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一、習近平向臺灣高雄燃氣爆炸事件遇難同胞表示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及受傷同胞表示誠摯慰問
8月1日凌晨,臺灣高雄市發生燃氣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件發生后,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十分關心,指示中臺辦、國臺辦負責人向臺灣有關方面轉達他和大陸人民對在本次事件中不幸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及受傷同胞的誠摯慰問。
二、海峽兩岸共同策展紀念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
為紀念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由海峽兩岸共同策劃的“甲午風云 寶島悲歌——跨世紀大展”于8月1日至5日于臺北展出。
三、臺資企業踴躍捐款捐物,支援云南魯甸地震災區
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向云南魯甸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人民幣;旺旺集團捐款200萬元人民幣;北京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捐款100萬元人民幣。
四、兩岸經合會第六次例會在北京舉行
8月5日,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第六次例會在北京舉行,雙方回顧了經合會第五次例會以來各小組工作情況,總結了兩岸經濟合作取得的進展,評估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早期收獲實施成效,規劃了未來各項工作,并就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換了意見。
五、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在“兩馬”水域開展
2014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7日在馬尾與馬祖附近水域舉行,這是自2008年12月15日兩岸海上直航正式啟動以來,兩岸第三次攜手進行的大規模海陸空聯合搜救演練。
六、“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采訪在云南騰沖啟動
“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采訪活動7日下午在云南騰沖啟動,16位臺灣記者和14位大陸記者將在為期7天的行程里探訪中國遠征軍遺跡,此次活動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臺港澳工作部主辦。
七、馬英九談臺灣能源:不能放棄任何選項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13日在參加“2014能源愿景高峰論壇”時表示,各種能源類型都有優缺點,臺灣不能放棄任何選項,要做最適當的組合,在達到效率高、成本低、排碳少的標準外,實現自主化、多元化和風險分擔。
八、“引銀入閩”加速打通兩岸“金”脈
中國銀監會批復同意臺灣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籌建福州分行的申請,這是福建省首批獲批籌建的臺資銀行全資大陸一級分行,標志著福建省在構建海峽西岸現代金融中心建設中又邁出重要一步。
九、宜興紫砂文化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獲批設立
經中臺辦批準,以宜興陶瓷博物館等為主體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也是江蘇繼南京中山陵之后第二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紀念對臺灣廣播開播60周年
“紀念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60周年座談會”14日在北京舉行,百余位參與這項事業的新聞工作者和首都各新聞媒體代表撫今追昔,共同回憶60年不平凡的歲月。
十一、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覆蓋36個城市
第四批10個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試點城市18日啟動,至此,大陸共有36個城市開通赴臺個人游。覆蓋范圍除京、津、滬、渝4個直轄市外,還有20個省、自治區。
十二、俞正聲會見臺灣工業總會大陸經貿考察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18日在北京會見了臺灣工業總會大陸經貿考察團一行。
十三、第十三屆遼寧臺灣周在錦州舉行
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和遼寧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十三屆遼寧臺灣周19日在錦州拉開帷幕。本屆臺灣周以“交流、合作、共贏”為主題,向臺灣同胞展示遼寧的投資環境和遼臺合作商機。
十四、海峽兩岸標準論壇取得豐碩成果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21日在陜西西安舉行,本次論壇成果豐碩,論壇組委會公布了《LED視覺作業臺燈》、《電子紙顯示器件光學性能測試方法》、《晶體硅光伏組件用減反射鍍膜玻璃規范》等半導體照明、平板顯示技術及太陽能光伏3個領域的10項兩岸共通標準。
十五、臺灣警方:兩岸聯手偵破跨兩岸偽造盜刷銀聯卡案件
臺灣“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3日發布消息,兩岸警方聯手偵破一宗偽造銀聯卡進行盜刷及詐騙的跨兩岸犯罪案件,黃某麟等犯罪嫌疑人在臺灣被捕,另有4名臺灣犯罪嫌疑人在大陸被捕。
十六、海峽兩岸暨香港經貿論壇在臺北舉行
第三屆海峽兩岸暨香港經貿論壇28日在臺北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表示,海峽兩岸及香港應加大相互開放程度,力促貿易、人員、資金等往來便利化,鼓勵和支持產業合作,通過多種方式建立利益共同體,攜手應對挑戰,共創品牌,共建標準,共拓市場,共享收益。
9月
一、國民黨軍隊抗日遺址大量入選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國務院1日公布了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云南騰沖國殤墓園、山東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山西忻口戰役遺址、湖南常德會戰陣亡戰士紀念公墓等一批國民黨軍隊抗日遺址和紀念設施入選。
二、臺灣將推動離岸美元兌人民幣定盤匯率機制
臺灣貨幣管理機構1日啟動“離岸美元兌人民幣定盤匯率及拆款定盤利率報價機制”,以推動臺灣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健全發展。
三、國務院臺辦希望臺方尊重香港政制發展
國臺辦發言人2日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31日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作出決定,明確了行政長官普選的原則和制度框架,這一重大法律決定,符合“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基本法,符合香港實際情況,也為香港廣大市民支持和歡迎,希望臺方尊重香港政制發展。
四、張志軍會見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2日在華盛頓會見了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雙方就臺灣問題交換了意見。
五、第四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在臺中舉行
第四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3日在臺中舉行,以兩岸產業合作論壇共同召集人的身份出席開幕式的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致辭時指出,大陸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將為兩岸經濟合作帶來強勁動力和有利條件。兩岸應抓住機遇,深化合作,充分發揮兩岸產業合作工作機制的作用,厚植共同利益、造福兩岸民眾,共同推進兩岸產業合作,取得新成效。
六、臺灣查獲“百噸級”餿水油混制食品油案件
臺灣警方4日通報,查獲一起以“餿水油”等回收廢油混制食用油案件。
七、中行在臺灣發行20億元人民幣“寶島債”
中國銀行臺北分行5日成功發行20億元人民幣“寶島債”,成為大陸商業銀行在臺分行發行的首筆人民幣債券。
八、兩岸三大博物院在臺北聯辦同仁書畫展
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南京博物院共同舉辦的“雙溪雅集”兩岸三院同仁書畫交流展5日在臺北開幕,共展出三院已故、退休與在職同仁書畫作品170余件,其中包括胡適、張大千、李濟、梁思成等大家的信札。
九、第五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香港舉行
由香港大中華會、上海海外聯誼會、黃埔軍校同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6日在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來自海內外的黃埔師生及親友和各界嘉賓200余人出席論壇。
十、臺當局:今年前八月臺灣對大陸實現貿易順差232億美元
臺灣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9日發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八月,臺灣與大陸(不含香港)進出口總額達863.2億美元,約占臺灣進出口總額的21.9%。其中,對大陸出口547.9億美元,對大陸進口315.3億美元。
十一、今年前7月大陸赴臺個人游同比增長147%
國臺辦發言人10日介紹,今年前7個月兩岸人員往來與交流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統計顯示,大陸赴臺旅游增幅顯著,其中個人游同比增長高達147%。
十二、兩岸專家臺北共議環保與可持續發展
2014兩岸環保高層專家論壇10日在臺北舉行,來自兩岸及海外的有關專家共聚一堂,交流環保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經驗,深入探討相關問題與對策。該論壇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與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此次是第三屆,旨在共同推動兩岸環境議題的交流與合作。
十三、平潭首次開通對臺“小三通”貨運班輪
10日晚,“臺福8號”貨船載著10多個貨柜順利從臺北轉道馬祖,并靠泊平潭澳前,成功通關入庫。這標志著平潭首次開通“小三通”貨運班輪,也意味著平潭臺灣免稅市場又多了一條貨物渠道。
十四、“中遠之星”開大陸掛車在臺灣上路行駛運輸先河
廈遠公司所屬“中遠之星”輪的大陸牌照掛車在臺灣實現成功甩掛,開大陸掛車在臺灣上路行駛運輸先河。
十五、俞正聲出席第三屆臺胞社團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第三屆臺胞社團論壇1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兩岸臺胞社團簽署了14項旨在落實交流合作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臺胞社團交流合作伙伴協議》。
十六、馬英九:臺灣海峽成為舉世矚目的和平大道與繁榮商場
中國國民黨第19次全代會第2次會議14日在臺灣嘉義舉行,黨主席馬英九在致辭時表示,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系出現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榮。兩岸關系改善,不但保障人民權益,更創造了經濟雙贏的機會,讓臺灣海峽成為舉世矚目的和平大道與繁榮商場。
十七、“餿水油”事件促臺灣當局決定重罰不法、重獎檢舉
“餿水油”事件震撼臺灣,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江宜樺17日宣布8項強化食品安全的措施,包括將修法加重相關刑罰,“黑心廠商”行為致人死亡者可能被判無期徒刑,罰款將提高10倍至2億元新臺幣。同時,也將重獎檢舉民眾。
十八、2014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在豫舉行
由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4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21日在河南新鄉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80余位文化教育界專家學者以“現代化進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為主題,展開深入研討。
十九、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來大陸參訪
應中共中央臺辦邀請,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新黨主席郁慕明率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于24日至29日來北京、南京參訪。參訪團由新黨、新同盟會、中國統一聯盟、勞動黨、兩岸統合學會、夏潮聯合會、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等20個黨派和團體的代表性人士組成。
二十、國臺辦:日本右翼救不了“臺獨”
針對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最近訪問日本時支持日版“臺灣關系法”的言論,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4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此人的表演再次暴露了他的一貫本性。臺灣媒體說得好,日本右翼勢力救不了“臺獨的命”。
二十一、國臺辦:兩岸領導人會面無需借助國際場合
針對今秋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有無可能舉行“習馬會”,國臺辦發言人24日重申,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借助國際會議場合。
二十二、國臺辦:兩岸貨貿協議商談達成進一步共識
國臺辦發言人24日應詢介紹,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第九輪商談9月10日至13日舉行,雙方對協議文本進行了全面溝通,達成了進一步的共識;就市場開放議題進行了交流,也對重點產品表達了意見,強調要珍惜既有的商談進展,要盡力照顧彼此關切。
二十三、貴陽孔學堂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經中臺辦、國臺辦批準,貴陽孔學堂“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4日掛牌,交流基地將充分運用儒學文化資源優勢開展文化、科教等交流,為推動和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發揮積極示范作用。
二十四、臺立法機構初審通過修法草案,擬允許陸生有條件納入健保
臺灣立法機構相關委員會24日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系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擬有條件允許在臺就讀大陸學生納入健保。
二十五、習近平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
26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由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的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
二十六、俞正聲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
26日傍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北京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一行。(吳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