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責編/葉曉婷 yexiaoting@vip.163.com
1 舊衣物俏女鞋
俄羅斯女孩安娜·扎伯伊娃是個不折不扣的環保潮女,她自創了“Pleasemachine”的鞋子品牌,大量回收被丟棄的舊服裝作為制鞋的原材料。衣物的多種色彩、圖案與其他材質混搭,做成了獨一無二的時尚鞋子,正如它的宣傳標語所言:瘋狂又酷,多彩又絢麗!目前這種再生鞋占該品牌銷量的75%。

2 木椅回家
你沒看錯,椅子上樹了,其實是回家了。美國藝術家湯姆·謝爾斯就是讓椅子上樹的“奇葩”。他從垃圾場回收了30多把椅子,重新拆裝,讓它們回到最初的“家”——樹。湯姆將這個探索自然生命周期的作品命名為“叢林之椅”。它們最終會在森林中與樹為伴,經過風吹日曬、變質腐爛,回歸泥土,完成生命的循環。

3 碎片肖像
近看這些密密麻麻的小片段,恐怕你的密集恐懼癥該發作了。站遠點看,有驚喜吧?美國藝術家麥克·麥普斯受昆蟲標本啟發,以古典名畫為靈感,將照片碎片、膠囊、細頸瓶、亮片、石頭等上千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小物件,進行解構再組合,拼出了巨型人物肖像畫。每一件單品都用大頭針固定并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使其和諧地融入到形似馬賽克的整個作品中。站在適當的位置觀賞,強烈的視覺效果令人震撼。


4 現代“倒騎驢”
三輪自行車可以運貨載人,但操控起來比較笨重。丹麥設計師針對這個問題,特別設計了一款造型別具一格的三輪車——兩輪和車斗在車把前,就像是文藝范兒的東北“倒騎驢”。這么一來,前輪和貨斗可以隨騎車者的車把控制,左拐右彎更快捷。貨斗前面有門,方便人上下和擺放貨物。除了人力的普通款,還有電動款可供選擇。

5 “畫”妝品
馬來西亞藝術家康怡向來不愛用專業畫筆繪畫。在她看來,畫中國畫的過程就像一個女人在用心化妝。于是,眼線筆、假睫毛、睫毛膠、散粉、指甲油等化妝用品,都被她搬上了畫紙,繪出了桂林山水、松樹、小村莊、梅花、京劇臉譜、鞭炮等一幅幅中國畫,惟妙惟肖,令人耳目一新。
6 擰出黃瓜片
這貨咋看都像一大螺母,其實是一個功能與卷筆刀相似的廚房小配件,它的作用對象是黃瓜、西葫蘆等柱狀瓜果。瓜果往上一套,像擰螺絲釘一樣旋轉著就能切出麻花一樣不斷的薄片,操作簡單,對于喜歡創意烹飪但刀工又太差的菜鳥們來說,簡直就是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