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醉鄉民謠》里的主角勒維恩說:“如果一首歌既不是新歌也不會過時,那它就是民謠”。民謠是美國所有音樂形式中我的最愛,中文歌里我最喜歡的校園民謠這種音樂形式,也源于美國民謠和鄉村音樂。而美國民謠與鄉村音樂是血源相近、相互影響的,從某種程度上看就是同一類型的音樂。在網絡還沒有普及的上個世紀末,我剛上大學的那一年,一本叫做《音樂天堂》的有聲音樂雜志把我帶到了西方音樂的天堂。時光真奇妙,多年后我在美國讀碩士期間,竟有幸來到了被譽為美國民謠和鄉村音樂故鄉的音樂天堂田納西。
時值美國大學春假,春光明媚,“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正是出游的好時節。“咱們去田納西看看吧!”我和小博、書陽一拍即合。三個大男人,租了一輛看上去很女性化的白色甲殼蟲汽車,從布魯明頓出發,在高速公路上一直往南方開往田納西。
位于美國南方的小城納什維爾是田納西州的首府,有音樂之都之稱。這座城市是美國鄉村音樂的圣地,也是美國文化產業的重鎮。美國專門為鄉村音樂設立的博物館鄉村音樂名人堂(Country Music Hall of Fame and Museum)就坐落在Nashville的音樂街的中心地帶。鄉村音樂名人堂于1967年4月建成,有著世界上最大和最好的鄉村音樂收藏品,收藏了數以萬計的唱片、錄像帶、書、圖片和歌本。從一開始廣泛在民間流傳的美國民歌到現在取得商業上巨大成功的流行鄉村樂,名人堂記錄了美國鄉村音樂的發展。
鄉村音樂名人堂每年都會在全美范圍內舉辦一次優秀鄉村歌手評比,然后載入名人堂,這體現了美國鄉村音樂的傳承。名人堂里有一個專門的展廳用來擺放歷年獲獎者的銅像,在這里可以看到從上個世紀初至今最有名的鄉村歌手的塑像和簡介。凡是在美國民歌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都會在這個地方有一席之地,就像位于華盛頓存有歷屆總統雕像的美國歷史博物館一樣。
作為美國鄉村音樂的狂熱愛好者,這個地方就是我心目中的朝圣之地。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筆下“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里的凌煙閣。在中國唐朝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經建凌煙閣來擺放功臣的雕像,這是一種至高的榮譽。而這座鄉村音樂名人堂,就是美國音樂人的“凌煙閣”!
在鄉村音樂名人堂,我看到了美國鄉村音樂史上的那些“大人物”,如被譽為“美國鄉村歌曲之父”的杰米·羅吉斯、曾經被涅槃樂隊翻唱《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而再次走紅的黑人歌手“鉛肚皮”、曾經被鮑勃·迪倫視為導師的伍迪·格思里……這些人都是美國的音樂之神。而如今,他們的照片、吉他、風琴、以及其他使用過的與音樂有關的物件都被靜靜地存放在這里,供來自世界各國對鄉村音樂感興趣的人瞻仰。由此可看出美國人對鄉村音樂的熱愛和對音樂人的重視。
在這個名人堂里,還陳列著一些著名鄉村歌曲的手稿。這些發黃的故紙很有真實感,那些打動人心,宛如天籟的音樂最先誕生于這些紙片上。這些手稿除了有紀念價值,還具有在法律上被認定為“作品”的特殊意義。
在《美國版權法》里,有一個對作品“固定性”的要求,“任何種類的作品,無論是音樂繪畫,還是軟件雕塑,都必須‘固定在某一‘介質上,才能成為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這些記載著旋律與歌詞的紙張,就是那些美妙音樂的“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