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海白
摘 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園林綠化對凈化空氣質量有很大的作用,樹木能降低粉塵污染、汽車尾氣污染還有各種工業污染。吸收掉有毒有害的氣體,并排出健康氧氣,讓市民吸收。是名副其實的城市吸塵器,是天然氧氣的制造者;園林綠化事業不僅僅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還加大防治水土流失問題。因此,如果能較好的掌握大樹移植的技術運用在園林綠化中成為關鍵性問題。
關鍵詞:大樹移植;園林;綠化
1 引起大樹移植死亡的主要因素
1.1 根系樹皮損傷嚴重。一般大樹移植在挖取時,幼根及根系大部分遭到損傷或斬斷,降低了根的吸收能力。另外,樹木挖取后,要及時包扎根系,到達目的地后,應及時栽植,以免樹木根系失水,降低成活率。同時,在運輸的過程中,樹皮易遭受大面積創傷及腐爛,容易感染病蟲害,降低了樹皮輸送養分和水分的作用。
1.2 移植地土壤不良。大樹移植后,因其恢復能力差,要求移植地的土壤肥力狀況良好,而移植地土壤大部分結構不良,養分狀況差,不利于樹木扎根,根系恢復慢,影響了移植后的樹木生長發育和成活率。
1.3 栽植技術不到位。園林綠化具有季節性強,時間緊的特點,栽植現場又缺乏技術人員有效監管,無質量意識,栽植不到位,影響了移植的成活率。有的在大樹移植時,缺乏專業的挖掘工具、材料和機械(如吊鏈、吊車、鏟車等),用人力代替,最終導致土球破裂。有時,為了節約成本,根幅直徑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使根系內吸收很有限??傊?,不合理的挖掘、包裝方法,致使土球破裂,根系損傷,影響了根系的活性,其成活困難。另外,大樹移植現場后,沒有對樹冠、枝條、根等及時進行修剪,使得樹木體內水分很容易散失,影響了根系和地上部分的萌發。
1.4 生態環境不適宜。在當前大樹移植中,有的行政色彩過濃,不使用當地的優勢樹種,盲目引進外地樹種,兩地生境差異太大,以及遠距離運輸造成水分、養分大量損失,消耗樹勢而造成死亡;有的是園林規劃設計時,為了節約成本,縮短周期,沒有充分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導致設計與當地生態環境相脫離,也容易引起大樹死亡。
1.5 養護管理不及時。移植后沒有及時按要求及時澆水,大樹體內水分容易蒸發,影響樹體恢復。大樹澆水后容易歪斜甚至被風吹倒,影響了根系的生長發育甚至死亡,要搭建保護架,同時還要搭遮陽網及噴霧以保持大樹不被暴曬,保持大樹體內水分不容易蒸發,有利成活。
2 大樹移植的技術要點
2.1 移植前期準備。(1)植株選擇。要到現場實地了解大樹生長情況,查看樹種、規格、生長勢、病蟲害、樹高、樹冠、胸徑、樹形,標記朝陽方向。(2)灌溉。為了保證大樹移植成功,準備移植的大樹要提前進行灌水,使大樹的根系、樹干貯存足夠水分,以彌補移植造成的根系吸水不足,且土壤吸收充足的水分后容易挖掘土球。(3)移植穴的準備。提前一周左右挖好種植穴,種植穴長、寬應大于移挖土球直徑4 喱米。深度應大于土球高度20 厘米,樹穴的尺寸上下應該一致,同時要注意清理樹穴內建設垃圾和雜物,更換客土。(4)移植時間選擇。根據綠化建設的需要提早對移栽樹木根部進行處理,移植前預先斷根,以促進樹木須根生長。(5)選擇場地。被移植大樹根系較深,樹體較重,常用機械設備,因此,在移植前清理影響機械設備施工的障礙物,使施工場地平坦,道路通暢,有利于機械裝卸,為大樹移植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2.2 挖掘及修剪。在休眠期移植落葉喬木,盡量加大土球規格,一般按大樹胸徑的6 至8 倍確定挖掘土球直徑,多保留根系,挖掘遇到大根必須用手鋸切斷,做到切口平滑,傷口處用硫磺粉涂抹進行消毒,以利于傷口愈合。在土球挖掘好后,要用草繩纏扎好,保證土球的完整性,以防在吊運過程中破損。修剪是保證大樹移植成活的關鍵,因此,在不影響樹姿的原則上,要果斷地修剪,使大樹根部水分吸收與蒸發量保持平衡。
2.3 吊運及種植。為了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在移植過程中緊緊抓住挖,吊、運、種四個環節,做到隨挖、隨吊、隨運、隨種,縮短移植時間,充分保持樹體水分平衡,是保證大樹移植成活的最有效措施。大樹吊運是大樹移植的重要環節之一,直接關系到移植成活率。大樹吊裝和運輸的機械,必須具備足夠承載能力,起吊部位必須選擇在重心部位,在受力部位加厚墊層或在軟包裝的土球與起吊繩之間墊木板,以避免樹皮損傷和土球散落。吊起裝車時,土球靠近駕駛室,樹冠朝向汽車尾部,土球下墊木板,然后用木板將士球夾住,再用繩子將土球樹干縛緊在車廂兩側。
2.4 施工栽植。大樹運到栽種地點后。首先檢查種植穴大小及深度,按照施工設計要求,將大樹輕輕斜吊于定植穴內,撤除纏扎樹冠的繩子,將樹冠扶正,仔細審視樹形和環境,使其符合原來的朝向。種植時保持土球高出地面8 厘米左右,防止下雨或澆水時樹池積水。然后撤除土球外包的草繩,分層夯實,把土球全埋于地下,圍上澆水堰。
3 養護管理
3.1 樹體保護。一是設支撐架。新植大樹后,應立即設支撐架固定,以正三角形樁最為穩固,上支撐點應在樹高的2/3 處為宜,并加保護層,以防擦傷樹皮。二是合理施肥。新植大樹可采取葉面噴肥的辦法,選擇早晨、晚上或陰天進行,施低濃度速效肥,每半個月進行一次。三是防治病蟲害。新植大樹抗病蟲害能力差,要根據當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對癥下藥,消除隱患。四是防日灼和防寒。夏季氣溫高、光照強,珍貴樹種移栽后應噴水霧降溫,必要時應做遮蔭傘。冬季氣溫偏低,為確保成活,常采用草繩繞干、設置風障等方法防寒。
3.2 樹干保濕。一是及時遮蔭。大樹移植初期,要搭遮蔭棚降低周圍溫度,減少水分的蒸發。一般遮蔭度以60%至70%為宜,以后視樹木生長狀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蔭棚。二是給大樹噴水。樹木地上部分,尤其是葉片,因蒸騰作用會散失大量水分,必須噴水保濕。最有效的辦法是給樹木輸液。有條件的還可以用高壓水槍噴霧或用供水管安裝在樹冠上方,安裝一個或若干個細孔噴頭進行噴霧。三是包裹樹干。用草繩、草袋等物嚴密包裹樹木的主干和較大分枝,讓包裹處有一定的保溫和保濕性,可避免陽光直射和干風的吹襲。
3.3 促發新根。首先控制水量。新植大樹,因根系損傷而使吸水能力減弱,對土壤保持濕潤即可,水量過大反而不利于大樹根系的生根,還會影響到土壤的透氣性,不利根系呼吸,嚴重的還會發生漚根現象。二是提高土壤的通氣性,在及時中耕防止土壤板結的同時,要在移植大樹附近設置通氣孔,并注意檢查,及時清除堵塞,保持良好的土壤通氣性,有利于大樹根系的萌發。三是保護樹木萌發的新芽。新芽萌發是大樹進行生理活動的標志。樹木枝干部分萌發的新芽,能自然而有效地刺激地下部分的生根。
4 結語
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過程中,大樹移植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工作環節之一。但是在移植過程中,一定要對移植的條件、大樹的生存條件、城市的地域、土壤條件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從而選擇合適的樹種進行移植。另外,在移植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只有注意到移植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把握每一個步驟,通過相關技術進行合理的移植,才能夠有效的保證樹木的存活率,從而保證園林建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宋亮,逯昀.樹木移植技術在園林施工中的運用[J].北京農業,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