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斌LI Xiao-bin
(徐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徐州 221006)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Xuzhou City,Xuzhou 221006,China)
在我國,鉛作作為重要的金屬原料,在國民經濟中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我國是全球鉛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鉛資料被過度開采,鉛礦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而再生鉛工業充分利用鉛廢料,使鉛金屬進入“生產——消費——再生”的良性循環。當前,“再生金屬產業十一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即將出臺,再生鉛的研究及應用將更加科學化、規范化。但是鉛排放污染大氣環境仍然是目前不可忽視的問題。本文現就某市鉛冶煉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例分析鉛排放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某市是我國再生鉛行業生產基地,H 企業基于精鉛生產項目的整體規劃,以該市的產業優勢為依托,擬購進粗鉛作為生產精鉛的原料。精煉粗鉛時會有鉛蒸汽從精煉鍋中溢出,即便采用技術措施處理鉛蒸汽,但仍有少量鉛不可避免的被排放出去,殘留鉛隨大氣氣流飄落到成為土壤的一部分。坐落于工業集中區的H 企業遠離農田。工業區常年有東北風過境,H 企業西南方向一千米的位置是W村。該村落是企業環境影響評價及環境保護的重點對象。表1 為H 企業鉛污染源排放參數。

表1 H 企業鉛排放參數
2.1 評價因子 所選取的評價因子為土壤中的鉛元素。污染物鉛落入土壤中,土壤的質地、酸堿性及其所含的有機質會影響鉛元素遷移轉化的方向、速度、范圍和賦存狀態,土壤中污染物的濃度變化,甚至土壤的環境質量都會間接受影響。這些因素可以作為分析土壤環境質量的附加因子,但不能用于環境質量的分級或指數計算的參考依據。
2.2 土壤環境質量級別劃分 劃分原則:確定土壤環境背景值及土壤臨界值后另設一輔助指標,以便按照連續遞進的特點對土壤環境質量的級別進一步劃分,并由此構成分級指標系列。
建設項目所在地土壤環境背景值和土壤農用臨界值分別為19.24mg/kg、250mg/kg,土壤臨界含量達到了366mg/kg?;诠こ添椖考爱數赝寥拉h境特性,結合《江蘇省土壤中元素環境背景值的研究》、HJ332-2006《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評價標準》和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對上述三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定。最終,以土壤背景值的85%來區分土壤屬于清潔型還是屬于尚清潔型。如果清潔指標大于土壤背景值,可以土壤背景值加3 倍標準差(S=1.37mg/kg)來評價污染級別,由此構建表2 所示的土壤分級體系。

表2 土壤環境評價鉛的分級界限 單位:mg/kg
2.3 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及分析 土壤現狀監測:基于該地區風向特點,以感區布點控制環境影響關鍵區域,并將盛行風下風向和主要居民點作為重點項目加以凸顯。圖1 為建設項目的土壤現狀監測布點示意圖,表3 對監測情況作了總結。
根據表3 所示的檢測結果得知,該地區土壤Pb 含量為(40.2~55.4)mg/kg,污染級別已達到中污染程度,由此可見該地區的土壤已存在鉛污染現象。處于H 企業西南方向一千米的W 村土壤鉛含量達到了40.4mg/kg。H 企業東北方向三千米的位置系國內大型再生鉛企業C。該企業周圍的測點以及主導風向下的測點,土壤中含有大量鉛元素,人為因素對項目所在地土壤鉛分異的影響清晰可見。

表3 建設項目土壤現狀監測結果 單位:mg/kg

圖1 監測布點示意圖
3.1 土壤中鉛的輸入 項目所在區域土壤鉛的輸入具體涉及兩種形式,一是土壤母質的天然來源,二是以大氣中輸入為主的人為源。其中,前者是經長期演化表現出土壤背景值的土壤內源。土壤外源鉛的主要大氣傳輸途徑則是沉降。現場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廠區附近不再出現廢水、廢渣,經大氣傳播到土壤中的鉛量非常小。
通過計算得知,因H 企業的存在,W 村土壤鉛的的輸入量高達1.70×10-7mg/m2·S。
3.2 土壤中鉛的輸出和殘留 土壤中鉛輸出通常以殘留率來表達。鉛的主要輸出形式:一是鉛隨土壤侵蝕流失,二是隨降水淋溶,三是隨作物收獲移出。本評價所設定的鉛的殘留率為90%。
3.3 土壤中鉛的累積 通??赏ㄟ^固定公式來計算土壤中鉛的累積量。表4 為W 村莊土壤中鉛的累積量計算結果。

表4 W 村莊處土壤中鉛含量不同年內累積變化 單位:mg/kg
從表4 的計算結果不難看出,每年W 村莊土壤鉛的含量都會有小幅度的增加。
1) 此故障診斷過程中在燃油泄漏報警故障沒有發出報警信號的情況下,柴油機油耗率起到關鍵性作用,極大地縮小故障診斷范圍,有效地提高故障診斷效率。因此,船舶能效管理系統中的柴油機燃油消耗率能夠在指導優化船舶能耗的同時,也能夠為船舶機械設備故障診斷提供有效依據。
3.4 土壤環境容量計算 截至目前,W 村莊土壤環境容量是48840g/畝。建設項目在正常排放的條件下,每一年向W 村莊土壤輸入鉛2.94g/畝,與評價區土壤環境容量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未處理就排向大氣的廢氣,每年的1畝地的最大輸入量是6912g。照此發展下去,W 村莊處土壤中鉛含量要超出土壤鉛臨界值,達到嚴重污染的級別只需七年而已。
4.1 土壤鉛污染對植物的危害 一般來講,土壤中只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鉛,大部分鉛元素都以難容形式存在。其存在形式有Pb(OH)2、PbCO3、Pb3(PO4)。當 土壤被鉛侵入后,鉛最初以鹵化物而存在,繼而轉化成難溶性化合物,難溶的存在形式大大限制了鉛的移動性,使得鉛很難被地表植被吸收。這是鉛只存在于土壤表層的原因。
鉛元素被地表植被吸收后,少量轉移至莖葉或種子中,大部分都積累于植被根部。除此之外,植被可通過葉片上的氣孔吸收懸浮在空氣中的鉛。
從植被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強弱便可判斷出鉛對植被的危害程度。一般鉛污染越重,植被的光合作用及蒸騰作用越弱。
4.2 土壤鉛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雖然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鉛污染,但極少有人因食用被污染土壤種出的植被而中毒。這是因為鉛屬于難溶性化合物,大量的鉛只能被植被根部吸收,而食用的部分多為莖葉。食用受污染的塊根作物時就需要多加注意。
鉛系蓄積性毒物。它在血液中以磷酸氫鹽、蛋白復合物或鉛離子的狀態隨血液遷移,最終有90%~95%的鉛以較穩定的不溶性磷酸鉛存在于骨骼中,其他的分布在肝、脾、腎等人體組織和紅細胞中。
根據上述分析得知,當項目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均符合要求時,項目的鉛排放土壤所受鉛污染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假若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或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則土壤的鉛污染會越來越重。這就要求H 企業必須將土壤環境保護作為項目建設的主要議題,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采取有效的土壤環保措施,確保環保設施的穩定運轉。
5.1 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加強環境日常管理 建立定情環保檢查和維護制度,確保環保設施穩定運行。加強風險防控,一旦發現環保設備工作狀態異常,應立即停產檢修。
5.2 健全監測制度 定情進行廠區及附近環境敏感地區大氣和土壤中鉛的監測,以便對監測區鉛的變化趨勢進行整體把握。
5.3 加強廠區綠化,合理配置植被 不同的植被對鉛的抗性有強有弱,據此,廠區內可選種鉛吸收能力較強的加拿大楊、歐洲白榆、山桃、桑樹、檜柏、水臘、皂角、黃檗、玫瑰、忍冬、刺槐、紫丁香、花曲柳、檉柳、色赤楊、黃刺枚、茶條槭、枸杞、臭椿等植被。
在廠界及環境敏感區域可選擇對鉛抗性弱的樹種,如連翹、榆葉梅、錦帶花、風箱果、云杉、油松、樟子松、山槐,用以輔助監測大氣中的鉛含量。
[1]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M].上海: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1999.
[2]魯敏,王勝永,任勝云,楊秀平.綠化植物受大氣SO2、鉛復合污染傷害特征及抗性表現[J].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18(3):46-51.
[3]王云,徐啟新.再生鉛冶煉對土壤環境影響及其評價和環境管理[J].上海環境科學,2001,20(4):192-194.
[4]張心昱,陳利頂.土壤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進展與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30-34.
[5]劉崇洪.幾種土壤質量評價方法的比較[J].干旱環境監測,1996,10(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