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祿丁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藝術如同中國的經濟,已經到了一個節點。中國制造如何從出租土地以及廉價的密集的手工制作,成功地轉化為中國創造,取決于中國文化如何向世界輸出新的富有魅力的價值觀。而承載這種文化的中國當代藝術,必須自信地站在這個節點上,深植于自身文化和生命體驗中,以全球的視野和獨立自由的視角,面對自己悠久的傳統和噪雜的現實文化,在國際的平臺上與世界對話。
中國近代社會動蕩的歷史,使中國藝術成為民族救亡和社會革命的工具,建國后,藝術更被做為意識形態的宣教手段。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吳冠中先生首先在美術界撰文,討論繪畫中的“抽象美”問題,挑戰禁錮的文革文化和主流的政治文化。在那時以現實主義為主導的官方藝術觀念里,抽象藝術是資產階級自由化,是為藝術而藝術的資產階級藝術。
抽象藝術已經誕生了整整100年,這期間它曾成為歐美藝術的主流,產生出現代主義的經典樣式和流派。特別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更成為二戰后經濟崛起的美國在文化和藝術領域的精神象征,出現了以波洛克為代表的一批藝術家,引領了世界的藝術思潮。三十年代的中國“絕瀾社”,也以抽象主義為旗幟,推動新文化藝術運動,從而產生了以趙無極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響力并具有東方文化精神的抽象大師。
近幾年來抽象風格的展覽越來越多,幾乎國內重要的學者和策展人都涉獵此領域,如中國當代藝術兩個領袖人物,高名潞和栗憲庭,就分別策劃了“極多主義”、“意派”和“念珠與筆觸”等抽象藝術展,并對中國抽象藝術進行了深入的理論闡述和研究。八十年代的“85新潮”前衛藝術運動,抽象藝術語言和觀念,被眾多藝術家所使用,但被邊緣化和忽視。面對強大的專制的文化,藝術成為群體運動,又被淪為社會文化的改造工具。大部分作品充斥著政治和社會的符號和圖示,而以反叛為訴求的中國前衛藝術,盡管達到了文化啟蒙和社會批判的功能,卻偏離了藝術軌道和個人獨立的精神,使前衛藝術再次被裹挾進官方意識形態的慣性思維之中。
近幾年來蓬勃的藝術市場,把九十年代的社會和政治符號化藝術,推到了價格的極致,使藝術圈和大眾,產生了厭煩和排斥,開始質疑其文化高度和藝術價值。收藏圈也想從學術和藝術的角度,尋找新的市場空間,規避日益推高的投資風險。這時候,大家的目光自然都投向了抽象藝術。因為抽象繪畫更純粹、更藝術,從而得以修正以往偏離藝術軌道的功利化潮流,通過這種以獨立自由為訴求的藝術方式,改變當前物欲橫流的大眾文化以及浮躁低俗的群體文化,使藝術回到個體,回到內心的無限的精神空間。
去年4月份,意大利國際著名策展人奧利瓦。在中國美術館策劃了“偉大的天上的抽象”展,他是93年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當年他把中國政治波普藝術帶入西方人的視野,使中國當代藝術得到國際藝術界的認知,并逐步在市場上成功。十幾年后,他又選擇了十五位中國抽象藝術家,推動他鐘愛的抽象藝術。今年秋冬,這個展覽,將分別在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和意大利羅馬的兩家重要博物館展出。
奧利瓦來中國做這個抽象展覽,不完全是即興和個人愛好,是有理念和原由的。自從冷戰結束后,整個西方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產生了巨大變化,并隨即發生了911恐怖主義事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等等。這些都直接對西方政治、經濟和文化造成很大的影響。當前整個西方也走到了一個節點,也在審視和質疑他們文化中既有的藝術觀念和表現形式。一系列的危機,也使他們想尋求改變和突破。作為一個對西方文化做過很深入研究的學者,奧利瓦來中國談中國文化中道和禪的價值,主張他一貫的“文化的游牧性”的“超前衛”理念,試圖在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找到穿梭的路徑和融合的可能,這是全球化時代的必然。他把抽象藝術作為一個契機來推動這種思考和趨勢,這也預示著抽象藝術可以承載這種穿越的文化使命。
無獨有偶,美國古根漢姆博物館策展人門羅,也在她策展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展的論文中,探討中國的書寫藝術和東方的禪宗文化對美國及世界藝術的影響。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高名潞先生,回到國內,也把多年對中國當代藝術實踐和理論的思考,匯聚成“意派”學說,以世界的眼光,回首中國傳統的哲學和文化,試圖在古老的藝術思維軌跡上,重構中國當代藝術自己的方法論。他也選擇了抽象藝術的語言形態,來描述和構建尚待完善的理論框架,這些國內外知名學者的不謀而合,無疑把抽象藝術推到了改變未來文化的節點之上。
在中國經濟、政治、文化、道德和傳統的大背景下,中國藝術家及中國藝術,站在了這樣的歷史和現實的節點上。縱向上我們面對著無比豐富的悠久歷史傳統,以及動蕩多難的近代歷史文化,橫向上我們處于目前世界上最活躍的經濟地帶,而思想和個人自由卻被相對控制的文化區域。我們的藝術能做什么?我們創造的動力從何而來?如果中國的經濟崛起不是一個夢,那么中國的文化要向世界發出什么聲音?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最迫切需要站在精神的高度,以更為廣闊的文化視野和體驗,以更具普遍性的藝術方式,通過純粹的藝術語言和學術語境,在美學形而上的緯度上打開新的無限。中國抽象藝術正是這種建構過程的起點,選擇了抽象,即選擇了一種藝術媒介,它將承載中國當代文化,貢獻給世界新的價值觀和新的視覺體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