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要要 (廈門)

我相信,“中國大媽”已經成了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一個群體。她們無處不在,生龍活虎,四面開花,與時俱進,用自己的實力和堅持,牢牢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和存在感。
清晨的菜場里有大媽們活躍的身影,傍晚的廣場上大媽們更是耀眼得發燙,她們靈動的身姿配上最時髦的音樂,以及龐大的群體,讓整個城市、鄉鎮都為之顫抖。
大媽們越是大紅大紫,越容易引起我的思考,大爺呢?我的大爺們呢?他們去哪兒了?
清晨,大爺們恬靜地沿著公園遛彎,他們不發一言,靜謐又安寧,似乎整座城市還沒清醒,他們也不愿意吵醒任何一個生靈。白日,他們安詳地坐在沙發上,不理會任何多余的聲音,專注看著新聞或體育頻道,偶爾也看看抗日連續劇,但是大媽們一旦坐下,大爺們就會拱手交出遙控器,磕著瓜子,成為背景,低調而優雅。
到了夜間,在小區黑暗的角落,一盞落寞的路燈下,也許會有三三兩兩的大爺,下棋或打牌,他們不在乎眼球,只享受內心的寧靜,用象棋或撲克,交流內心的滌蕩。哪怕出去旅行,大爺們也絕對不是風云人物,他們總是穿著樸素的背心,為花枝招展的大媽,用手里的長焦鏡頭,記錄下旅行的一點一滴。
寫到這里,淚水已經模糊了我的雙眼,為什么大爺們如此低調,難道他們比不上大媽嗎?大爺們相比大媽們笨嘴笨舌?不!他們對國際形勢了如指掌,他們博古通今,只要你留意,就會發現,大爺們偶爾站在一棵歪脖子柳樹下,談論上下五千年的文采風流,那份旁征博引,簡直是巧舌如簧。
大爺們的氣場比大媽們低?不!大爺們雖然不愿意站在風口浪尖,但是偶爾飯桌上大媽的菜沒做好,大爺只是微微皺眉低語一句,有點淡啊,大媽們下一頓一定戰戰兢兢,恨不得打死賣鹽的。
大爺們比大媽肢體不協調,所以才無法站在聚光燈下?不!不!不!試看大爺們的太極拳法輕靈,太極劍犀利,偶爾跑個步打個門球,都能展現出最佳的體育精神。
所以,唯一的解釋來了。這一切,都是因為愛!多么深沉的愛啊!大爺們隱藏了自己,只為了烘托大媽們的身姿,他們不爭名、不圖利,唯一要的,就是讓自己的老婆,在年華老去容顏衰落后,還能感受到寵愛。
中國大爺,一個為愛而生的群體,一個感天動地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