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厚學 毛以華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民政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著凈化心靈、導人向善、化解矛盾、安定社會的積極作用,其內在的強大精神動力,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民政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不僅孕育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更彰顯著愛民如子、勤政廉潔的傳統美德。從遠古的“敬天愛民”到唐宋的“安民立政”,從清代的“為民治事”到民國的“三民主義”,從建國初期的“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到新時期的“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理念,無不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民政文化內涵。民政文化在中華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小到百姓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和婚喪嫁娶等日常生活,大到社會管理、政權建設和民心安撫、戰爭撫恤等國家行為,無不打上了民政文化深刻的歷史烙印。
民政文化的根系于民,本質為民。唐代名臣魏征上疏曰:“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他以水喻民,以船為政,指出了民政民生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民政文化在歷朝歷代執政者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封建時代的民政文化是為封建王朝、世襲統治者和貴族特權階層服務,而新時期的民政文化是為人民大眾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我們要吸取精華、摒棄糟粕,繼承和弘揚先進的民政文化思想,大力推進新時期民政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和諧社會建設和廣大人民群眾。
新時期的民政文化是民政事業整體跨越發展的重要軟實力和潛在力量。民政即民生,民生即德政。“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是新時期民政文化的核心內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新時期民政文化建設的本質要求。加強新時期的民政文化建設,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筑牢政權基礎,引導人們積德行善、扶弱濟困、共謀福祉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以民為本是民政文化的核心理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以民為本是民政行政的重要根基,注重民本、關懷民生是民政文化建設的核心理念。我們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把民本思想作為民政工作的核心價值取向,要時時刻刻為民著想、事事處處為民謀利。
為民解困是民政文化的具體內容。為民排憂解難幫困是民政工作具體內容,救助幫助弱勢群眾是民政部門的職責所在。民政工作者要切實發揮職能、履行職責,大力弘揚深懷愛民之心、常辦愛民之事的民政文化精神,要懷著一腔熱情、帶著一顆善心、奉獻一片愛心,滿懷熱忱地去幫助民眾。
為民服務是民政文化的本質要求。民政為民是黨和政府指導民政工作的一貫思想,人民幸福和諧、社會平安穩定是民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政工作者要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思想,將為民服務的理念貫穿于民政工作始終,創造性地做好民政工作,讓社會滿意、讓群眾滿意。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轉型,新時期民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民政地位的提升、作用的加強、職能的拓寬為新時期民政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推動新時期石首民政文化建設,增強民政發展的軟實力,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研究,同時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完善。
我們要將“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這個核心理念融入到廣大石首民政干部職工的腦海中、血液里。大力加強民政干部職工的“三觀”教育,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和行為觀念;開展民政傳統文化教育,讓全體干部職工了解民政、認識民政、熱愛民政,增強民本意識、民生意識、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正確引導他們積極開展為民服務工作,創新創優民政工作。
一是要培育民政干部職工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情結。通過大力開展愛國主義傳統文化教育,引導石首民政工作者勇擔愛國興國、服務人民的神圣使命。二是要培育民政干部職工熱愛人民、熱心服務的情結。民為根本,民政之事就是為民之事,民政之要就是為民之要,離開了人民群眾,民政工作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教育廣大石首民政干部職工牢記“六民要旨”,熱愛人民、熱心服務,把人民當父母,把群眾當親人,積極主動地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幫困。三是要培育熱愛民政工作、熱心民政事業的情結。民政工作是一項積善行德的工作,民政事業是一項崇高偉大的事業,熱愛民政事業是民政工作者應有的職業操守。要教育引導石首民政干部職工樹立在崗愛崗、在業興業的價值追求,立足本職崗位,敬業奉獻、奮發進取,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努力為民政工作添磚加瓦,為民政事業建功立業。
創新民政文化載體,豐富民政文化內容,使民政軟實力與硬實力達到有機的結合和統一,是推動石首民政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是要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提高民政干部職工的創先爭優意識。在民政系統內部組織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評選“黨員示范崗”、“優秀民政工作者”和“勞動模范”、“道德模范”、“學習標兵”、“崗位標兵”、“優秀女工”,號召廣大干部職工積極投身民政事業的建設發展。
二是要以開展“愛我民政、增光添彩”活動為載體,提高民政干部職工的使命榮譽意識。通過大力宣揚民政系統愛崗敬業、勤勞奉獻的先進典型,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干部職工熱愛民政、奉獻民政、服務群眾、服務社會,不斷增強他們的政治使命感、工作責任心和功勛事業心。
三是要以開展“弘揚民政文化、服務人民群眾”為活動載體,提高民政干部職工的整體服務水平。保護好石首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文化資源,開展革命傳統教育,進一步促進軍政軍民團結。開展“獻愛心、送溫暖”、“金秋助學”等慈善活動,弘揚慈善達濟天下的傳統美德。通過做好孤寡老人養老和流浪兒童救助工作,繼承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倡導婚事新辦、厚養薄葬的文明新風,打造婚姻喪葬新品牌。落實各項民政惠民政策,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四是要以“寓教于樂、加強職工文化體育工作”活動為載體,增強石首民政干部職工的愉悅度。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增強凝聚力,提振精氣神,使廣大民政干部職工快樂工作,以此來煥發出民政工作者強大的精神力量,齊心協力推進石首民政事業跨越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