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龍 趙繼成 靳立昆 王建 鄭君友
摘 要:分析汽車螺柱焊脫焊案例原因,發現焊縫區有氣孔、飛濺,熔合不良。觀察確認為焊槍導向夾套磨損和提升距離、伸出長度不合理影響焊接參數穩定性,進而影響焊接區熔化、成型、凝固過程導致脫焊。更換導向夾套,合理調整上述參數,調整提升距離為1.2 mm,伸出長度為1.5 mm,調整后未發現脫焊,拉脫力對比試驗獲取實驗結果,對引起脫焊電弧行為作用過程進行了分析,確認脫焊發生的直接原因。
關鍵詞:汽車螺柱焊;虛焊;偏焊;導向夾套;磨損;提升距離;伸出長度;氣孔
中圖分類號: TG44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2550(2014)02-0048-06
某公司是專業生產汽車裝焊部件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汽車白車身所需的側圍、前地板等白車身內部件。某日,現場質量檢查員發現,汽車側圍總成部件螺柱焊螺栓(公制6 mm)扭矩質量檢測中,使用BMT-2L-SB-0008-3(扭矩7 N)電動扭矩扳手檢測時,焊接螺栓從鈑金件上開焊脫落。焊接工程師根據問題情況,分析問題原因并尋找解決方案。
1 螺柱焊問題分析
螺柱焊(stud welding)是將螺柱一端與板件(或管件)表面接觸,通電引弧加壓使兩者連接,汽車工業中最常用的是短周期螺柱焊 [1] 。
生產現場發現焊接缺陷情況如表1所示,可見發生問題主要是虛焊(6個)和偏焊、焊核小(4個)。
2 缺陷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
2.1 設備、材料、設計、工裝分析
焊接設備為NELSON的N3短周期螺柱焊機,具有自適應功能。設定參數焊接電流700 A,焊接時間40 ms;使用MIYACHI公司的MM380A焊接監測儀測量焊接電流和時間,連續測量20份試樣及98輛份部件,電流和時間參數穩定未現異常,工藝參數合理。表2為前10個試樣的檢測電流和檢測焊接時間數值,數據值穩定,可排除設備問題。
表2 電流電壓測量儀前十個數據測量表
未發現設計和和材料缺陷問題[2],焊接面平整,未發現弧面、坑包、油污。現場檢查工裝夾緊,未發現問題。加工人手法穩定。接地線布置合理。
2.2 焊槍問題
觀察焊槍問題較多,分析如表3,焊槍的伸出長度(預壓量)和提升距離不合理,鋼板尺測量,伸出長度2.5 mm,提升距離3 mm。根據文獻[3],短周期螺柱焊提升距離和伸出長度在1.2 mm-1.6 mm為合理,可以獲得優良焊接質量。
表3中,調整前焊槍導向夾套疲勞磨損嚴重,整體變形,螺栓在導向夾套內定位不穩定,同時導向夾套在焊槍內晃動量也較大。
2.3 措施和對策
綜合上述,采取措施為:更換并緊固導向夾套,調節焊槍背部調節旋鈕和防濺罩位置,調整伸出長度和提升距離,根據文獻[4],伸出長度調整為1.5 mm,提升距離調整為1.2 mm,調整后試驗焊接,并進行拉脫力試驗分析。
3 試驗分析確認
3.1 試驗數據結果
為對比驗證調整效果,在萬能試驗機UTM5504進行拉脫力試驗;試片與工件材質相同,共20件,查MBN10346標準,公制6 mm螺栓標準值要求>2 500 N,3 000N 以上為優良焊接;更換導向夾套和調整提升距離前后,各做一組試驗,每組10件,其他參數和加工人不變。
試片焊接后,先測量扭矩,調整前試樣扭矩檢測中2個脫落,表面虛焊,設定其拉脫力值為0;調整后無試樣脫落,無虛焊發生。
當天生產脫落比例為10%,有3件為同一包裝內連續脫落,與試驗狀態脫焊比例接近。確認調整前狀態不穩定。
試驗結果如下表4,調整前,3個試樣在1 500 N-2 000 N區間,6個試樣不合格,焊核小、偏,質量不穩定;調整后,全部達到標準,9個超過3 000 N,焊核飽滿。
3.2 試驗結果分析
表5為試樣焊核直徑與拉脫力報告,1號試樣為調整后,最大拉脫力為3 774 N,焊核直徑大于6 mm, 3號試樣為調整前,最大拉脫力為1 531 N,焊核橢圓形(5 mm*1.5 mm),2號是2 159 N,為調整前試樣;觀察1-3號試樣,焊核直徑和拉脫力數值正相關,焊核直徑大,拉脫力值大。
圖1 調整前后拉脫力對比圖
4 焊接螺栓脫落原因分析
試驗確認焊槍導向夾套疲勞磨損、設定伸出長度(預壓量)和提升距離不合理間接影響電弧熔化、熔池成型凝固,焊縫成形過程導致質量缺陷進而脫焊。
4.1 焊槍提升距離和螺栓伸出長度影響
4.1.1 提升距離對下落沖擊速度的影響
結合圖2,螺柱焊槍提升距離調整原理[4][8]:調節彈簧壓緊量來調整電磁鐵間距,通過防濺套位置調節提升距離和伸出長度分配,伸出長度+提升高度=電磁鐵間距;據表3調整前電磁鐵距離5.5 mm。參考文獻[2-4],6 mm螺栓提升高度1.2 mm-1.6 mm、伸出長度1.2 mm-1.5 mm合適,電磁鐵間距2.4 mm-3 mm合適。
焊接區力學特征考慮,有重力、彈簧壓力、電磁力、熔滴表面張力,下落過程主導作用為重力和彈簧壓力。對整個下壓系統建模,將內部總彈簧力綜合考慮(簡化模型):
(1)
式中:F是彈簧力;K為彈簧系數;S是下落高度,約等于提升高度。
在彈簧有一定壓緊量L前提下:
(2)
調整前總的電磁鐵間距是5.5 mm,其分配為提升距離3 mm,而伸出長度為2.5 mm。
因此調整前最大壓緊力是:
(3)
調整后總的電磁間距是2.7 mm:
(4)endprint
當螺栓下落沖擊熔池時,下落的沖擊速度是由自由落體運動速度V1和彈簧運動速度V2疊加,自由下落運動速度公式是:V1=gt,S= gt2,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t是時間。
(5)
而彈簧下落分速度V2,通過積分公式和常微分方程計算:
(6)
(7)
(8)
(9)
式中:a是彈簧瞬時加速度;m是整個下落系統質量。
(10)
用可分離變量常微分方程解得:
(11)
(12)
V=0,S=0,調整前:
(13)
(14)
式中:V為下落過程中任意時間t的速度。
調整前,S=0,L為一定值,設定下壓距離為3 mm:
(15)
調整后,S=0,因為預壓量增加2.8 mm,所以L后=L+2.8:
(16)
計算可見,V前-V后= >0,調整前下落速度大,沖力大導致金屬飛濺增加,如表1圖示。熔池液態金屬不足,同時溫度下降,液態金屬表面張力增大,熔合性變差;沖擊速度大可能造成回彈,撕扯焊縫,成型變差,以上兩者造成焊接質量不良。
4.1.2 提升距離對電弧行為的影響
參考圖3和圖4電弧靜特性曲線,了解短周期螺柱焊過程電流不變的特點[5-6], a長度大于a長度,a電壓大于a電壓,因而提升距離變大,弧長增大,電壓變大,有文獻[7]給出計算公式。
當弧長L為0-6 mm時,弧壓Ua=17+2.2 L,據此計算,調整前 La=3mm,Ua=23.6 V,考慮電纜壓降2-4 V,U=25.6-27.6 V,,調整后 La=1.2 mm,Ua=19.64 V,考慮電纜壓降2-4 V,U=21.6-23.6 V,與文獻[3]所列螺柱焊通用參數吻合。調整前,電弧長度長,電壓高,相同電流下,電弧半徑增大,能量密度減小,熔池面積增大,熔池深度變淺,電弧變長,電弧區體積增大,氣體量增加,高溫時氣體溶解于熔池金屬中(如氮氣);凝固時,氣體溶解度下降來不及逸出,導致焊縫區氣體殘留,表1見虛焊表面密布蜂窩狀氣孔,氮氣孔常見;凝固速度是影響氣體逸出的重要參數,速度慢氣體逸出容易,速度快逸出困難,調整前,熔池熔深淺,過冷梯度大,凝固速度快,不利于氣體逸出,氣體殘留多;同時冷卻速度快,金屬表面張力大,潤濕性變差,不易鋪展,熔合性能極度惡化,因此減少電弧長度,電弧區氣體含量少,溶解氣體量少,凝固速度相對變慢,氣體易于逸出,相對焊縫中氣孔所占比例少,且潤濕性相對足夠,熔合性變好。
圖2 電磁式螺柱焊槍結構原理[8]
圖3 螺柱焊電弧靜特性曲線
圖4 電弧長度對電壓的影響
IW-焊接電流;UA-電弧電壓;△S-螺柱位移;tp-先導電流;tw-焊接電流時間;td-螺柱下落(落釘)時間(stud dropout),大約50 ms tg-焊槍提升延長時間,大約50 ms; tm-螺柱埋入時間(plunge time)大約10 ms;ts-短路電流時間,大約50 ms。
圖5 短周期螺柱焊接過程參數變化曲線[4]
4.2 導向夾套磨損影響
結合圖6,夾套疲勞變形后,螺栓位置竄動。可在1、2、3、4、5任何位置。螺栓合理位置處于2,夾套疲勞后,引起電弧長度變化,結合圖5和文獻[2-4],處于1時,已知提升距離和伸出長度有負相關性,造成tp和tw段電弧長,氣體體積增大,易于生成氣孔;電弧長受電磁影響造成偏弧,見表1。td階段,頂鍛下壓力度、速度和高度不夠,螺栓與工件接觸不充分,熔合不良加氣孔,造成虛焊[9]。
處于3時,提升距離變小,tw段焊接電壓低,熱輸入量小,熔化量不足;td頂鍛階段,下壓速度和高度大,沖擊熔池,飛濺量大,熔池溫度低,表面張力大,焊縫熔合不良;
處于4時,螺柱偏心,tp和tw引弧-燃弧段,基于電弧挺直特性,導致電弧偏心、產熱不均,td頂鍛階段,螺柱和工件不垂直(>3°)的情況下,斜向沖入熔池中,局部未熔合,產生偏焊、小焊核,見表1;
處于5時,晃動量大,螺柱不穩定,焊接全程電弧不穩定,產熱不均勻,熔池不穩定,形狀和熔化量不均,熔合不良,焊縫成型差。焊接質量差;
當1與4或5共同發生,或者3與4或5共同發生,焊接質量不良[10]。
5 結論
分析螺柱焊脫焊原因,間接為焊槍提升距離過長,導向夾套疲勞變形,焊接質量下降。更換導向夾套,調整提升距離為1.2 mm,拉脫力試驗確認調整效果,證明焊接質量提升,未再發現脫焊,產品扭矩檢測全部合格。
深入分析質量下降原因,為焊接過程中電弧參數變化,焊接熔化-熔池成型-焊縫成型階段不穩定,引起焊縫氣孔、熔合不良、電弧偏離等,造成虛焊和偏焊。
參考文獻:
[1]池強,張建勛,付繼飛,張友權.拉弧式電弧螺柱焊質量影響因素[J].電焊機,2005,,35(4):6-9.
[2]王大明,褚衛東,朱麟.汽車螺柱焊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汽車與配件,2011,(46):26-28.
[3]亢書生,王偉.電弧螺柱焊及其在轎車生產中的應用[J].電焊機,2000, 30(5):30-32.
[4]張義.汽車制造用螺柱焊機的選擇與應用(三)[J].電焊機,2001,(9):13-16,26.
[5]齊紹榮,葉振忠,王蕓.影響電弧螺柱焊焊接質量的幾個問題[J].焊接技術,2002,31(5):27-28.
[6]安藤弘平,長谷川光熊.焊接電弧現象[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
[7]龔勝峰.螺柱焊接技術及工藝[J].電焊機,2006,(36):1,11-15.
[8]梅從富,張德庫,王學敏,王克鴻.大功率自動螺柱焊槍的研制[J].機械制造與研究,2009,38(6):43-46.
[9]朱麟.螺柱焊虛焊分析和解決措施[J].汽車與配件.2012,(5):33-34
[10]程猛.短周期拉弧螺柱焊及其在車身焊接中的質量控制[J].上海汽車,2008,(10):36-38.endprint
當螺栓下落沖擊熔池時,下落的沖擊速度是由自由落體運動速度V1和彈簧運動速度V2疊加,自由下落運動速度公式是:V1=gt,S= gt2,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t是時間。
(5)
而彈簧下落分速度V2,通過積分公式和常微分方程計算:
(6)
(7)
(8)
(9)
式中:a是彈簧瞬時加速度;m是整個下落系統質量。
(10)
用可分離變量常微分方程解得:
(11)
(12)
V=0,S=0,調整前:
(13)
(14)
式中:V為下落過程中任意時間t的速度。
調整前,S=0,L為一定值,設定下壓距離為3 mm:
(15)
調整后,S=0,因為預壓量增加2.8 mm,所以L后=L+2.8:
(16)
計算可見,V前-V后= >0,調整前下落速度大,沖力大導致金屬飛濺增加,如表1圖示。熔池液態金屬不足,同時溫度下降,液態金屬表面張力增大,熔合性變差;沖擊速度大可能造成回彈,撕扯焊縫,成型變差,以上兩者造成焊接質量不良。
4.1.2 提升距離對電弧行為的影響
參考圖3和圖4電弧靜特性曲線,了解短周期螺柱焊過程電流不變的特點[5-6], a長度大于a長度,a電壓大于a電壓,因而提升距離變大,弧長增大,電壓變大,有文獻[7]給出計算公式。
當弧長L為0-6 mm時,弧壓Ua=17+2.2 L,據此計算,調整前 La=3mm,Ua=23.6 V,考慮電纜壓降2-4 V,U=25.6-27.6 V,,調整后 La=1.2 mm,Ua=19.64 V,考慮電纜壓降2-4 V,U=21.6-23.6 V,與文獻[3]所列螺柱焊通用參數吻合。調整前,電弧長度長,電壓高,相同電流下,電弧半徑增大,能量密度減小,熔池面積增大,熔池深度變淺,電弧變長,電弧區體積增大,氣體量增加,高溫時氣體溶解于熔池金屬中(如氮氣);凝固時,氣體溶解度下降來不及逸出,導致焊縫區氣體殘留,表1見虛焊表面密布蜂窩狀氣孔,氮氣孔常見;凝固速度是影響氣體逸出的重要參數,速度慢氣體逸出容易,速度快逸出困難,調整前,熔池熔深淺,過冷梯度大,凝固速度快,不利于氣體逸出,氣體殘留多;同時冷卻速度快,金屬表面張力大,潤濕性變差,不易鋪展,熔合性能極度惡化,因此減少電弧長度,電弧區氣體含量少,溶解氣體量少,凝固速度相對變慢,氣體易于逸出,相對焊縫中氣孔所占比例少,且潤濕性相對足夠,熔合性變好。
圖2 電磁式螺柱焊槍結構原理[8]
圖3 螺柱焊電弧靜特性曲線
圖4 電弧長度對電壓的影響
IW-焊接電流;UA-電弧電壓;△S-螺柱位移;tp-先導電流;tw-焊接電流時間;td-螺柱下落(落釘)時間(stud dropout),大約50 ms tg-焊槍提升延長時間,大約50 ms; tm-螺柱埋入時間(plunge time)大約10 ms;ts-短路電流時間,大約50 ms。
圖5 短周期螺柱焊接過程參數變化曲線[4]
4.2 導向夾套磨損影響
結合圖6,夾套疲勞變形后,螺栓位置竄動。可在1、2、3、4、5任何位置。螺栓合理位置處于2,夾套疲勞后,引起電弧長度變化,結合圖5和文獻[2-4],處于1時,已知提升距離和伸出長度有負相關性,造成tp和tw段電弧長,氣體體積增大,易于生成氣孔;電弧長受電磁影響造成偏弧,見表1。td階段,頂鍛下壓力度、速度和高度不夠,螺栓與工件接觸不充分,熔合不良加氣孔,造成虛焊[9]。
處于3時,提升距離變小,tw段焊接電壓低,熱輸入量小,熔化量不足;td頂鍛階段,下壓速度和高度大,沖擊熔池,飛濺量大,熔池溫度低,表面張力大,焊縫熔合不良;
處于4時,螺柱偏心,tp和tw引弧-燃弧段,基于電弧挺直特性,導致電弧偏心、產熱不均,td頂鍛階段,螺柱和工件不垂直(>3°)的情況下,斜向沖入熔池中,局部未熔合,產生偏焊、小焊核,見表1;
處于5時,晃動量大,螺柱不穩定,焊接全程電弧不穩定,產熱不均勻,熔池不穩定,形狀和熔化量不均,熔合不良,焊縫成型差。焊接質量差;
當1與4或5共同發生,或者3與4或5共同發生,焊接質量不良[10]。
5 結論
分析螺柱焊脫焊原因,間接為焊槍提升距離過長,導向夾套疲勞變形,焊接質量下降。更換導向夾套,調整提升距離為1.2 mm,拉脫力試驗確認調整效果,證明焊接質量提升,未再發現脫焊,產品扭矩檢測全部合格。
深入分析質量下降原因,為焊接過程中電弧參數變化,焊接熔化-熔池成型-焊縫成型階段不穩定,引起焊縫氣孔、熔合不良、電弧偏離等,造成虛焊和偏焊。
參考文獻:
[1]池強,張建勛,付繼飛,張友權.拉弧式電弧螺柱焊質量影響因素[J].電焊機,2005,,35(4):6-9.
[2]王大明,褚衛東,朱麟.汽車螺柱焊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汽車與配件,2011,(46):26-28.
[3]亢書生,王偉.電弧螺柱焊及其在轎車生產中的應用[J].電焊機,2000, 30(5):30-32.
[4]張義.汽車制造用螺柱焊機的選擇與應用(三)[J].電焊機,2001,(9):13-16,26.
[5]齊紹榮,葉振忠,王蕓.影響電弧螺柱焊焊接質量的幾個問題[J].焊接技術,2002,31(5):27-28.
[6]安藤弘平,長谷川光熊.焊接電弧現象[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
[7]龔勝峰.螺柱焊接技術及工藝[J].電焊機,2006,(36):1,11-15.
[8]梅從富,張德庫,王學敏,王克鴻.大功率自動螺柱焊槍的研制[J].機械制造與研究,2009,38(6):43-46.
[9]朱麟.螺柱焊虛焊分析和解決措施[J].汽車與配件.2012,(5):33-34
[10]程猛.短周期拉弧螺柱焊及其在車身焊接中的質量控制[J].上海汽車,2008,(10):36-38.endprint
當螺栓下落沖擊熔池時,下落的沖擊速度是由自由落體運動速度V1和彈簧運動速度V2疊加,自由下落運動速度公式是:V1=gt,S= gt2,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t是時間。
(5)
而彈簧下落分速度V2,通過積分公式和常微分方程計算:
(6)
(7)
(8)
(9)
式中:a是彈簧瞬時加速度;m是整個下落系統質量。
(10)
用可分離變量常微分方程解得:
(11)
(12)
V=0,S=0,調整前:
(13)
(14)
式中:V為下落過程中任意時間t的速度。
調整前,S=0,L為一定值,設定下壓距離為3 mm:
(15)
調整后,S=0,因為預壓量增加2.8 mm,所以L后=L+2.8:
(16)
計算可見,V前-V后= >0,調整前下落速度大,沖力大導致金屬飛濺增加,如表1圖示。熔池液態金屬不足,同時溫度下降,液態金屬表面張力增大,熔合性變差;沖擊速度大可能造成回彈,撕扯焊縫,成型變差,以上兩者造成焊接質量不良。
4.1.2 提升距離對電弧行為的影響
參考圖3和圖4電弧靜特性曲線,了解短周期螺柱焊過程電流不變的特點[5-6], a長度大于a長度,a電壓大于a電壓,因而提升距離變大,弧長增大,電壓變大,有文獻[7]給出計算公式。
當弧長L為0-6 mm時,弧壓Ua=17+2.2 L,據此計算,調整前 La=3mm,Ua=23.6 V,考慮電纜壓降2-4 V,U=25.6-27.6 V,,調整后 La=1.2 mm,Ua=19.64 V,考慮電纜壓降2-4 V,U=21.6-23.6 V,與文獻[3]所列螺柱焊通用參數吻合。調整前,電弧長度長,電壓高,相同電流下,電弧半徑增大,能量密度減小,熔池面積增大,熔池深度變淺,電弧變長,電弧區體積增大,氣體量增加,高溫時氣體溶解于熔池金屬中(如氮氣);凝固時,氣體溶解度下降來不及逸出,導致焊縫區氣體殘留,表1見虛焊表面密布蜂窩狀氣孔,氮氣孔常見;凝固速度是影響氣體逸出的重要參數,速度慢氣體逸出容易,速度快逸出困難,調整前,熔池熔深淺,過冷梯度大,凝固速度快,不利于氣體逸出,氣體殘留多;同時冷卻速度快,金屬表面張力大,潤濕性變差,不易鋪展,熔合性能極度惡化,因此減少電弧長度,電弧區氣體含量少,溶解氣體量少,凝固速度相對變慢,氣體易于逸出,相對焊縫中氣孔所占比例少,且潤濕性相對足夠,熔合性變好。
圖2 電磁式螺柱焊槍結構原理[8]
圖3 螺柱焊電弧靜特性曲線
圖4 電弧長度對電壓的影響
IW-焊接電流;UA-電弧電壓;△S-螺柱位移;tp-先導電流;tw-焊接電流時間;td-螺柱下落(落釘)時間(stud dropout),大約50 ms tg-焊槍提升延長時間,大約50 ms; tm-螺柱埋入時間(plunge time)大約10 ms;ts-短路電流時間,大約50 ms。
圖5 短周期螺柱焊接過程參數變化曲線[4]
4.2 導向夾套磨損影響
結合圖6,夾套疲勞變形后,螺栓位置竄動。可在1、2、3、4、5任何位置。螺栓合理位置處于2,夾套疲勞后,引起電弧長度變化,結合圖5和文獻[2-4],處于1時,已知提升距離和伸出長度有負相關性,造成tp和tw段電弧長,氣體體積增大,易于生成氣孔;電弧長受電磁影響造成偏弧,見表1。td階段,頂鍛下壓力度、速度和高度不夠,螺栓與工件接觸不充分,熔合不良加氣孔,造成虛焊[9]。
處于3時,提升距離變小,tw段焊接電壓低,熱輸入量小,熔化量不足;td頂鍛階段,下壓速度和高度大,沖擊熔池,飛濺量大,熔池溫度低,表面張力大,焊縫熔合不良;
處于4時,螺柱偏心,tp和tw引弧-燃弧段,基于電弧挺直特性,導致電弧偏心、產熱不均,td頂鍛階段,螺柱和工件不垂直(>3°)的情況下,斜向沖入熔池中,局部未熔合,產生偏焊、小焊核,見表1;
處于5時,晃動量大,螺柱不穩定,焊接全程電弧不穩定,產熱不均勻,熔池不穩定,形狀和熔化量不均,熔合不良,焊縫成型差。焊接質量差;
當1與4或5共同發生,或者3與4或5共同發生,焊接質量不良[10]。
5 結論
分析螺柱焊脫焊原因,間接為焊槍提升距離過長,導向夾套疲勞變形,焊接質量下降。更換導向夾套,調整提升距離為1.2 mm,拉脫力試驗確認調整效果,證明焊接質量提升,未再發現脫焊,產品扭矩檢測全部合格。
深入分析質量下降原因,為焊接過程中電弧參數變化,焊接熔化-熔池成型-焊縫成型階段不穩定,引起焊縫氣孔、熔合不良、電弧偏離等,造成虛焊和偏焊。
參考文獻:
[1]池強,張建勛,付繼飛,張友權.拉弧式電弧螺柱焊質量影響因素[J].電焊機,2005,,35(4):6-9.
[2]王大明,褚衛東,朱麟.汽車螺柱焊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汽車與配件,2011,(46):26-28.
[3]亢書生,王偉.電弧螺柱焊及其在轎車生產中的應用[J].電焊機,2000, 30(5):30-32.
[4]張義.汽車制造用螺柱焊機的選擇與應用(三)[J].電焊機,2001,(9):13-16,26.
[5]齊紹榮,葉振忠,王蕓.影響電弧螺柱焊焊接質量的幾個問題[J].焊接技術,2002,31(5):27-28.
[6]安藤弘平,長谷川光熊.焊接電弧現象[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
[7]龔勝峰.螺柱焊接技術及工藝[J].電焊機,2006,(36):1,11-15.
[8]梅從富,張德庫,王學敏,王克鴻.大功率自動螺柱焊槍的研制[J].機械制造與研究,2009,38(6):43-46.
[9]朱麟.螺柱焊虛焊分析和解決措施[J].汽車與配件.2012,(5):33-34
[10]程猛.短周期拉弧螺柱焊及其在車身焊接中的質量控制[J].上海汽車,2008,(10):36-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