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立江+王慧+孫國勝

利用爆炸物實施破壞、傷害,是恐怖組織通常采用的手段。為有效銷毀爆炸物,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我國某軍工企業于2004年2月開始研制有后坐力爆炸物銷毀器,2005年1月研制成功,命名為29mm爆炸物銷毀器。該爆炸物銷毀器裝備公安、武警部隊后,結束了排爆人員無專業的排爆工具,需要冒著生命危險,手工拆除爆炸物品的歷史。
繼29mm有后坐力爆炸物銷毀器后,該軍工企業繼續探索,于2005年1月開始研制無后坐力爆炸物銷毀器,歷時近1年,于2005年12月研制成功,命名為40mm無后坐力爆炸物銷毀器。這兩種型號的爆炸物銷毀器目前已大量裝備公安、武警部隊。

爆炸物銷毀器
29mm有后坐力爆炸物銷毀器主要由發射管、緩沖器、電發火彈、電線絞盤、起爆器、三腳架等組成,可發射水柱,也可發射鏟形彈、鑿形彈、膠泥彈。其外形尺寸480mm×440mm×400mm,質量19.5kg。
該爆炸物銷毀器工作原理是:由起爆器輸出電流,通過發射管后端的電發火彈產生高壓火藥燃氣,高壓燃氣推動發射管中的水,使水以高壓水柱的形態向前噴射,擊中紙質包裝的炸藥、皮包內的炸藥等帶有軟質外殼的爆炸物危險品,使其粉碎解體,從而喪失爆炸能力。如果在發射管前部加裝鏟形彈、鑿形彈,可擊斷爆炸物的各種引爆金屬導線,擊穿鋁管、鋼管等帶有硬質外殼的炸藥危險品。發射膠泥彈,則可銷毀遠距離爆炸裝置。

發射管
發射管主要由管體、密封塞、密封蓋組成。管體由特制炮鋼制造而成,其內徑為29mm,長度為480mm。發射管后端設有密封塞,向發射管內注滿水后,前端加裝密封蓋,以密封內部的水。
發射時,將電發火彈裝入發射管后部的彈膛內,擰緊彈膛蓋,調整發射管使管口對準爆炸物(通常距離在l0cm~15cm之間),將電線絞盤的2根導線分別與電發火彈底火的引爆導線、起爆器的接線柱連接,排爆人員撤離到足夠遠處,用起爆器使發火彈發火,可發射初速150m~450m/s的高壓水柱分解爆炸裝置。高壓水柱在數毫秒的時間內就能將爆炸物擊碎。
緩沖器
緩沖器采用液壓原理,套裝在發射管外部中間位置。發射時,發射管在緩沖器內部前后滑動,起到緩沖銷毀器后坐力的作用,防止銷毀器因后坐力太大而損壞。
電發火彈
電發火彈主要由彈殼、密封塞、發射藥、電底火及引爆導線組成,其功能是給發射管內的水提供足夠的噴射能量。密封塞設在彈殼前端口部,以密閉彈殼內的發射藥。
起爆器
起爆器采用電起爆方式,內部裝有蓄電池,可反復進行充電,起爆電壓24V。其上設有安全開關、預起爆開關和起爆開關。平時不使用起爆器時,必須將這3個開關置于“關”檔。起爆時,必須按照打開安全開關、預起爆開關和起爆開關的順序進行操作,以確保安全。



三腳架
三腳架主要由架腿、架座、棘輪止動器、止動扳手及攜行提手等組成。3條架腿的上部均設有棘輪止動器及止動扳手,松開止動扳手,可調整架腿的角度,以使發射管處于不同的高度。發射管及攜行提手設在架座上,需要將發射管口部對準爆炸危險品時,松動架座上的固定螺母,即可調整發射管的傾角。攜行提手用于攜行爆炸物銷毀器。
配用彈種
29mm有后坐力爆炸物銷毀器除可發射高壓水柱,用于銷毀外殼為軟質包裝的炸藥如包裹類爆炸物之外,還配有鏟形彈、鑿形彈和膠泥彈。
鏟形彈的外觀像鏟子,鑿形彈的外觀呈圓柱形,頭部為斜面,像鑿子。鏟形彈和鑿形彈均由高硬度金屬制成,主要用于銷毀外殼為硬質包裝的鋼管爆炸物或切斷爆炸物的引爆導線。膠泥彈外觀像一枚迫擊炮彈,由彈頭、尾翼組成。膠泥彈外殼由塑料制成,內裝膠泥,主要用于銷毀遠距離的爆炸裝置。
發射高壓水柱時,能夠擊穿距發射管口部70mm處5mm厚的松木板并使其內部炸藥粉碎解體;發射鏟形彈時,能夠鏟斷距發射管口部200mm處直徑20mm的鋼管;發射鑿形彈時,能夠擊穿距發射管口部200mm處的5mm鋼板;發射膠泥彈時,能夠對距發射管口部10m處的危險品有效摧毀。
爆炸物銷毀器
29mm有后坐力爆炸物銷毀器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但其功能單一,分解爆炸物的能力差。尤其是在銷毀爆炸物時,存在銷毀器跳起、倒翻、后移現象,對操作人員人身安全存在隱患及對處置環境造成破壞等缺點,且威力有限,不能銷毀大型爆炸裝置。其后,40mm無后坐力爆炸物銷毀器的誕生則彌補了這些不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