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記者 章漣漪 編輯丨洪鴻 郵箱丨E-mail:hh2012qq@163.com
9月13日下午,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第三屆臺胞社團論壇在京閉幕。兩岸臺胞社團共同簽署了14項旨在落實交流合作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臺胞社團交流合作伙伴協議》。
全國臺聯黨組書記梁國揚出席閉幕式并致辭,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主持閉幕式。
閉幕式上,各分論壇召集人向大會介紹了本論壇的發言情況。
首先,文化分論壇召集人江爾雄發言。她介紹說,參加文化論壇的8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們,主要圍繞加強兩岸文學、藝術、媒體、創新產業交流和加強兩岸社區文化交流、青少年交流、抗日文化交流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交流這兩個問題進行了討論,一致認為,要抓住兩岸當前大合作、大交流的良好歷史機遇,努力構建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機制,深化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嘉賓們一致呼吁,青年是兩岸關系的未來,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促進兩岸青少年的交流,任重而道遠。同時,她表示,嘉賓一致認同,臺灣同胞抗日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抗日歷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明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臺灣光復70周年,應該進一步加強兩岸的抗日文化交流,通過展覽、開展學術交流等活動,共同迅速恢復先賢視中國為祖國的國族認同,并以此為基礎,建議兩岸政治互信,開展政治對話,走向和平統一,實現臺灣先行復歸祖國的“中國夢”,兩岸共圓祖國雄飛世界的“中國夢”。
經濟分論壇的召集人顏珂表示,在兩個半天的熱烈討論中,與會嘉賓圍繞互信、合作、雙贏這一主題,務實探討,問答互動,提出了內容豐富、卓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反映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這些看法和意見,為兩岸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帶來重要啟示。可以說,本次經濟分論壇達到了匯聚民間智慧、增進各界共識、深化合作交流、促進和平發展的目的。綜合嘉賓們的發言和現場交流互動的觀點,主要有四點共識和意見,一是推進兩岸制度化協商,落實和平發展成果具有重大的意義;二是兩岸服務業孕育著巨大的合作商機;三是要推進兩岸金融合作,扶持臺資中小企業發展;四是深化兩岸經貿合作,需要發揮臺胞社團的作用。
社團分論壇召集人王松介紹說,社團分論壇與會嘉賓各出良策、傾注真情,分別從加強政治認同、履行社團使命、突出民間優勢、深化基層交往、力促公益慈善、糾正歷史教育、增進文化認同、拓展青年交流等多角度的切入。貢獻出大家的智慧,稱其為真知灼見。概括起來,一共有一項共識,四個方向,四點建議,一些感慨。一項共識,即為打破兩岸關系發展政經交流熱、社會交流冷的局面,需要社團組織這個推手,也離不開建立社團交流的長效機制。四個方向,即兩岸社團的交流應該朝著年輕化、潮流化、專業化、基層化的方向發展。四點建議,第一,兩岸社團的交流應該是朝年輕化的方向發展。第二,要加強兩岸領先社團、潮流社團的合作。第三,兩岸社團的交流應該進行專業對口與跨界交流的方面。第四,兩岸社團方面交流要基層化和民間化。我們追求的是兩岸百姓的安居與樂業,我們要充分地結合發揮兩岸社團的優勢、資源以及條件,共圓民族的復興夢、“中國夢”。
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紀欣表示,35年前的《告臺灣同胞書》提出統一祖國,人人有責,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爭取臺灣民心,始終是兩岸關系的重中之重,也是當前和平發展及未來和平統一的關鍵條件。基此,海內外各臺胞社團應該發揮集體的力量,努力爭取臺灣民心,導正臺灣同胞的國家及民族認同,在深化當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以及未來實現和平統一的工作上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她指出,首先,要爭取臺灣民心,我們必須學習及掌握臺灣社會的脈動及國際形勢的變遷;其次,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擴大支持統一的勢力及社會基礎。第三,我們要加強影響民眾的輿論深思,為改變臺灣的主流民意及民眾對一中框架的認同,島內的社團應及時掌握民意,積極投入傳媒工作,從小而大,不要因為小而不為之,逐步增強自身媒體的影響力,并加強與主流媒體的聯系,擴大統一的社會話語權。最后,我們必須在團體內建立完善的制度。最后,她強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及和平統一的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面對千變萬化的臺海和國際形勢,海內外臺胞社團應分化認識,結合形勢,竭盡所能,爭取在此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期完成歷史賦予我們臺胞的神圣使命。
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賴燦賢表示,習主席曾經講過一句話,歷史不能選擇,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我想,這句話可以運用在海峽兩岸問題上。第一,臺聯可以透過“臺胞之家”等網站,把我們這次論壇中的資料、文件放上去,供大家學習、了解。第二,把中國傳統好的文章、詩詞和好的書法結合起來,在全世界各地,加上在大陸各地,好多地方,弄一個五十畝、一百畝的景觀園,刻在上面。這是一個景觀,下面寫著翻譯,不管是法文還是西班牙文,或者英文、日文,讓他們知道中國文化有那么好的詩詞結構,那么好的書法。第三,我們對下一代年輕人的憂慮。兩岸的小學應該加強詩詞書畫的訓練。
全國臺聯黨組書記梁國揚在致辭中說,來自海峽兩岸、港澳及海外的127家臺胞社團150余位社團的領袖們出席了本屆論壇,大家深入思考,踴躍發言,交流服務臺胞鄉親的經驗和體會,謀劃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合作,共商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大計,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豐碩成果,必將對海內外中國臺胞社團的發展進一步產生積極的影響。
梁國揚表示,廣大臺胞社團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指引下同心攜手,切實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系合作,為促進兩岸同胞大交流、推動兩岸關系大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一是要凝聚共識,完善臺胞社團交流機制;二是要加強協作,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務實前行;三是要強本固基,扎實做好服務臺胞鄉親工作。
梁國揚說,臺胞社團論壇自創辦以來,以團結廣大臺胞鄉親共促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為己任,在維護臺胞權益、推進兩岸交流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展現出日益強大的發展后勁。在眾多臺胞社團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論壇一定會越辦越好,產生越來越廣泛的積極影響。
為建立臺胞社團間交流合作機制,全國臺聯及部分地方臺聯在閉幕式上分別與臺灣各社團,簽署了14項旨在落實交流合作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臺胞社團交流合作伙伴協議》。
根據協議,簽約雙方將積極促進兩岸增進互信,聚同化異,不斷鞏固和擴大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礎,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充分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挖掘各自的潛力與優勢,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教育、藝術等領域的交流活動;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為增強兩岸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獻計出力。雙方商定原則上每年舉辦一次交流合作會議,同意相互通報與對方有關的交流活動計劃及信息,并建立固定的聯絡機制。
參加簽署協議的有:全國臺聯與財團法人夏潮基金會、新地文學總社、東森亞洲衛視、中華青年數位文創交流協會、臺灣青商總會、中華企劃人協會、臺灣工商建設研究會兩岸藝術文化交流委員會,上海市臺聯與臺灣海峽兩岸經建文教交流發展協會,湖北省臺聯與臺灣中華商管教育發展學會,廣東省臺聯與臺灣同鄉會理事長聯誼總會,江蘇省臺聯與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貴州省臺聯與臺灣養生保健協會,重慶市臺聯與中華華夏文化經貿推展協會及中華經貿文化創新發展協會等主體。■

簽署14項伙伴合作協議

閉幕式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