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質高效的建筑施工追求過程中,部分能源消耗造成環境污染及資源的浪費,所以基于施工技術形成節能減排鏈,解決建筑能源消耗,成為建筑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通過對建筑能耗現狀分析,結合建筑施工技術,探討影響能耗程度的技術因素,并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改進措施方案。
關鍵詞:建筑施工技術;建筑能耗;節能減排
1 建筑施工技術管理
所謂施工技術管理即建立起高效的人員技術培訓及嚴謹的建筑工程施工檔案,其中包括施組編制技術、交底、四新技術開發 、安全技術應用等方面。比如:以施工技術實施方案為中心,緊緊圍繞施工的技術準備,及時對工程技術做出相應的更新,更好的推進建筑技術的發展。但是,一套完善的施工技術管理體系同樣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問題。例如,企業與企業之間由于建筑規模及軟硬件配備的差異,加大了建立一系列可行且完善的規范的難度,但對于龐大且相對復雜的建筑工程系統來說,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管理體系就好似失去主心骨,工程的質量就不言而喻了。
當前我國的建筑領域皆采用總分包的體制,以分包合同為紐帶建立總包與分包建筑單位技術管理任務的對接,這種制度容易受單位軟硬件設施配備的影響,造成較差的技術對接緊密度,在原材料采購,堆砌及存放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拖延,無法按照原定工程設計計劃進行,最終導致交接紕漏甚至交接失敗。另一方面,我國工程施工標準每年都在更新完善,但部分企業并不能完全落實相關的國家及地方行業標準,未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建立監管部門和責任制度。單位人員配備方面,人員專業技術跟技術崗位之間未得到深層次匹配,導致責任劃分不明確技、術流程人員擁擠及人員缺失一系列問題。由此看來,優化技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針對建筑項目的不同情況進行分析落實,在分工責任化協作的基礎之上獲得工程施工的最大化效益。
2 建筑能耗分析及其現狀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更是能源消耗大國,其中建筑能耗占很大一部分,而我國每年增加的新住宅絕大屬于高耗能建筑。據調查顯示,中國的建筑能耗目前已經占全部城市能耗的三成左右,并且有持續增長的趨勢,這有悖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環境保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要解決能耗的問題,必須清楚建筑施工過程中能源消耗的主要表現形式,通常情況下表現以下兩方面:
2.1 建筑工程施工節能降耗制度不健全。我國建筑工程施工行業并非所有的建筑方都有比較完整的節能降耗。主要體現在:一是,建筑工程施工節能降耗的管理制度不到位。大部分的建筑施工單位尚沒有成長為真正的現代企業,企業的內部職能存在重疊,因此節能降耗的工作是由建筑施工單位幾個部門共同完成而不是由一個單獨的部分負責,造成節能降耗實際工作中的部門溝通問題以及互相推諉問題。二是,建筑工程施工節能降耗的檢查機制不到位。建筑工程施工節能降耗方面的工作應該有相應的檢查機制,根據工程施工進度進行項目檢查,以確保最終項目節能降耗指標的合格驗收。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并沒有檢查人員對項目的節能降耗進行驗收,或者檢查過程只是走走過場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2.2 墻體保溫技術不完善。總結國外節能事業的發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建筑節能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二是節能立法。前者是節能事業的技術保障,后者則是制度保障。節能技術使節能成為可能。墻體保溫系統的施工是墻體節能措施的關鍵環節。對于建筑物的維護結構來講,墻體的外墻保溫隔熱功能是非常關鍵的,它直接關乎著建筑物的采暖損耗性能的高低。在外墻外側所設置的外保溫隔熱系統,承擔來自大自然各方面的因素對其造成的影響,為此,這就對外墻外保溫系統工程作業有了更高水準的要求。在建筑節能外墻外保溫系統當中,建筑質量上的問題最為顯著,裂縫的形成,裂縫形成會誘使一系列矛盾的出現,譬如,滲透等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會使得保溫隔熱效果降低很多。
3 建筑施工技術優化改進措施
企業通過施工技術管理的優化,可以降低建筑失敗風險成本,保證建筑施工質量。現在建筑行業競爭日益劇烈,建筑企業參差不齊,優化施工技術管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加強各個施工環節的監督力度,主要的優化改進措施有以下幾點:
3.1 完善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制度。首先,各級企業應該從實際水平出發,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行業標準,制定適應自己的一套技術管理制度,讓員工有相應的準則約束。其次,建筑施工技術的監督管理要及時更新,具體落實,嚴格控制施工環節及流程,過程中出現的違規操作要立刻得到糾正。最后,工程的每一次對接,都務必在充分考慮不同層次總分包商實際技術水平后,將管理體系責任化,貫徹到級,落實到人,在工程對接過程中適當進行工程技術管理的責任制轉換,不再只是簡單地依賴總分包體制,這樣就會巧妙的避開其制度的弊端,實現工程的最初目標。
3.2 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高效保溫墻體滿足建筑節能的要求。通常外墻外保溫技術是界面層、保溫層、抗裂防護層和飾面層組合構成。外墻外保溫是把保溫隔熱系統安置在外墻外側,創造出一個完全封閉式的保溫軀體,可以很好的阻擋冷熱,促使建筑物達到保溫的施工辦法。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率是達到節能環保較好的途徑,而所謂的建筑能源又可以大體分為兩類。其一是維護結構能源,提高這類能源利用率主要通過改變圍護結構組成材料的熱工能和提高維護結構保溫及隔熱性能這兩個方法。也就是要求企業培養技術人員的全局觀,在原材料的選購上,提倡使用實用環保型材料,利用行之有效的構造技術提高工程整體性價值。其二是可再生新能源,能源有可再生與不可再生之分,如太陽能。太陽能一直是我們人類可以利用的最潔凈、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在我國建筑行業施工技術中,太陽能技術已經被普遍應用。將太陽能采暖應用在建筑中可以節約化石能源,避免環境污染,減輕溫室效應。民用建筑離不開熱量供應,而且在所有常見加熱方式中,利用太陽能無疑是成本最低廉、最安全、環保的途徑。太陽能供暖是以太陽輻射為熱源,補償建筑物的耗熱損失,以維持室溫達到一定標準的供暖方式。
3.3 提高建筑施工設計與規劃的科學性。在一項工程中,建筑規劃設計是核心,二十一世紀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之后,我國愈來愈多的建筑企業開始奉行“因地制宜”的投資理念,對節能環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開工之前,實地考察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保證建筑功能與原定計劃之間的平衡性。其次就是不斷地測量匹配技術研討,不僅要關注行業最新標準制度的更新,更要掌握新型環保材料的詳細信息,及時對建筑規劃設計做出合理性調整。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避免不利因素對原定計劃的干擾,從源頭上減少建筑總能源消耗量,更好符合現代人追求低耗建筑、生態建筑的心理。
4 結語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節能降耗對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以及建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建筑技術上的改革創新勢在必行,只有解決能耗問題,才能真正做到建筑行業的可持續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賢來.淺談目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生產工作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9(07).
[2] 李艷華.淺析如何加強施工項目安全管理[J].工程與建設,2010(06).
作者簡介:余海森,身份證號:44190019760123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