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葉軍

中國民營企業管理的健康發展,一是企業要認識到轉型期管理的作用;二是要善于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三是要不斷升級企業的管理系統。
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民營企業首先要認真學習和修煉,不斷總結和提高。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成功登陸紐交所,創全球最大IPO記錄,同時也締造了中國首富。
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領軍企業,阿里巴巴的成功將激勵更多的民營企業放飛夢想、創造未來。中國民營企業管理面對宏觀環境的變化,該如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值得我們思考。
管理困境
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組成部分,通過靈活的機制、商業模式創新、敢于拼搏、敢于天下先,涌現了一批著名的企業,如騰訊、360安全、娃哈哈、萬達、海底撈、小米……那么,在新時期面臨全球經濟下滑的壓力、人工成本、原料成本上漲、新的商業模式的沖擊壓力之下,我國大多數的中小民營企業管理現況又如何呢?
時代變遷帶來的管理困惑。面對時代變遷帶來的商業模式革命和產業升級的需求,很多民營企業家一下子進入了迷茫期,他們發現企業原來的優勢正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如何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指導企業的發展是民營企業轉型期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整體管理水平不高。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到現在,大多數民營企業仍采用傳統家族式管理,企業制度不健全,還停留在經驗管理模式上,缺乏科學化決策和制度化、規范化管理。
人才缺乏。人才缺乏直接影響了民營企業整體經營水平的提高,而員工的經常性流動又使民營企業不愿進行人才投資,人才匱乏是民營企業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
戰略轉型慢。互聯網時代給傳統企業的經營和商業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電子商務、OTO、互聯網營銷等新的商業模式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由于理念、資金和技術的困擾,很多民營企業戰略轉型緩慢,發展受阻。
產品創新不夠。一些民營企業由于觀念的落后、資金短缺和人才匱乏,不重視產品研發的投入,導致產品升級換代慢,不能滿足客戶新的、個性化的的需求,造成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下降,經營效益下滑。
商業模式落后。從工業化社會步入信息化社會,企業與外界的溝通和信息傳遞方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就會打破原有的商業模式,面對變化,大部分民營企業還沒有找到突破口。
營銷水平不高。多數民營企業缺乏完善的營銷體系,品牌維護力度不夠,客戶服務意識不強,缺少先進的營銷理念和工具。
路在何方
面對時代變化,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民營企業管理如何突圍,筆者有以下策略性建議:
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民營企業首先要認真學習和修煉,不斷總結和提高。適應國家宏觀調控,獲取持續發展新機會。突破傳統,依法、科學打造發展之路。要從“機會投資”走向“戰略投資”。強化規范經營意識,夯實持續發展根基。積極實施人才戰略,提升人力資源競爭力。不斷學習創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施品牌戰略,助推競爭與發展。建立廣泛的聯合,實現企業之間和諧、持續、健康、共贏發展;培育發展國際競爭意識與國際競爭力。
先改變觀念再改造企業。民營企業理念的改變首先是企業家理念的轉變,面對時代的沖擊,企業家學習和學習型組織的建立勢在必行。建立企業的長效學習機制,定期審視企業發展的不足,通過學習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規范管理提升效率。由于多數民營企業經歷了快速度發展期,規范化管理的意識和水平有待于提高。提升企業規范化管理的步驟: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確定企業的管理架構—梳理企業的業務流程—明確部門的崗位職能—制定企業的管理制度。
種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建立好人才戰略的長效機制,設計好人才激勵方案。做好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各環節工作,建立能者多勞、勞者多得的分配機制。聘用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建立企業的人才梯隊,提倡傳幫帶的優良傳統,打造一支強有力的企業管理干部隊伍。
戰略決定命運。戰略是需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發生轉變而調整的,建議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在董事會層面成立戰略委員會,定期審視企業的發展方向。一些規模小的民營企業可以尋求智庫(大學、咨詢機構等)的幫助,協助企業梳理發展戰略。
加大創新力度。企業可以成立技術創新委員會,設計創新機制,鼓勵創新人才。定期根據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研發新的產品,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優化商業模式。傳統行業的民營企業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沖擊,要采取走出去、學回來的走動學習模式,參觀學習行業標桿企業的先進管理方法和經營模式,借鑒模仿并尋求突破。
給營銷插上翅膀。升級企業的營銷系統,完善品牌規劃體系,優化客戶服務,加強銷售渠道管理,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先進營銷理念和工具,進行大數據營銷、會員式營銷、體驗式營銷、直復營銷等全方位優化組合。
中國民營企業管理的健康發展,一是企業要認識到轉型期管理的作用;二是要善于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三是要不斷升級企業的管理系統。機遇和風險并存,理想與現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