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鳳波(吉林省水文水資源局四平分局)
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源泉,水資源是人類生存最根本的資源,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離開水資源將不能繼續存活。因此,人類應當堅持保護水資源,處理好人類發展與水資源之間的關系,遵循自然發展的規律,妥善做好水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工作,防止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破壞,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
1.1.1 水資源是有限的和可再生的
在光合作用下,當水蒸氣與空氣中的微塵或顆粒相結合,水資源無法承受重力時即形成降雨。地表水資源能夠在一定的周期內與地下水相互循環,從而促進了水資源的凈化和再生。
1.1.2 水資源是不可代替的
水資源不僅能夠維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命,也同樣能夠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源泉。一旦水資源遭到破壞,水資源環境惡化,并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凈化和再生,那么水資源就無法維持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甚至危及到生物的生存和發展。
1.1.3 水資源分布不均勻
我國的國土面積大,所屬氣候帶較多,因此,降雨的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差異較大。從時間上來看,我國的降雨量分布變化大,6-9月份降雨量明顯較多,其他月份雨量較小。由于我國北方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雨量集中,冬季雨量較少。南方主要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的降雨量較為分散。因此,我國水資源南方分布多,北方分布少,西部地區少于東部地區。
1.2.1 我國水資源保護法制不健全
我國的水資源保護立法主要體現在《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方面,但是并未形成完善的水資源保護體系,水資源的規劃、利用、管理等制度還沒有建立,也沒有形成水資源交易制度和水資源保護參與制度。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保護缺乏監督,行政權力濫用等問題十分嚴重。
1.2.2 水資源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國的水資源管理主要實行全國統一調配和管理監督、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但在實際生活中,地表水的開發利用主要由水利部門負責,地下水由國土資源部管理,大氣水由氣象局管理,水資源污染防治由環境保護部門管理,農林牧漁業由農林部管理。多個部門之間相互分離和并立,沒有實現有效的協調與合作,部門之間政策不統一,甚至矛盾和沖突頻發,水資源的相關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難以得到有效執行。
1.2.3 水資源保護隊伍薄弱
我國水資源行政執法人員素質不高,隊伍薄弱,部分地區的水資源保護組織只有2名工作人員,根本無法有效執行相關政策,素質和人員數量影響著水資源執法力度,不能有效地貫徹水資源保護措施和可持續利用理念,嚴重制約著水資源保護的效果。
1.2.4 部分地區水資源破壞嚴重
我國原有的水資源開發方式屬于粗放型的開發方式,對河流湖泊的水資源沒有合理進行開發,水資源過度開發現象嚴重,特別是對河流湖泊水資源的長期的無限制開發、無償開發使得水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生物資源的多樣性受到破壞。部分地區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沒有經過處理排放入河流湖泊中,導致河流湖泊遭到污染。水資源雖然是可再生資源,但是當水資源的污染嚴重時,水資源的可再生功能就會遭到徹底摧毀。
根據科學發展和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全社會都應積極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明確節水型社會的目標,探索不同地區和不同水環境下的水資源節約模式,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工農業對水資源的污染,發展質量高無污染的水源,形成合理的循環系統。工業布局要順應水資源發展形勢,治理工業廢水排放,提高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普及節約型生活設施,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
加強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需要財政支持。因此,國家應當從全國的水資源保護現狀出發,建立完善而長久的保護體系,加強對水利工程的保護和建設,健全水利建設政策,擴展基金范疇,完善水資源的利用市場,建立多元化水資源發展體系。
為了更好的保護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應當制止竭澤而漁的開發方式,防止出現提前借貸利用方式,禁止出現先破壞再修復的利用方式,建立起合理的開發利用方式,預先對水資源形成保護,制定可持續的利用措施,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
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指導治水。依據中央水利工作的大政方針及可持續發展的治水理念,應當堅持統籌兼顧、全面規劃、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積極進行開源節流、防洪抗旱工作,堅持興利除害結合,從而形成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優化配置、全面節約、合理開發,達到對水資源的綜合治理及有效保護,最終通過對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來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要進一步完善治水理念,加強對水環境惡化、干旱缺水、洪澇災害等問題的綜合治理和統籌規劃,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的。在防洪體系的建設中,既要治水,同時也要規范人類活動,為水資源留出適量的空間和出路,重視人與水的和諧,構建人水和諧社會。還要改變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錯誤觀念,加強對水資源節約的重視力度,實施區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建立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通過實現水利現代化來有效地提高水利工作的高科技含量。
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工作需要政府公共財政的大力扶持,有關部門應當將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保護及管理作為公共財政支持的重點領域,協調建立一項長期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繼續堅持把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列為國債投資的長期建設的重點工作,力爭提高用于水利工作的資金比重。穩定水利建設工作基金政策,擴大基金的籌集范圍。政府水利工作部門應著力建設產業發展市場化、投資主體多元化、行業監管法制化的城市水務管理體制,進一步調整財經政策,構建更好的投資環境,力爭形成私人資本及企業資本、銀行信貸資金和政府財政資金等多種投入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資體制,搭建一個長期穩定的投資信貸體系。
在目前經濟迅速發展、水資源問題日益凸顯的情形下,著實有必要將水資源問題放到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考量,加大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宣傳力度,使廣大黨員干部認識到當前水資源的嚴峻形勢,樹立對水資源保護意識,避免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只看到眼前和局部利益而忽視長遠、整體利益的作法。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要定期開展節水活動,教育廣大干部群眾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增強節水、愛水意識,努力構建“節水型環保衛生城市”。政府要把水資源當做環境問題的第一要務來落實,利用科學合理的有效手段,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強化對水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為今后各地小康社會的形成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總而言之,要順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順應和諧社會的要求,提高對水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重視,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優化配置與有效保護、綜合治理相結合,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加大對水利工程的保護力度,強化對水資源開發方式的研究,推動水資源的合理配置,為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提供穩定的支持。

[1]王莉莉,錢寬,徐慧琴.水資源保護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2(5):52-53.
[2]南向東,于立,馮秀紅.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及其利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4):85-86.
[3]李廣智,陸梅,張振.淺議水資源保護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4(7):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