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皮意紡織有限公司
位于浙江省海寧市經濟開發區的浙江皮意紡織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總占地面積200畝,建筑面積達11萬平方米。2014年,公司被評為浙江省優秀民營企業。
近20年來,浙江皮意紡織一直專注于家紡產品的制造,奉行著“以人為本、專心專業”的經營理念,形成了皮意系列產品,包括超柔系列、香樹林系列、東方彩虹系列、大力風情系列等,具有“轉移印花、PU燙金、復合水洗”等多項先進技術,產品規格齊全,制作工藝已達國際領先水準,特別是2005年研制的“超細纖維印花家紡裝飾布”,時尚新穎,超細柔軟,具有真皮效果,又符合國際綠色環保標準,該產品在同行產品中勝出,是目前西歐國家主要采用的裝飾面料之一。
在不斷研發、創新、再研發的過程中,主要產品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有20多項發明專利、實用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由領先的構思和獨特的工藝標準組成的產品核心技術,已擁有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并授予的知識產權證書。
浙江皮意紡織公司現已具有日產5萬米成品布的生產制造能力,2012年公司染整項目投入生產,產能已達到日染整紡織產品20噸。現銷售額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遞增。
2011年,浙江皮意紡織根據海寧市政府的指導思想,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轉型發展、二次創業、做強做大的要求,制定并實施了廠址搬遷與中水回用技改項目。
公司耗資2500萬元,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了技術改造,同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整改原有廠區排污、排水管道,實現了雨污分流。項目正式運行后,排出的廢水中COD(化學需氧量)平均含量約為54毫克/升,而此前排放污水COD的含量為800毫克/升,大大低于《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200毫克/升,水質和普通河水幾乎沒有差別。處理過的污水還要經過新型樹脂材料的凈化,得到更加干凈的水,這種水的COD含量約為10毫克/升,被回收用于企業的生產。
今年3月,這一技改項目接受了浙江省科技廳、省環保產業協會專家的現場評審,并且通過了省“811”節能減排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鑒定,被列入了浙江省“811”節能減排成果轉化重點工程。項目實施以來,企業的COD排放量和用水量大大減少,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
公司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顯著的污水處理效果,主要功勞就在于生化技術的應用。處理池中的細菌能夠高效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實現達標排放的同時,產生的污泥量僅為原先的十分之一。該項目是浙江省第一個完全依靠生化技術直接處理染整污水達到《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項目。
公司總經理沈明榮一直很重視企業環保,他說:“這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競爭力的體現。”在可供篩選的8個污水處理方案中,公司選擇了投資最大的方案,但沈明榮認為這錢花得值。“早改總比晚改好,主動改總比被動改好。雖然污水處理設施技改的投入很高,但從長遠看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十分可觀。”經測算,通過污水處理和回收,公司可實現50%以上的廢水回用,每年可節水70萬噸,減排COD140噸,節約各種費用164萬元。
面對整個市場環境的日趨嚴峻,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加,公司在節能減排方面認真尋找適合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除了中水回用,公司還致力于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運用。今年5月份,公司與海寧市諾耶科華太陽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總投資4000萬元的4兆瓦太陽能電站,預計年底竣工。項目投產后年新增經濟效益約380萬元,年節能約1200噸標準煤,年節電量約為400萬千瓦時。


浙江皮意紡織廠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