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加國HE Jia-guo
(寧夏秦漢渠管理處,吳忠 751100)
(Ningxia Qinhan Canal Management Office,Wuzhong 751100,China)
雙吉溝流域地處吳忠市利通區南部的扁擔溝鎮,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6°05′47″~106°15′37″,北緯37°39′25″~37°47′45″之間,該地為山前洪積沖積扇地貌單元,海拔在1200~1230m,整個區域內分布多條沖溝,地表多為風積砂層,植被覆蓋率偏低,當地地勢高低不平,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嚴重,氣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277mm,屬干旱多風沙的易災地區。為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同時保護流域內農耕地,規劃在雙吉溝流域荒山坡腳與農地交接處的荒地,開發營造以棗樹為主的經濟林帶,規劃面積約350hm2。規劃區雖為荒地,但土層深厚,土質相對較好,且扁擔溝揚水干渠緊靠該地,只因地勢較高,這片土地未能開發利用,灌溉用水問題未解決。由是編制《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易災地區生態環境建設項目雙吉溝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之經果林節水灌溉工程實施方案》,規劃在雙吉溝流域扁擔溝揚水干渠邊建設揚水站,利用灌區灌溉空閑時間,揚水至高位水池,然后利用低壓管道補灌苗木,在不影響灌區正常灌溉的情況下,利用揚黃灌區水資源優勢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推進利通區節水型社會建設及生態文明建設步伐。以下對該工程實施方案進行綜合論述,得出其可行性結論。
規劃項目區位于扁擔溝揚水干渠以南的荒坡上,北以扁擔溝揚水干渠為界,南面揚水至1230m 高程處。地理坐標東經106°10′20″~106°10′54″,北緯37°45′43″~37°48′15″之間。工程區地勢南高北低,地面比降為1/30~1/100,東西長4.83km,南北寬0.72km,總面積約350hm2,根據地形實際分東、西2 條干管供水,東干管控制面積175hm2,西干管控制面積175hm2。
2.1 工程設計標準:項目區規劃建設總凈面積350hm2,由于供水系統相對獨立:工程等別Ⅴ等,建筑物級別5 級;防洪標準:設計洪水采用10年一遇,校核洪水采用20年一遇;抗震標準:設計地震基本烈度Ⅷ度;供水保證率:供水保證率根據灌溉要求確定,采用75%。
2.2 工程總體布置:灌區揚水水源取自扁擔溝揚水干渠(即紅三干渠水)。在該干渠1+670 樁號處建進水前池,在進水前池后接揚水泵站,經加壓泵站將水揚到地勢較高處(1230m 高程)的蓄水池,揚水管道長1400m,凈揚程40m,設計流量1145m3/h,即0.32m3/s。水從蓄水池取水進入總干管,長250m,由總干管分為東西2 條干管,西干管長2.2km,東干管長2.95km,總計干管總長5.15km。在西干管上各布設支管9 條,東干管上各布設支管8 條,共有支管17 條,總長8.705km。共布設斗管及分斗管60 條,其中西干管控制范圍設斗管34 條,長10.55km,東干管控制范圍設斗管條26,長4.895km。管道按干管、支管、斗管及移動軟管四級布置灌溉管網。
2.3 主要建筑物:工程由前池、泵站、揚水管道、高位蓄水池、供水管道、輸水管道、給水口、閥井等建筑物組成。
工程規模:配套低壓管道節水灌溉面積350hm2,解決扁擔溝揚水干渠以南經果林(種植棗樹)灌溉用水問題。
供水規模:由灌溉制度確定項目區畝均毛灌水定額為188mm,灌區總灌溉面積為350hm2,則灌區年灌溉需水量為14.83 萬m3,通過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利通區揚黃灌區年節約水量滿足項目區灌溉水量供給。
建設內容:修建揚水站1 座、高位蓄水池(4.5 萬m3)1座、輸水管道6.8m、配水管道27.72m、給水栓413 個,修建管護道路(四級砂石路面)15km。
管理機構:利通區水務局負責和組織建設期間的工程管理機構,對工程建設進行統一管理和協調,指導相關業務部門具體承擔工程項目的招標投標、工程建設、竣工驗收等建設期的管理工作。工程建設和管理中,全面推行社會公示制、集中采購和招投標制、資金報賬制、建設監理制、管理責任制等“五項”制度。建設單位要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配套資金的落實。對該項目的資金管理設專用帳戶,做到專款專用。工程建成后,由利通區水務局負責成立運行管理機構。做到科學管理,節約用水。
主要工程量:工程總土(石)方433.02 萬m3,其中:土(石)方開挖18.73 萬m3,土方回填4.18 萬m3;漿砌石1156.4m3;澆筑混凝土444.1m3。勞力2.64 萬工日。工程投資:工程總概算投資為740.58 萬元,其中:建安工程660.30 萬元,獨立費用68.71 萬元,預備費21.57 萬元。
工程效益:工程靜態總投資即740.58 萬元。年運行費估算得共計191.11 萬元。工程效益直接按灌溉效益計算,并扣除成本。項目實施后經濟效益計算見表1。

表1 項目效益計算表
項目實施前經濟效益為0。經分析測算,規劃水平年生產穩定后,項目新增效益556.5 萬元。灌溉效益分攤系數按0.68 計,則分攤灌溉凈效益為382.21 萬元。
效益分析及經濟評價:
根據以上費用及效益計算結果進行經濟效益分析,采用動態分析。各項指標計算結果如下:
動態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11.64%>7%
經濟凈現值ENPV=3052.83 萬元>0
動態經濟效益費用比EBCR=1.52>1
本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11.64%大于社會折現率7%,經濟凈現值3052.83 大于0,經濟效益費用比1.52 大于1。因此,該項工程經濟上是合理的。
由于多年干旱少雨,黃河來水持續偏枯,經濟社會和生態用水嚴重不足,生態環境和水環境惡化,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直接關系到易災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大局,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問題,對此問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隨著《黃河水量調度條例》的頒布,指標供水、限量供水的實施,利通區揚黃灌區供需水矛盾更加突出,因此節約水資源,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是利通區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近幾年,利通區水利部門在節水灌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節約水量可挖潛配套一些發展潛力較好的土地。在易災地區開展經果林建設和灌溉工程建設,不僅開辟了一條農民增收的途徑,而且還可防風固沙,改善周邊的生態環境,提高利通區現有揚黃水源工程綜合效益,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資源,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利通區南部干旱帶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項目建設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經估算工程年凈效益382.21 萬元,經濟效益費用比1.52,大于1,因此,該項工程經濟上是合理的。整個工程實施方案合理,經濟可行,建議盡快立項建設。
[1]路振廣,曹祥華.節水灌溉工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與定性指標量化方法[J].灌溉排水,2001(01).
[2]李英能.對我國噴灌技術發展若干問題的探討[J].節水灌溉,2000(01).
[3]李明.淮北地區灌溉工程技術及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