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銀鋒LUO Yin-feng;李愛民LI Ai-min;賈劍JIA Jian
(四川文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達州 635000)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Finance-Economics,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 635000,China)
達州市境內有中藥材2380 多種,占全省品種的53%,占全國品種的31.7%。中藥材種植和采用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有長足的發展。但目前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中藥材品種雖多,大多零星分散,沒有形成拳頭占領市場;中藥材新技術、新品種應用推廣滯后,栽培技術和栽培模式落后,藥農收入增長緩慢;制藥企業實力不強,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步子邁得不大,效益不高,影響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
供應鏈是以核心企業為根節點的雙向結構所組成的網絡系統,包括原料供應商、產品制造商、銷售商等供應鏈節點企業,為各戶提供包括物流服務的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等服務。其中每個環節存在著相互影響的因素,然而復雜的物流以及信息流的不確定性,動態的市場競爭環境和變化的客戶需求更加劇了整個供應鏈系統的不確定因素,威脅到供應鏈的運轉實施,即市場的穩定和產品的質量安全。[1-2]為了解決影響因素與供應鏈穩定之間的關系,解決達州中藥材市場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藥物安全問題,就必須尋找出一個評價方案,找出影響供應鏈穩定的決定因素,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解決該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影響中藥物供應鏈風險的因素很多,為了更好的控制供應鏈風險,考慮對其影響作用較大的因素,本文將供應鏈風險分為內部風險、外部風險、全局風險三個一級影響指標,又把一級指標分為9 個二級指標,再把二級指標細分為20 個三級指標,要確定各個三級指標對供應鏈風險的權重大小,就要分別計算各層指標在上一層指標中所占的權重。[3-5]
1.1 構造層次分析結構(圖1)

圖1
1.2 構造判斷矩陣 通過查詢數據并結合專家的觀點,構造一級指標層(內部風險、外部風險、全局風險)對目標層的判斷矩陣:

二級指標層對一級指標層的判斷矩陣Bi=(i=1,2,3)

三級指標層對二級指標層的判斷矩陣Ci(i=1,2,3,4,5,6)

構造出上述的比較判斷矩陣后,即可對判斷矩陣進行單排序計算。在各層次單排序計算的基礎上還需要進行各層次總排序計算。
1.3 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根據給出的判斷矩陣計算出各矩陣的一致性指標,隨機一致性指標RI如表1 所示。

表1

表2
由表2 可以看出每個矩陣均滿足一致性比率,故通過一致性檢驗。
1.4 層次總排序 由表3 還可以看出各指標層中指標對上一層目標的權重大小,依據層次分析法原理,計算出20 個三級指標對目標層的權重。
從表3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對中藥物供應鏈風險控制應首先從指標U1即產品合格率著手,其次是研發周期、現金周轉時間、制造成本、氣候條件,其他因素影響甚微。
針對模型求解結果,結合文獻[6]-[12],針對達州的現實狀況,可以采取下面的策略,有利于控制并優化達州市的中藥物供應鏈風險,從而更好地保證中藥物的質量,讓中藥物產業早日成為其支柱產業。

表3
2.1 從合格率的角度出發:①在中草藥原材料采購過程中,必須嚴格監控,防止不法商販將劣質藥材與合格藥材混雜販賣給制藥企業,杜絕劣質原材料藥品進入生產線;②在藥品生產過程中,加強對企業員工專業技能的培養,減少人為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再者在銷售過程中,銷售商必須從正規藥品制造商購買產品,嚴禁讓不合格產品流入公共市場;③相關監管部門必須嚴格執法,時刻監督藥品市場,對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醫藥產品進行嚴厲打擊,保障藥品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即,設計并及時調整藥品供應鏈網絡,加強供應鏈伙伴的信息共享和激勵一致性的協作互信關系,從源頭控制藥材供應商的質量,零售商可以通過庫存持有柔性、加強與批發商的信息溝通來建立柔性儲備,減輕供應鏈的中斷或延遲,從而降低藥品供應鏈質量風險。
2.2 從研發周期角度出發:①認真做好市場調研,深入群眾調查,結合區域特點,研發百姓迫切需要的藥品;②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高質量的工作環境,建立合理的薪酬和激勵制度,從而加強供應鏈各過程中的員工的積極性,增強員工的主人公意識,認真做好藥物研究,做百姓放心的藥品,減少藥品的研發周期,降低成本投入。
2.3 從現金周轉時間角度出發:①加強企業管理,減少供應鏈各企業的操作風險,提高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配合效率,使供應鏈各企業的內部控制得到優化;②加強市場調研,制造市場需要的藥品,避免因貨物堆積而引起的資金回爐周期延長。
2.4 從制造成本角度出發:①購買先進藥品生產設備,實現產品生產的全自動化,建立中藥可追溯系統的信息技術管理,優化設計和構建供應鏈各企業的管理系統,組建包括從原料供應商、藥品制造商、藥品分銷商、零售終端(包括醫院藥房和社會零售藥店)到最終消費者的一體化軟件,使之成為相互關聯的整體;②減少藥材的浪費和工人的開支,便于在各節點處加強合作伙伴間的協作,控制風險,從而降低生產成本;③加強供應鏈管理的創新思想,引入QR(快速反應)、ECR(有效客戶反應)、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JIT(及時生產系統)等先進管理方式,從而給企業更大效益,給客戶帶來更大實惠。
2.5 從氣候條件角度出發:①中草生產藥物生產基地做好科學氣候預測,結合地域氣候特點,不同時節種植相應的藥材,提高產量;②藥材供應部門做好藥材儲存工作,防止成品藥材因氣候變化而變質,從而影響藥材合格率。
通過查詢數據,結合產品合格率、研發周期等五個指標,可以對達州中藥物供應鏈風險進行量化。假定零風險是0,五級風險為5。其他等級風險量化為{一級風險,二級風險,三級風險,四級風險}={1,2,3,4},于是得到達州2005年至2012年中藥物供應鏈風險如圖2。
通過建立的數學模型,從產品合格率、研發周期、現金周轉時間、制造成本、氣候條件等角度進行上述的人為控制,利用灰色預測,我們可以預測出2013年至2018年中藥物供應鏈風險如圖3。

圖3 2013年至2018年中藥物供應風險預測圖
從圖2 和圖3 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對中藥物供應鏈進行人為控制后,中藥物風險會逐漸降低。因此得出結論:通過控制產品合格率、研發周期、現金周轉時間、制造成本、氣候條件這五個指標來降低中藥物供應鏈風險是有效的。
[1]王石磊.基于模糊推理的供應鏈風險預警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1.
[2]許延新.供應鏈風險識別與預警研究[D].揚州大學,2011.
[3]姜啟源.數學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建偉.MATLAB7.X 程序設計[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5]青義學.生物醫學數學模型[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杜,1990.
[6]吳梅.中國中藥可追溯系統的構建[D].西南交通大學,2006.
[7]胡麗,張文生,張占軍.供應鏈管理體系下中藥材種植企業發展模式探討[J].中國現代中藥,2007,9(8):4-6.
[8]沈凱,李從東.供應鏈視角下的中國藥品安全問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3):82-85.
[9]洪鋼.淺析我國藥品現代物流的發展現狀、內涵和特點[J].中國藥事,2008,22(3):197-199,202.
[10]沈凱,李從東,邢曉輝.轉型期我國藥品供應鏈風險管理的模型和應用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9(3):98-103.
[11]王莉,喻佳潔,周幫旻等.17 國國家藥物政策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9(7):715-729.
[12]侯艷紅,叢萌.中美兩國醫藥供應鏈拓撲結構比較研究[J].2012,4:115-117.
[13]國家統計局.中國年鑒[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