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聯豪
松花江蜿蜒而過,一座美麗的北國水城絢爛在祖國的東北部,中國的古老文化和歐洲的悠久文明在這里碰撞,特殊的歷史進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他的異國情調,他就是被譽為歐亞大陸橋上的璀璨明珠一一哈爾濱。上個世紀初,來自異域的文化沿著剛剛建成的中東鐵路,源源流入哈爾濱。作為二十多個國家地區的僑民聚居地,來自各國的友人競相以建設家園的熱情、先進的技術以及最為流行的設計風格,將哈爾濱建造成為別具風韻特色、融合八方文明、獨具異域情調的迷人都市。這座城市,默默地向世人展現自己的光彩,以越來越繁榮的經濟形態彰顯著自己的底蘊。
2004年,在這片生機勃勃的黑土地上,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應運而生。如今,十年過去了,這顆冰城皇冠之上的耀眼明珠越發熠熠生輝、光彩照人,本刊日前采訪了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總經理張菁,向讀者揭開冰城明珠十年發展的神秘面紗。
冰城形象的閃亮名片
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哈爾濱工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體育局共同投資建設的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座落在哈爾濱市經濟開發區的東北部,總占地63公頃,總建筑32萬平方米,集國際大型體育盛會、博覽會、經貿洽談、商品交易為一體的綜合性展館,是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重點工程項目。哈爾濱國展以其獨樹一幟的現代設計風格,鋼筋鐵骨的雄壯氣魄,為哈爾濱這座融合古典與現代的魅力都市平添了一筆濃墨重彩的時尚氣息。張菁告訴記者,哈爾濱國展建成以后,秉承助推哈爾濱發展成為歐亞經濟圈國際性中心城市的歷史使命,讓世界和中國的目光聚焦哈爾濱,為哈爾濱帶來會展經濟所引起的巨大社會和經濟財富,是黑龍江乃至歐亞經濟圈國際合作與交流的重要窗口。
張菁說,近年來,會展中心成功接待了全國醫療器械博覽會、全國糖酒交易會、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全國高效儀器設備展等國內大型巡展活動。這些大型巡展在會展中心的成功舉行說明會展中心已經具備了舉行高層次、大規模展會的軟硬件條件,并廣受展會舉辦方、參展客商以及社會各屆人士好評。
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的正式運營和會展四季公園的建立,使哈爾濱會展商圈進一步提檔升級。談起哈爾濱國展在哈爾濱會展業發展中的地位,張菁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張菁說,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十年來以自身完善的管理體制,先進的管理理念、現代化的管理模式、高效率的服務流程和專業化的經營團隊,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資環境、提升城市品牌、拉動經濟發展都起到巨大的作用,彰顯出會展經濟的巨大拉動力,提高了哈爾濱市作為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的知名度,向世人展現了魅力冰城一一哈爾濱的美好形象。
不斷突破完善自我
自2004年投入使用以來,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已走過十年的發展歷程,可謂一路風雨一路晴。談到這十年的風風雨雨,張菁感觸良多。張菁告訴記者,會展中心在起步之初,當地百姓對會展產業并不了解,展會的組織規模較小。后來,為完善周邊設施,會展中心成功招商打造購物中心,地下美食廣場及酒店式公寓等,通過多業態的功能互補,聚合增值吸引招商,進一步完善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的商務配套體系,形成了強大的會展經濟輻射力,這些不但對哈爾濱城市以及會展業的大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更對哈爾濱的整體經濟形勢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隨著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及各大展會人駐會展中心,會展中心的規模和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原有的展館面積無法承接大型展會,相關配套設施也不夠完善。為了滿足大型展會及大型會議的要求,會展中心在對原有展廳改造的同時,又新建了E、F展廳及華旗小禮堂等一系列專業性更強、功能更多面的場地。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一步步走來,完成了一次次完美的超越。
然而哈爾濱國展面對過去的成績并沒有止步不前,而是在不斷發展的社會進程中突破、完善自我,為此2叭2年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繼續拓展會展業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帶動產業發展,提升城市影響力。談到中心的未來,張菁告訴記者,會展中心的會展小禮堂的建成、與萬豪國際酒店集團合作的超五星級酒店項目、會展總部大廈項目的即將竣工,這些項目都能夠優化會展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會展產業發展,離實現“大東北新型會展體育文化產業中心”的目標更近了一步。此外,張菁還告訴記者,會展中心在硬件設施逐步完善的同時,也更加重視展館軟環境的建設,定期進行員工內部培訓,提高員工服務意識及服務水平,使參展客商享受到一流的服務及待遇。隨著會展中心規模的擴大和實力的增強,各種大中型展會接踵而至,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促使參展商和會展中心達到雙贏。
管理與服務并重回報與合作共贏
在注重完善的管理體制、先進的管理理念、高效率的服務流程和專業化的經營團隊的同時,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一直心存感恩,傳承著工大集團“團結、求實、開拓、奉獻”的企業精神,延續著工大集團“以人為本、敬業創新”的經營理念,堅守著工大集團“實業興邦、產業報國”的企業文化,一直秉承著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理念,以社會公益性事業為重,以會展經濟帶動整個城市經濟發展為己任,不計回報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我認為,場館服務的關鍵是以參展客商為本,使參展客商滿意,讓客人乘興而來,盡興而歸,這就是開展會展工作的動力。無論是完善展館配套設施,還是對員工進行內部培訓,都是為了讓參展客商切切實實感到會展中心的誠意和關心。”談到場館服務的核心,張菁這樣告訴記者。
十年的發展,哈爾濱國展形成了自己的發展模式,多元化經營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全國首個把會展、體育合二為一的會展設施,中心擁有大大小小13個會展附屬產業,哈爾濱國展是如何統籌各種業務的呢?“簡單來說,就是改變原來各個板塊的獨立性,集中管理。”張菁說,在對外銷售的過程中,一次性將客戶的需求全部獲取,簽訂一攬子合同,然后再統一歸到辦公室集中調度,也就是在招商的過程中將客戶需求放在第一位,具體協調采用集中制,由辦公室統一協調和解決。這樣既節省了客商的時間,也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樣也為中心其他產業的興起帶來了機遇。
“雖然公司產業繁多,但一切都井井有條,每項產業都有很高的獨立性,在某項產業處于淡季時,其他的產業可能正處于旺季,這樣就能形成優勢互補,這就是我們多元化的好處,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遵循的也是這個道理。”張菁自豪地說。
在機遇和挑戰中崛起
在與張菁交流過程中,她告訴記者,會展業的發展不僅僅要靠軟硬件設施和服務,從很大程度上也來源于城市所提供的良好契機。“北京、上海等一線會展城市的會展中心所需要做的很簡單,那些展會會自動上門,甚至有些沒有機會辦展,可在二線城市展館卻始終處于‘吃不飽狀態,這個問題的本身就在于城市價值的不平衡。”張菁說。
如今,會展業在中國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同時也是市場經濟發展中潛力最大的行業之一。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由展覽中心、體育中心、會議中心、華旗飯店、休閑廣場、旅游、洗滌、綠化、物流、廣告、智能、物業、保衛、停車場等多家產業組成,而各產業間的相互協作則形成了其獨特的會展經濟鏈條。會展業不僅能帶來場租費、搭建費等直接收入,而且還能拉動或間接帶動數十個行業的發展,直接創造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廣告、旅游、印刷、房地產等相關收入。不僅能集聚人氣,而且能促進各大產業的發展,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和催化作用。
十年,足可以讓一個剛剛走出校園的學生產生質的蛻變,足夠讓一個稚嫩的企業變得成熟。經歷了十年發展歷程的哈爾濱國展的老員工們親身經歷了這種嬗變,從最初人跡罕至的郊區,到現在周邊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會展商圈。十年間,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展館規模擴大近一倍,配套設施的相繼建設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資環境、提升城市品牌、拉動經濟發展甚至包括促進東北亞地區間國際合作與交流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彰顯出會展經濟給區域經濟帶來的巨大拉動作用。
天鵝項下的明珠——哈爾濱以他美麗的風情、獨有的城市面貌將其四季的特點展現給中外來賓。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作為哈爾濱的城市地標,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造就良好的對外貿易平臺,這對會展業開拓海外市場,有著很大的幫助。張菁說,會展中心在未來要取得長足發展,絕對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加強與國際、國內同行的合作,通過整合優勢資源,促進區域內重大經貿活動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把優勢項目做大做強,不斷強化自身建設,扎實基礎,穩步前進,努力使會展中心成為整個東北部的耀眼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