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坤,陳應球,邵 堃,劉本銀
(華能西藏發電有限公司,拉薩 850000)
飛仙關水電站工程位于雅安市蘆山縣飛仙關鎮,為青衣江干流梯級開發的第一級,下一級為已建雨城電站。壩址距下游飛仙關峽口約150m,電站設計正常蓄水位623m,正常尾水位598m,下游校核洪水位627m。
飛仙關電站下一梯級電站雨城電站正常蓄水位為598m,回水至峽口下游與飛仙關電站尾水銜接。通過枯水時段的現場觀察(即時流量約150m3/s),峽口處河道最窄處枯水期河面僅約15m,較上、下河道有非常明顯的縮窄,峽口上、下游水流相對平緩,峽口處天然河道水流流速則較大,有明顯的跌落,峽口“阻流頂水”現象較明顯。由于該峽谷河段的節制作用,使得飛仙關水電站尾水位有所壅高,且造成尾水洪、枯水位變幅近30m(P=0.2%的校核洪水位與設計尾水位水位差),對行洪和發電較為不利。因此,有必要對飛仙關峽口進行河道拓寬疏浚,擴大峽口處的過流面積,特別是拓寬小流量情況下的過水面積,降低壩下水位,增大發電水頭,增加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同時有利于河道行洪,最終達到“挖潛增效”的目的。
峽口拓寬開挖方案的設計主要考慮拓寬峽口河床后盡可能減少峽口“阻流頂水”,增加枯水期峽口過流斷面,降低河道水流流速。根據峽口位置地形,擬定的開挖方案為:在不影響高漫灘臺地以上高邊坡穩定和下游G318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拓寬河床,開挖底高程按河床深溝段高程確定,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小流量時的過流斷面,對開挖后坡面采取適當的支護措施。
具體實施方案如下:峽口拓寬整治位于左岸,順水流向開挖長度約為370m,開挖底高程約為593m,拓寬峽口河道10~35m,開挖坡比采用1:0.75,開口線距陡巖為3~10m。
根據擬定的峽口拓寬斷面資料,參考不同設計階段所測量的同時水邊線資料,利用雨城電站回水計算成果,并結合峽口河段的實際糙率,采用水力學公式計算,重點進行合理性分析。最終確定峽口拓寬后的飛仙關水電站壩下100m水位流量關系曲線,與拓寬前的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對比見圖1。

圖1 峽口拓寬前后壩下100m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對比圖
從圖1可以看出,在各級流量下,峽口拓寬后,壩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正常發電流量情況下,水位降低約50cm;在下游校核流量情況下,水位降低約3.8m,峽口拓寬整治對發電和行洪的影響比較顯著。
原可研階段設計的飛仙關水電站裝機容量為100MW,水電站單獨運行時裝機年利用小時數為4 524h。根據峽口拓寬重新計算的壩下100 m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初擬以下3個方案進行徑流調節計算。
1)維持原裝機容量不變,計算動能指標。
2)基本維持原裝機年利用小時數,確定裝機容量及其他動能指標。
3)根據四川現有同類型水電站裝機年利用小時數,同時考慮到主機廠家已完成部分設計和設備下料,在不影響主機制造進度和保證現場施工進度前提下,水輪機流道尺寸不變,確定裝機容量及其他動能指標。
在其他計算基本資料(徑流資料及設計代表年選擇、庫容曲線、水頭損失、綜合用水,壩前設計水位、電站運行方式、設計水平年和設計保證率)都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對以上3種方案進行徑流調節計算結果對比見表1。

表1 飛仙關水電站各裝機容量動能經濟指標表
從能量指標看,由于下游水位流量關系曲線的變化,方案一至方案三均較原可研的年發電量有所增加,且枯期電量增加約270萬kWh;隨著裝機容量的加大,方案一至方案三的多年平均發電量隨之增大。
從技術經濟角度出發,通過拓寬峽口、疏浚河道,從而降低下游水位總的來說是經濟的,適當增大裝機是有利的。
由于峽口拓寬整治后,壩下水位有所降低,機組工作水頭相應發生變化,考慮到水輪發電機組已經訂貨,機組的設計已進行到具體的部件加工圖階段,已完成部分水輪機埋入部件制作或鑄件木模制作的實際情況。所以最終確定的優化設計方案為:在機組流道尺寸不變、不影響廠家生產制作和供貨以保證現場施工進度的前提下,通過機組設計優化,單機裝機容量由50MW提高到了53MW。
電站單機裝機容量由50MW提高到了53MW,水輪機槳葉安裝高程調整為592.00m,較原設計降低1.5m,廠房除整體下降1.5m外,廠房結構基本沒發生變化。對應于安裝高程的降低,廠房的建基高程降低1.5m,尾水渠底高程降低0.5m,石方開挖和砼工程量相應增大。
在峽口河道拓寬整治后,電站額定水頭由20.0m提高到20.7m,在保持水輪機轉輪直徑6.2m不變的情況下,使水輪機在高效區安全穩定運行。通過反復計算,機組在額定水頭20.7m的情況可發出的出力為53MW。根據廠家提供的轉輪綜合特性曲線進行分析:當額定水頭由20.0m提高到20.7m,單機裝機容量由50MW提高到53MW時,水輪機額定工況點效率增加,能量指標更好,穩定運行區域也更優,但空蝕系數增加,機組安裝高程需降低。與原方案比較,主廠房除整體下降1.5m外,長、寬尺寸均沒有發生變化。
電站裝機單機容量增加3MW后,發電機因容量增加導致總重比原方案增加24t,其余設備如調速系統設備、橋機等均與原方案相同。上游正常水位未變,尾水位有所降低,主廠房流道尺寸、閘門孔口尺寸未變,僅安裝高程降低了1.5m,閘門及埋件的設計基本無變化。
發電機額定電流由3 234A增加為3 429A,使得發電機出口及中性點電流互感器額定電流由4 000A增加為5 000A;連接發電機出口與主變壓器低壓側的共箱母線額定電流由4 000A增加為4 500A;10kV高壓開關柜內電流互感器額定電流由4 000A增加為5 000A,主變壓器額定容量未變,仍為63MVA,220kV設備參數未受影響。
繼電保護、測量及自動裝置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通信系統;220V直流電源系統及UPS系統、全廠公用設備的控制系統、機組輔助設備的控制系統等硬件配置基本不變,對電氣一次設備變化影響較小。
根據2011年三季度價格水平,參照原可研階段概算編制其他相關邊界條件,計算本次優化設計方案需增加的工程靜態總投資為1440萬元。
電站裝機容量增加6MW后,較原設計方案相對投資增加1440萬元,電站單獨運行及聯合運行的年發電量、枯期發電量都有明顯增加,補充單位千瓦投資為2400元,聯合運行補充單位電能投資為0.914元,補充單位千瓦投資和補充單位電能投資均較低。
飛仙關水電站通過峽口拓寬優化設計,起到了挖潛增效的效果,經濟效益明顯。峽口拓寬后壩下水位降低,增加了大壩汛期泄洪能力,有利于防洪,同時降低了壩前設計及校核洪水位,增大了壩體安全系數。
此次優化設計存在的不足在于啟動時間較晚,主廠房及安裝間整體下沉1.5m后,對正在施工的廠房壩段爆破開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二次開挖增加了投資。如果該優化設計能在可研階段完成,由于下游洪水位的降低,大壩過流能力增加,壩前校核洪水位隨之降低,后續可開展降低壩頂高程、降低廠房下游防洪墻高度等設計優化項目,能取得降低工程總體投資,加快施工進度的更好的效果。
[1] 楊建東.某水電站出線門形架結構設計[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1(04):78-79+82.
[2] 詹建美.回龍水電站施工導流圍堰設計與施工[J].山西建筑,2009(0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