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揚
(工業和信息化部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北京 100846)
2013年10月,國務院公布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此前還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健康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數字家庭通過網絡實現家庭內部各種電子電器產品之間及其與外部的互聯互通,使家庭成員能夠便捷地實現信息服務與智能控制。圍繞健康養老服務的數字家庭應用順應了居家養老的社會需求,通過數據采集、數據匯總、數據分析和運營服務四個關鍵環節實現,對切實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完善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健康服務業覆蓋面廣、涉及到眾多產品,與健康服務相結合的數字家庭居家養老,對經濟增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皮爾澤在其著作《財富第五波》中將健康服務成為繼IT產業之后的全球“財富第五波”。美國健康服務業規模相對于其國內生產總值比例超過17%,其他OECD國家一般達到10%左右。預計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到來,人們對提升醫療健康保障水平的需求日益強烈。縱觀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后期,以健康服務為代表的新型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發展數字家庭的健康養老服務,可以提升醫療健康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2013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億,占總人口比例的14.9%,到2050年,此比例將升至30%以上,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占老齡人口比例約50%,老齡人口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迫切。
隨著智能終端和寬帶網絡的日益普及,數字家庭應用日益豐富,能夠實現健康醫療、安防控制、遠程教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多樣化服務。數字家庭的健康養老服務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以家庭為核心、以小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托,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健康醫療服務,對擴大信息消費、提升家庭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是推動數字家庭產業轉型升級重要突破口。
數字家庭健康養老概念框架如圖1所示。
隨著電子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健康養老數據采集端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智能血壓儀、智能血糖儀、智能心率手表等產品層出不窮,為老年人健康信息的采集提供了基礎。智能血壓儀和血糖儀利用現代電子技術與血壓、血糖間接測量原理進行測量,并將測量數據通過網絡自動傳輸至手機對應應用服務平臺,生成詳細健康數據報告反饋給用戶,部分產品支持多用戶管理,子女能夠實時知曉父母健康狀況。目前市場在售血壓儀品牌有歐姆龍、康康、木木、iHealth、Life-Sense等(見表1)。大部分智能手表產品具有心率測量功能,包括歐姆龍、邁歐、博能、三星、果殼Geak等多個品牌,特別是即將上市的Syshelp老人智能手表,具有“一鍵呼救”、GPS定位和健康管理功能,將心率和運動測量數據上傳至云端平臺,并定期生成健康報告供醫生、親人查詢。

圖1 數字家庭健康養老概念框架

表1 我國主要健康智能終端產品
隨著云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加快應用,健康養老數據處理端對健康信息進行平臺化管理,實現健康監測、健康評估管理、健康干預、健康改善和協同醫療,為老年人與醫療專家和醫療機構之間的聯系提供橋梁。云計算技術將計算任務分布在大量計算機構成的資源池上,使各種應用系統能夠根據需要獲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各種軟件服務,大數據技術則通過運用全新模式對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具備更強的決策洞察能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簡而言之,云計算是對硬件資源的虛擬化,大數據是對海量數據的高效處理。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協同應用可以有效滿足智能健康終端收集并處理大量數據的需求,并統計分析用戶健康數據的規律性,使老年人實時掌握自身健康狀況,為醫療專家提供分析參考基礎,實現對老年人個性化的健康指導。目前,IBM、NEC、百度、東軟、用友等國內外知名廠商先后布局“健康云”,推動數字家庭健康養老技術基礎設施落地。
健康養老的運營服務以健康管理平臺為核心,匯集醫院、醫生、社區物業、健康檢查機構服務資源,通過線上線下協同運作,形成養老多樣化服務生態體系,為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提供便利。運營服務采用合作運營分成模式、用戶許可模式和整體營銷模式進行廣泛合作。將健康智能終端廠商資源、保健藥品制造商、營養食品生產商作為前端提供方,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醫藥、保健、檢測服務;將社區物業作為中端運營方,為老年人提供安心看護、應急呼叫、心理疏導、營養餐飲等本地化服務;將醫院、醫生、健康檢查機構作為后端提供方,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詢、健康檢查、醫療診斷服務。目前,杭州、廈門、北京、南京、廣州、合肥均有健康養老項目推出,但在對接社區物業、醫療資源方面仍有待完善,運營服務作為資源整合的關鍵環節,對拓展商業模式、保證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
落實《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精神,鼓勵和支持數字家庭養老服務業的創新發展。面向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熱點,加快實施數字家庭健康養老產業化工程,支持研發老年人智能血壓儀、智能血糖儀、智能手表等終端產品,把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政府作用,激發社會活力,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促進終端與服務一體化發展,夯實數字家庭健康養老服務基礎。
促進數字家庭整合醫療衛生資源進入社區和居民家庭,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建立社區醫院與老年人家庭遠程醫療契約服務關系,以數字家庭為載體,依據采集健康信息,開展健康查體、遠程診視、保健咨詢等服務,加快推進數字家庭和醫療衛生機構對接的服務試點。促進數字家庭對接醫療保險機構,切實解決老年人查保、投保等問題,鼓勵和引導數字家庭運營商與保險機構開展相關業務。
支持建設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手段,以企業和機構為主體、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健康養老服務平臺。支持企業和機構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發展老年電子商務,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咨詢、物品代購、服務繳費等適合老年人的服務項目,為居家老年人提供規范化、個性化服務。支持社區建立健全健康養老服務網點,引入社會組織和家政、物業等企業,方便老人及家人線上預定養老服務項目。
培育數字家庭健康養老產業集群,引導各地和相關行業部門加強規劃,在制定相關產業發展規劃中,扶持發展龍頭企業,鼓勵發展數字家庭養老服務中小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創新能力,形成一批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產業集群。健全市場規范和行業標準,確保健康養老服務和產品質量,營造安全、便利、誠信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