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郭聞師 田步先 王曉梅 李 慧 史洪茹
(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老年醫學科特需病房,遼寧 錦州 121000)
腦血栓是由于供應腦的動脈管壁病變造成管腔狹窄和血栓,使得腦局部缺血、缺氧和壞死,常出現偏癱、失語等神經系統癥狀〔1,2〕。目前臨床上治療腦血栓的藥物較多,為尋找效果更好的治療藥物與方法,本研究觀察聯合應用依那普利和丹參川芎嗪對腦血栓患者進行治療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療的85例急性腦血栓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3〕,排除顱內出血、血液病史和出血性疾病史、嚴重肝腎功能疾病和有抗凝藥物服用史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共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60~79〔平均(69.2±10.3)〕歲。治療組共 45 例,其中男24 例,女21 例,年齡61 ~82〔平均(70.9±10.8)〕歲。兩組均有不同程度偏癱,以意識清楚、肌力Ⅳ級為輕度,肌力Ⅱ~Ⅲ級為中度,肌力0~Ⅰ級及意識障礙為重度。對照組輕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14例;治療組輕度11例、中度21例、重度13例。兩組年齡、性別和病情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采用靜滴右旋糖酐 500 ml,1次/d和10 ml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貴州拜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00915)加入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同時口服煙酸50 mg,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加服依那普利(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1306)5 mg,2次/d;1個療程為10 d。如患者出現顱內壓增高則加用10%甘露醇500 ml。療程結束后統計療效和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記錄血壓舒張壓,并于治療前后采靜脈血10 ml,放免法測定內皮素(ET)-1含量,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
1.3 療效判斷標準 療效標準〔4〕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4級。治愈:療程結束后眩暈和其他癥狀和體征消失,生活可完全自理,病殘程度0級;顯效:眩暈、嘔吐等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可獨立步行,生活部分自理,病殘程度1~3級;有效:頭暈、眩暈和嘔吐癥狀和體征部分消失,站立需旁人扶持,對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程度影響;無效:眩暈、頭暈等癥狀未見改善或惡化。治愈、顯效加有效計入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和Ridit分析。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3.02,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后舒張壓明顯降低(P<0.05);療程結束后兩組評分均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

表2 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
與治療前相比:1)P<0.05;與對照組相比:2)P<0.05;下表同
組別 n 舒張壓(kPa)治療前 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16.75±1.85 13.19±1.321)23.53±7.23 12.87±3.461)治療組 45 16.36±1.72 12.23±1.311)22.25±6.81 8.34±2.141)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OD和ET-1變化情況 治療后兩組SOD、ET-1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3。
表3 患者治療前后SOD和ET-1比較(s,n)

表3 患者治療前后SOD和ET-1比較(s,n)
組別 n SOD(ng/ml)治療前 治療后ET-1(pg/m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156.73±23.45 193.37±28.121)32.27±2.24 27.34±2.161)治療組 45 154.52±25.21 223.63±27.841)2)32.38±2.31 24.53±1.951)
腦血栓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或凝血因子改變,導致血液黏滯性、血小板聚集增加,加上血栓素(TXA)2、一氧化氮(NO)及ET-1等的變化發生凝血導致血栓〔5,6〕。依那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通過抑制轉化酶的生成,阻止血管緊張素Ⅰ轉變為血管緊張素Ⅱ并擴張血管,從而增加大腦血流量,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減輕血管平滑肌的遷移和增殖,起到減少氧自由基損傷和炎性細胞浸潤的作用,從而緩解腦血栓形成的癥狀,保護腦功能〔7,8〕。在腦血栓急性期使用依那普利進行治療可擴張血管,抑制脂質過氧化,消除自由基對細胞造成的損傷。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能夠改善患者體內的血流動力學,對腦缺血所致的遲發性神經元損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通過對血小板線粒體消耗氧氣的控制和氧化磷酸化的調控,抵抗血小板聚集,在抗凝同時又可改善腦部血液的微循環〔9〕。
自由基的大量釋放是腦血栓發生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SOD是細胞內的天然抗氧化劑,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防止脂質過氧化的作用〔9〕。ET-1是一種血管收縮和促有絲分裂肽,有類生長因子的作用,腦血栓患者血漿ET-1含量明顯高于正常人體內水平,其升高的機制可能是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質釋放失衡,縮小血管的活性物質合成過多,舒張血管的活性物質合成釋放過少所致;另外患者由于心肌缺氧及大量自由基的釋放刺激了內皮細胞因子的釋放,導致神經系統活性增強,大量釋放兒茶酚胺,引起ET-1水平急速升高〔10〕。
1 席桂香,馬蕓蕓,張 爭,等.Ⅱ型糖尿病和室間隔缺損合并腦血栓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檢測分析〔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2012;29(5):3691-3.
2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83.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30.
4 顧 勇,牛建英.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及其診療對策〔J〕.中華內科雜志,2009;48(6):441-2.
5 王崇寶,胡會社,劉亞民.超聲聯合靶向微泡治療急性腦血栓的動物實驗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3(6):864-7.
6 劉可征,徐立松.依那普利與纈沙坦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基質金屬蛋白酶-9及左室重構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5):1650-2.
7 隆海文,黃燕春,黃忠力,等.依那普利聯合辛伐他汀對絕經后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硬化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6):3043-5.
8 Hirobe T,Hasegawa K,Furuya R,et al.Effects of fibroblast-derived factors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melanocytes in culture〔J〕.J Dermatol Sci,2013;71(1):45-57.
9 李 娟.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與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成本效果分析〔J〕.重慶醫學,2011;40(8):818-20.
10 吳德強,陳 武.醒腦靜聯合依達拉奉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0):4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