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凡江
摘要:傳統的對學生進行學業評價的方式,企業和社會方面的評價得不到體現。職業教育教學評價需要從多角度進行的全面的評價,重視來自企業和社會的評價,使評價更為真實、科學,職業教育教學更貼近企業和社會的需求。
關鍵詞:工學結合;學業評價;學分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10-0079-02隨著一體化教學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普及,學分制的推廣,學生學業的評價模式有必要進行改革。
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包含學生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五大評價內容。
主要的評價項目包含祖國、誠信、守法、責任感、文明修養、行為習慣、實踐與創新、團隊精神、交流與溝通、專業技能、身心健康、審美和藝術等。每個評價項目中又包含多個評價點,每個評價點分A(優秀)、B(合格)、C(基本合格)、D(不合格)四個評價等級標準。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采取自我評價(30%)、相互評價(30%)、教師評價(40%)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結果作為學生操行得分和評優的重要依據。自我評價有利于學生按照評價標準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調節和自我矯正。相互評價有利于學生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和共同提高。教師評價有利于對學生的言行進行檢查、指導和糾正。
二、基礎文化知識評價
中職學生在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基礎等方面都較差,按照有利于基礎文化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專業知識的學習,有利于職業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習興趣的增強的要求,改革基礎文化課教學質量評價辦法,制訂出適合的基礎文化課教學質量檢測辦法,改變單一試卷考試方式,采取素質展示與統一考試相結合的檢測辦法。
三、專業技能評價
1.建立專業基本技能評價體系
通過深入企業調查研究,結合畢業生就業情況和企業反饋的信息,了解本地根據某種業務需要設立的工作崗位。根據專業崗位群對從業人員在知識、技能、態度等方面的要求,結合專業的資格考核標準及崗位能力要求,熟悉應用相關法律法規處理協調各種事物等基本能力的訓練。根據這一能力要求,制定專業基本技能評價辦法,這類評價根據教學進度每學期進行一次。
2.建立專業技能鑒定制度
實行“雙證”畢業制度。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參加職業技能鑒定,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畢業時必須取得與就業崗位相關的行業認證資格證書。
規定學生畢業學分由操行學分、學業學分、實習學分等組成,其中學業學分又由課程學分(根據上課課時和考試成績確定)、等級證學分(根據獲得國家職業資格技能鑒定等級證得級別確定)、獎勵學分(根據參加技能競賽獲獎等級確定)三部分組成。
(1)課程成績認定與替代
課程成績認定與替代是指學生通過參加省級以上水平考試或相關行業資格認證,達到了本專業培養方案中某門課程的培養要求,經學校認定后,將其考試或認證的成績折算,直接替代該課程的成績。通過建立專業行業(職業)資格認證代替考試評價,激勵學生積參與相關專業課程的選修,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提升。
(2)社會認可與學分掛鉤
社會認可主要體現在考取專業技能證書、參加各類專業技能競賽獲獎、企業實習單位的評價等。
根據學生考取的行業職業技能證書,規定不同級別的證書,對應不同的學分。參加各級別的專業技能競賽,按獲獎不同級別、對應不同的學分。在企業實習時,根據企業的不同評價,對應不的同學分。
四、實習成績評價
制定學生實習成績評價辦法,參照企業對員工的評價方式,從工作態度、工作紀律、生產技能、工作質量四個方面,由實習單位(50%)、實習指導教師(30%)、學生自己(20%)共同完成實習學生成績的評定。根據最后評定的實習成績,對應四個級別的學分:優(28學分)、良(26學分)、及格(25學分)、不及格(0學分)。
五、專業課程評價
課程考核是對學生學習效果鑒定的生要方式,一般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方式,注重教學過程的考核,將平時成績納入總評成線,采用“學習過程+職業態度+行動結果”為主導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及行業標準為評價依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核:
1.評價主體的多樣化:需要從多在突出能力評價和過程評價,采取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合理的考核評測體系。
2.過程性、終結性考核相給合:以項目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在項目的完成過程中進行相應的過程考核;一個大模塊結束或期末時進行終結性考核,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
3.理論與實踐操作考核相結合:理論知識有助于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以便指導實際操作;將理論與實踐相縱使,把學生培養成既懂理論,更會實踐操作的技能應用型人才。
4.實行第三方考核評價:將實際工程項目引入評價體系,做到“學中做、做中這”,在學與做中進行考核評價。
5.職業道德、團隊合作考核相結合;在實際工程項目實施時,將職業道德與團隊合作有機結合起業進行考核,促使學生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能達到職業標準,并且適合企業文化。
6.崗位實踐模塊的考核在實習地點進行,由企業組織實施,重點對學生實際的綜合職業素質及崗位實踐能力進行測評,進駐企業指導學生實習的教師可以參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