北湘南暴動”。——摘自《試論仁化暴動的地位及其與湘南暴動的關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