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印度北部的村莊常常停電,有時一停就是十來天,因此,當地的商鋪都需要發電機來保存商品。可一臺小型發電機至少也要500美元,許多小店主都承擔不起。
一家經營發電機的日本公司,在當地銷售一直不理想,于是準備每臺降價60美元做促銷。靠賣蛋糕發家的山本達郎聽說此事后,立刻找到公司經理說:“您只需每臺給我30美元的酬勞,我就能保證在不降價的情況下,把發電機賣出去。”經理半信半疑,但還是決定讓他試試。
很快,山本達郎找來25家有購買意向卻無法一次付款的店主,告訴他們每人先付20美元,就可能得到一臺發電機。方法是,他們先集資買一臺發電機,然后以抽簽的方式決定歸屬。此后,他們每個月再出20美元,買來新發電機后繼續抽簽。直到25個月后,所有人都擁有自己的發電機。而且,在沒抽到發電機前,大家還可以互相借用。小店主們一聽很劃算,立刻投資購買。其他店家聽說后,也紛紛效仿。山本達郎用此法,很快賣出了數千臺發電機。
有人問山本達郎,怎么想到這個金點子?他說:“賣蛋糕時,如果一大塊賣不出去,我就切開賣。賣發電機也是同樣的道理呀!”
有些問題看似復雜,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找答案,或許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