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夫
寂寞是一種情緒,也是一種狀態。沒有大筆贊助資金的注入,缺少豐富的正規賽事作為“出口”,成都玩車族與北上廣的玩家相比,無論是組織規模上,還是玩家的心情上注定要“寂寞”很多,但這并不妨礙他們譜寫自己的歷史。
2006年被稱作成都玩車族元年,那年龍泉山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八年過去,成都玩車族已形成四大流派——山路、04、漂移、賽道。成都的汽車運動文化已成雛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成都玩車風潮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告密的副隊長
2005年《頭文字D》上映,這部電影激起了玩車族躁動的心。2006年龍泉山成為成都地下飆車族的集散地。
那時成都誕生了“龍泉山道俱樂部”“改裝水群”“斜行車隊”“HRS高轉速聯盟”幾個較為有名的組織,成都的民間汽車運動風潮,也是從那一年開始。
好景不長,2007年底,時任高轉速聯盟副隊長朱晉結合自己的經歷向媒體坦言山路十分危險。經媒體報道后,龍泉山相關部門在山路上安裝了大量電子眼,加強了交通安全管理,加上因為事故太多,深夜在山路上飆車的人慢慢減少。
朱晉因為此事在圈子里幾乎成為眾矢之的,甚至被看成告密者,不久他離開高轉速聯盟,他覺得自己很冤,“我不過說了幾句實話,在龍泉山飆車確實有危險,但危險本身就是賽車魅力的一部分,跟達喀爾拉力賽比較起來,龍泉山算什么啊?”
山路游戲一時間絕跡江湖,為了保住成都良好的玩車氛圍,幾位成都玩車界大佬開辟了一個新的玩法——04。
走向地面的04
04是指0-400米直線加速賽,這個玩法的好處在于門檻低,人人都可參與,易聚集人氣,且安全性高。
成都的地下04活動從2008年發展至今,參與車友從幾十臺發展到上千臺的規模。可警察叔叔不會無視這種大規模的聚會。從2009年04聚會開始受到關注,90%的04聚會都會伴隨著警燈的閃爍而驟然停止。
去年7月高轉速聯盟的“百鬼夜行一”被JC叔叔一鍋端之后,組織高層開始想辦法讓04從地下走到地上。于是誕生了今年4月在廢棄機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百鬼夜行三”。
可以預見,“百鬼夜行三”的成功舉辦將為成都玩車族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面。
更加安全的漂移
漂移在2000年左右傳入中國,目前漂移在北上廣已經得到了相當規模的發展,而成都除了“西南漂移王”王昌璽在中國能排進前五,成都總體的漂移環境幾乎一片空白。
對于偏向技術的山路派和偏向硬件的04派,漂移可謂是折中之選。而相比賽道,漂移的門檻更低,僅需一臺帶有限滑差速器的后驅車,且十分安全。
高轉速聯盟在成都各種場地試飄了約十場,得出的結論是,漂移對于原裝車都是可行的,而每場練習無一例外安全收工,并在萬達廣場和“百鬼夜行三”上演精彩的漂移秀,贏得陣陣好評。
玩不起的賽道
2007年成都金港賽道落成,車手們終于可以在合法的場地上駕駛著愛車一決雌雄。
高超的車技,漂亮的車模,正規的PIT房都讓成都的賽車文化升級到了一個新的檔次。可隨之而來的問題再一次的暴露在大家面前——參賽的車輛需經過專業的改裝,否則將無法參賽。這種改裝與普通的街車改裝完全截然不同,根據賽車場規定,業余組賽事至少都要配備賽車座椅和四點式安全帶,專業組賽事的基礎改裝更是讓許多普通愛好者望塵莫及。高昂的門檻雖然帶來更激烈火爆的比拼,但也不可避免的刷下了一大群愛好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且愿意把自己的愛車拆的七零八落。因此,參加正規賽事最終成為了一小部分人的樂土,而更多人成為了比賽的看客。
無論哪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但有一點每個流派都必須注意,那就是安全。要是出點什么事,進了醫院或者牢房,那才是真的要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