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彥
重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和解決問題,是我們黨的一貫傳統。當前,干部群眾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我們不但要學習貫徹其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理論觀點,更要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句古話。意思是說,教人掌握捕魚的技藝,比給人現成的魚要好得多。在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掌握了方法就等于是拿到了進入真理之門的鑰匙。俄國思想家普列漢諾夫曾指出,理論體系中最有價值、最值得珍視的是科學的研究方法。恩格斯稱唯物辯證法為“最好的勞動工具和最銳利的武器”。
重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和解決問題,是我們黨的一貫傳統。
當前,干部群眾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我們不但要學習貫徹其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理論觀點,更要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從根本上說,系列重要講話的科學性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精神上。堅持了科學的方法和精神,就掌握了講話的要義和精髓。如果只知道具體的結論,而忽視了它內在的方法和精神,其適用的時空范圍就會大大壓縮,甚至會背離講話的基本精神。所以,我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首先要著眼根本,抓住實質,要上升到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來掌握蘊含其中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真正做到學懂、弄通、會用,切實提高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是要學哲學、用哲學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變革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我們要按照講話要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武裝頭腦,原原本本地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學習和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牢固樹立物質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等基本觀點,更好地認識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工作。
二是強化思維能力 思路決定出路,思維水平決定工作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戰略思維,樹立大局意識,善于從大局看問題,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也放眼當前,放眼一切方面;要善于觀大勢、謀大事,把握工作主動權;要加強戰略思維,增強戰略定力,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要強化歷史思維能力,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黨史國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要強化辯證思維,強調要認真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過程中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克服極端化、片面化的弊病。要強化創新思維,強調“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將更多機遇留給善于和勇于創新的人們”。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意志,有探索真知、求真務實的態度,為了創新創造而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不斷積累經驗,取得成果。要強化底線思維,強調“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要見微知著、未雨綢繆,增強前瞻意識,把工作預案準備得更充分、更周詳,做到心中有數、處變不驚。
三是樹立問題意識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每個時代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90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進步,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準確把握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性課題,并為此進行不懈的奮斗?,F在,我們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的歷史起點、新的歷史特點,很大程度就反映在我們所面對的復雜矛盾上,反映在我們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突出強調要強化問題導向,堅持問題倒逼的方法。這一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反映了國際戰略格局和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體現了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政治品格和勇于觸及矛盾的責任擔當。
四是善于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調查研究,作出大量重要論述,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打開《之江新語》,首篇就是《調研工作要務求“深、實、細、準、效”》。2011年11月21日,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發表習近平同志《談談調查研究》一文,進一步闡述了調查研究工作。習近平同志指出:“調查研究就像‘十月懷胎,決策就像‘一朝分娩?!闭{查研究對科學決策至關重要,否則就會“情況不明決心大,心中無數點子多”,這方面的教訓是不少的?!吧浼窗凶?,彈琴要看聽眾”,搞調研也一樣,要想想主要目的是什么。調查研究,是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把握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他強調,領導干部搞調研,要有明確的目的,帶著問題下去,盡力掌握調研活動的主動權。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各領域各方面都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面對問題,應該從哪里入手?關鍵是要結合各行各業的實際情況,抓那些難度較大,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抓那些制約工作發展的觀念、體制、機制問題,抓那些“想抓未抓”或者“想抓還來不及抓”的問題。要找準癥結、對準穴位,條分縷析,這樣才能劃到點子上,謀到關鍵處。
五是拜群眾為師 領導干部想問題、作決策決不能拍拍腦門就了事,而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必須接地氣、摸活魚。習近平同志有一個觀點廣為人知:當縣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區市。必須深入群眾生活當中,親自看,親自問,將情況摸準、摸實、摸透,獲取豐富的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和建設性意見。凡是重大決策,都應該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調查了解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湖南少數民族鄉親們時就強調,要看真正少數民族的村子,不要臨時收拾,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真正了解大家的生活狀況。在赴河北阜平考察時對當地干部說:“窺一斑知全豹,到這里就是要了解我國的真實貧困狀態,如能看到真貧,從北京3個半小時的路程就值了!” 這些都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指導。要以平等態度、平和心態深入到群眾中去,親眼去見,親耳去聽,親口去問,做到問計于民、問策于民,只有這樣才能了解真情,作出符合實際的判斷和決策。
六是提高學習能力 能力不是固有的,本領也不是天生的,必須切實加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同志,一定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只有持續學習、不斷充電,完善知識結構,才能拓寬視野、提升思維能力,才能敏銳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問題。他強調,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要通過堅持不懈地學習,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堅定理想信念,帶領人民走對路。對黨員干部來講,主要是學習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這是開展工作要做的基本準備,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養。同時,還要結合工作需要,學習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知識化、專業化水平。
□本欄編輯/白華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