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種植食用菌成為很多創業朋友選擇的項目,而成功的關鍵還在于種植技術,因為技術好,產量才能高,經濟效益才會好。廣東省廉江市城北街道辦利坡飛翔菌業基地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獨創的菌磚式全生料栽培食用菌的第五代技術,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產量高、周期短等優點。本期介紹菌磚式全生料栽培食用菌的技術要點,為廣大種植戶提供一點幫助和參考。
“要致富,種蘑菇”,是多年來農村脫貧致富的項目。現在平菇、鳳尾菇市場售價平均每公斤在8元以上,但以往的技術是以熟料袋栽為主,要建造常壓滅菌灶以及購買相關設備,前期投資大,而且傳統的塑料袋培養食用菌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對初入門的人來說,稍不小心,就會造成在生產中的全軍覆沒。并且塑料袋種植食用菌主要以棉籽殼為原料。有的菇農嘗試將稻草切短粉碎,添加玉米粉等輔料進行熟料栽培,又存在成本高、工作煩瑣、碎草難、裝袋難、產量低、效益低等因素制約了大發展,菇農只好望草長嘆。傻瓜種菇法——菌磚式全生料栽培食用菌的第五代技術的問世,徹底告別要高溫消毒滅菌守夜、覆土補水等難題,菌磚法栽培出來的菇味道又甜又脆,味道很好,使食用菌生產實現了新的飛躍,使“每667平方米(1畝)栽培場地投草料1.5萬公斤,一季收入十余萬”目標成為現實,帶動了千余人邁向致富之門。菌磚式全生料栽培食用菌技術具有以下六大優點:一、原料來源廣新法種菇主要以農村的稻草、麥秸、玉米稈、玉米芯等為主。因為有些地方把以上物品當作廢棄物處理,所以它們比較容易收集到。而且用它們來種植食用菌經濟產值將遠超當季其他農作物。二、小投資、用工省第五代食用菌技術菌磚式種植平菇、鳳尾菇、姬菇、秀珍菇,等不需要投資數千元建造滅菌灶及購置任何設備,只需用木板釘一個無底無蓋的四方木框即可,菌磚是用長方形木模制成,規格為90厘米×50厘米×12厘米。制作時先在模子內鋪薄膜,將培養料裝入、按平,播入菌種,用種量為干料重的10%~15%,壓實后脫去木模,用薄模將菌磚包嚴。該技術以純稻草或麥秸為主。生產過程中材料不用粉碎、不用高溫高壓滅菌、不用添用營養輔料、不用發酵翻堆、不用覆土保濕,只需將稻草、麥秸放在石灰水中浸泡處理,撈起后立即裝料與播種同時進行一氣呵成,小量生產投資百元即可。三、產量高目前全國現有的其他種菇方法,一般100公斤材料加水量不能超過150公斤。通常在不影響發菌質量的情況下,在生產過程中水分越多產量就越高。而菌磚法用稻草、麥秸生產, 100公斤草料蓄水500公斤左右,超過常規用水量3倍,配套使用顆粒菌種,所以不用覆土保濕及定期補水都能達到100公斤草料產菇150~200公斤。四、回報高以1000公斤稻草或麥秸生產菌磚200塊為例,每塊菌磚用草料5公斤(出菇場地為50平方米),需草料款400元,種子款450元,大號食品袋費100元,人工費300元,石灰費50元,共1300元。200塊菌磚最少出菇1500公斤,售價按每公斤8元計,可收入12000元,除去成本1300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9,純利潤達1萬多元。五、周期短稻草、麥秸種菇適溫下從播種至出菇30天左右,連續采收60~80天,整個周期100天左右,每667平方米栽培場地投草料1.5萬公斤可收菇2.5萬公斤左右,一年可種3~4次,效益非常可觀。 六、成本低、銷路好目前生產食用菌的主料棉籽殼漲價至2400元1噸,加上滅菌燃料等,成本已達每公斤3.5~4元,而菌磚式生產的只需用極少數的石灰即可,成本低至每公斤0.6元,南北各地都適應生產,沒有地域局限,而且菇類是日常菜類,人人都可銷售。在種菇的過程中要做好管理工作。在發菌階段:注意料溫變化,溫度應保持在30℃以下,如溫度超過30℃,應加強通風降溫,同時抖動蓋在菌磚上的薄膜,或將菌袋翻堆降溫。在出菇階段:菇出現菌蕾后,應注意通風、增濕管理。菌磚要揭去覆蓋的薄膜,菌袋要敞開兩頭,同時增加濕度,保持相對濕度在85%~90%。菇成熟后要及時采收。采收標準是:菇蓋充分展開,顏色由深變淺,孢子尚未放射,這時即可采收。喜訊——菌磚法種菇技術在東盟農業博覽會上已簽約遠赴老撾萬象市(中老合作)農業科技示范園落戶海外。 (廣東 劉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