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基質性能較差,普通瀝青混合料中高溫性能普遍較差,瀝青路面容易出現車轍、推移等病害,導致路用性能往往不高,文章研究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對其高溫性能進行研究,通過馬歇爾試驗、車轍試驗進行綜合評價。
關鍵詞:瀝青混合料;SBS改性;高溫性能
SBS改性瀝青是以基質瀝青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劑,通過剪切、攪拌等方法使SBS均勻地分散于瀝青中,同時,加入一定比例的專屬穩定劑,形成SBS共混材料,經過溶脹、剪切、發育三個過程,利用SBS良好的物理性能對瀝青做改性處理。
國內外工程經驗表明SBS改性瀝青采用骨架密實型結構,對于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恰當的配合比設計對于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骨架結構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油石比過小造成空隙率較小,不能充分包裹;過大的油石比容易造成懸浮結構,從而影響高溫性能,易發生車轍、推移等病害。本文以CAVF法進行級配設計,保證礦料骨架結構的形成,研究其高溫性能。
1 SBS改性瀝青
本文所用SBS改性瀝青是以SBS改性劑摻入基質瀝青中,經攪拌、剪切等使得SBS均勻分散于瀝青中,形成SBS瀝青,其基本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SBS改性瀝青基本性能
技術指標 單 位 檢驗結果
針入度25℃,100g,5s 0.1mm 38
軟化點 TR&B ℃ 63.2
延度 5℃,5cm/min cm 9.3
彈性恢復25℃ % 86.2
旋轉粘度190℃ Pa·S 2.62
由上表可知,SBS改性瀝青性能符合規范要求,且高溫性能較好。
2 礦料級配組成設計
級配設計采用CAVF法,該法可以保證材料有效形成骨架結構,CAVF法公式見公式(1)、(2)所示,只需已知集料與瀝青材料的密度,實測骨架空隙率,設計其空隙率,則代入公式后則可獲得粗、細集料的用量,以富勒曲線設計粗細集料的級配,再分別與計算出來的粗細集料相乘,從而獲得最終級配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SBS瀝青混合料級配曲線
qc+qf +qf =100 (1)
(2)
上式中,VCA、VV為瀝青混合料設計目標空隙率,搗實狀態下粗集料骨架間隙率;qc、qf、qp、qa為粗集料、細集料、礦粉、瀝青用量的質量百分數;ρ、ρaf、ρp、ρa分別為礦粉的密度、自然堆積密度、瀝青密度、細集料的表觀密度。
3 SBS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研究
3.1 馬歇爾試驗
變化五個油石比從3.5%至5%,間隔5%,級配則按上述級配,按規范規定成型試件,雙面擊實50下,試驗溫度60℃,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2 馬歇爾試驗結果
項目 空隙率/% 礦料間
隙率/% 瀝青飽
和度/% 穩定度/kN 流值/0.1mm 馬歇爾模
數/kN/mm
AC-13(SBS改性) 3.7 19.2 82 17.6 30 5.4
AC-13C 3.5 16.7 72 10.2 37 2.7
由上表可知,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各項指標,如穩定度,流值,礦料間隙率等均符合符合《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中的相關技術指標要求,滿足骨架結構的要求。
3.2 車轍試驗
按現行規范要求成型試件,采用車轍試驗儀,試驗溫度60℃,變形曲線如圖2所示,穩定度見表3。
圖2 車轍試驗變形曲線
表3 車轍板試件動穩定度
混合料類型 動穩定度DS(次/mm)
AC-13(SBS改性) 5702
SMA-13 3638
由上表可知,SBS改性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較好,穩定度比SMA瀝青混合料高,符合規范要求。
4 結論
(1)由SBS改性劑改性的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較好,表現出良好的骨架結構特征,甚至比同屬骨架密實結構的SMA-13要好,性能優越,應用前景廣闊。
(2)本文僅研究其高溫性能,低溫抗裂性能、疲勞性能、力學強度等尚不明確,其路用性能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吳曠懷,張肖寧.瀝青混合料設計的主骨料空隙體積填充法研究及應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4.
[2]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JTG 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S].
作者簡介:劉毅(1981- ),男,海南萬寧人,在讀碩士研究生。
摘 要:由于基質性能較差,普通瀝青混合料中高溫性能普遍較差,瀝青路面容易出現車轍、推移等病害,導致路用性能往往不高,文章研究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對其高溫性能進行研究,通過馬歇爾試驗、車轍試驗進行綜合評價。
關鍵詞:瀝青混合料;SBS改性;高溫性能
SBS改性瀝青是以基質瀝青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劑,通過剪切、攪拌等方法使SBS均勻地分散于瀝青中,同時,加入一定比例的專屬穩定劑,形成SBS共混材料,經過溶脹、剪切、發育三個過程,利用SBS良好的物理性能對瀝青做改性處理。
國內外工程經驗表明SBS改性瀝青采用骨架密實型結構,對于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恰當的配合比設計對于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骨架結構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油石比過小造成空隙率較小,不能充分包裹;過大的油石比容易造成懸浮結構,從而影響高溫性能,易發生車轍、推移等病害。本文以CAVF法進行級配設計,保證礦料骨架結構的形成,研究其高溫性能。
1 SBS改性瀝青
本文所用SBS改性瀝青是以SBS改性劑摻入基質瀝青中,經攪拌、剪切等使得SBS均勻分散于瀝青中,形成SBS瀝青,其基本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SBS改性瀝青基本性能
技術指標 單 位 檢驗結果
針入度25℃,100g,5s 0.1mm 38
軟化點 TR&B ℃ 63.2
延度 5℃,5cm/min cm 9.3
彈性恢復25℃ % 86.2
旋轉粘度190℃ Pa·S 2.62
由上表可知,SBS改性瀝青性能符合規范要求,且高溫性能較好。
2 礦料級配組成設計
級配設計采用CAVF法,該法可以保證材料有效形成骨架結構,CAVF法公式見公式(1)、(2)所示,只需已知集料與瀝青材料的密度,實測骨架空隙率,設計其空隙率,則代入公式后則可獲得粗、細集料的用量,以富勒曲線設計粗細集料的級配,再分別與計算出來的粗細集料相乘,從而獲得最終級配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SBS瀝青混合料級配曲線
qc+qf +qf =100 (1)
(2)
上式中,VCA、VV為瀝青混合料設計目標空隙率,搗實狀態下粗集料骨架間隙率;qc、qf、qp、qa為粗集料、細集料、礦粉、瀝青用量的質量百分數;ρ、ρaf、ρp、ρa分別為礦粉的密度、自然堆積密度、瀝青密度、細集料的表觀密度。
3 SBS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研究
3.1 馬歇爾試驗
變化五個油石比從3.5%至5%,間隔5%,級配則按上述級配,按規范規定成型試件,雙面擊實50下,試驗溫度60℃,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2 馬歇爾試驗結果
項目 空隙率/% 礦料間
隙率/% 瀝青飽
和度/% 穩定度/kN 流值/0.1mm 馬歇爾模
數/kN/mm
AC-13(SBS改性) 3.7 19.2 82 17.6 30 5.4
AC-13C 3.5 16.7 72 10.2 37 2.7
由上表可知,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各項指標,如穩定度,流值,礦料間隙率等均符合符合《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中的相關技術指標要求,滿足骨架結構的要求。
3.2 車轍試驗
按現行規范要求成型試件,采用車轍試驗儀,試驗溫度60℃,變形曲線如圖2所示,穩定度見表3。
圖2 車轍試驗變形曲線
表3 車轍板試件動穩定度
混合料類型 動穩定度DS(次/mm)
AC-13(SBS改性) 5702
SMA-13 3638
由上表可知,SBS改性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較好,穩定度比SMA瀝青混合料高,符合規范要求。
4 結論
(1)由SBS改性劑改性的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較好,表現出良好的骨架結構特征,甚至比同屬骨架密實結構的SMA-13要好,性能優越,應用前景廣闊。
(2)本文僅研究其高溫性能,低溫抗裂性能、疲勞性能、力學強度等尚不明確,其路用性能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吳曠懷,張肖寧.瀝青混合料設計的主骨料空隙體積填充法研究及應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4.
[2]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JTG 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S].
作者簡介:劉毅(1981- ),男,海南萬寧人,在讀碩士研究生。
摘 要:由于基質性能較差,普通瀝青混合料中高溫性能普遍較差,瀝青路面容易出現車轍、推移等病害,導致路用性能往往不高,文章研究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對其高溫性能進行研究,通過馬歇爾試驗、車轍試驗進行綜合評價。
關鍵詞:瀝青混合料;SBS改性;高溫性能
SBS改性瀝青是以基質瀝青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劑,通過剪切、攪拌等方法使SBS均勻地分散于瀝青中,同時,加入一定比例的專屬穩定劑,形成SBS共混材料,經過溶脹、剪切、發育三個過程,利用SBS良好的物理性能對瀝青做改性處理。
國內外工程經驗表明SBS改性瀝青采用骨架密實型結構,對于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恰當的配合比設計對于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骨架結構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油石比過小造成空隙率較小,不能充分包裹;過大的油石比容易造成懸浮結構,從而影響高溫性能,易發生車轍、推移等病害。本文以CAVF法進行級配設計,保證礦料骨架結構的形成,研究其高溫性能。
1 SBS改性瀝青
本文所用SBS改性瀝青是以SBS改性劑摻入基質瀝青中,經攪拌、剪切等使得SBS均勻分散于瀝青中,形成SBS瀝青,其基本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SBS改性瀝青基本性能
技術指標 單 位 檢驗結果
針入度25℃,100g,5s 0.1mm 38
軟化點 TR&B ℃ 63.2
延度 5℃,5cm/min cm 9.3
彈性恢復25℃ % 86.2
旋轉粘度190℃ Pa·S 2.62
由上表可知,SBS改性瀝青性能符合規范要求,且高溫性能較好。
2 礦料級配組成設計
級配設計采用CAVF法,該法可以保證材料有效形成骨架結構,CAVF法公式見公式(1)、(2)所示,只需已知集料與瀝青材料的密度,實測骨架空隙率,設計其空隙率,則代入公式后則可獲得粗、細集料的用量,以富勒曲線設計粗細集料的級配,再分別與計算出來的粗細集料相乘,從而獲得最終級配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SBS瀝青混合料級配曲線
qc+qf +qf =100 (1)
(2)
上式中,VCA、VV為瀝青混合料設計目標空隙率,搗實狀態下粗集料骨架間隙率;qc、qf、qp、qa為粗集料、細集料、礦粉、瀝青用量的質量百分數;ρ、ρaf、ρp、ρa分別為礦粉的密度、自然堆積密度、瀝青密度、細集料的表觀密度。
3 SBS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研究
3.1 馬歇爾試驗
變化五個油石比從3.5%至5%,間隔5%,級配則按上述級配,按規范規定成型試件,雙面擊實50下,試驗溫度60℃,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2 馬歇爾試驗結果
項目 空隙率/% 礦料間
隙率/% 瀝青飽
和度/% 穩定度/kN 流值/0.1mm 馬歇爾模
數/kN/mm
AC-13(SBS改性) 3.7 19.2 82 17.6 30 5.4
AC-13C 3.5 16.7 72 10.2 37 2.7
由上表可知,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各項指標,如穩定度,流值,礦料間隙率等均符合符合《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中的相關技術指標要求,滿足骨架結構的要求。
3.2 車轍試驗
按現行規范要求成型試件,采用車轍試驗儀,試驗溫度60℃,變形曲線如圖2所示,穩定度見表3。
圖2 車轍試驗變形曲線
表3 車轍板試件動穩定度
混合料類型 動穩定度DS(次/mm)
AC-13(SBS改性) 5702
SMA-13 3638
由上表可知,SBS改性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較好,穩定度比SMA瀝青混合料高,符合規范要求。
4 結論
(1)由SBS改性劑改性的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較好,表現出良好的骨架結構特征,甚至比同屬骨架密實結構的SMA-13要好,性能優越,應用前景廣闊。
(2)本文僅研究其高溫性能,低溫抗裂性能、疲勞性能、力學強度等尚不明確,其路用性能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吳曠懷,張肖寧.瀝青混合料設計的主骨料空隙體積填充法研究及應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4.
[2]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JTG 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S].
作者簡介:劉毅(1981- ),男,海南萬寧人,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