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以今天的眼光來打量,甲瑪溝可謂其貌不揚,也名不見經傳。這里位于墨竹工卡縣城以西10來公里,距離拉薩也才60多公里。即使是走318國道從拉薩到林芝的路途中,往來的游客可能會注意到那標有“藏王故里”或“松贊干布出生地”字樣的標語及甲瑪景區藏式大門,卻鮮有人會真正深入到景區內游覽參觀,一睹溝內的景觀及所蘊含的風華煙云。
但藏史上,甲瑪溝的特殊地位則不可撼動更無可替代了。這里是聞名中外、具有雄才大略的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代贊普松贊干布的出生地。松贊干布誕生之前,他的父親囊日松贊,逐步統一了當時雅魯藏布江南北的區域,政治活動中心也從雅礱河谷遷到了雅魯藏布江以北的甲瑪地方。松贊干布少年時登上贊普寶座,不久后他便率旗下遷都于沃塘(今日之拉薩),并在瑪布日山修建宮殿(今布達拉宮前身),建立了統治吐蕃的政權中心。說甲瑪是吐蕃興盛之始,應不為過。
元朝統治西藏之時,甲瑪地方屬西藏十三個萬戶府之一。清代這里是蒙古后裔與“藏王”頗羅鼐家族結合而成的“霍康家族”的領地。甲瑪溝還是霍爾康家族后裔、貫穿西藏現代史的風云人物阿沛·阿旺晉美先生的故鄉。此外,甲瑪也是歷史上從拉薩進入山南的主要通道之一,與著名的桑耶寺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系。這里既是地理通道,也是文化通道,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宜人的自然風光以及豐富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