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汽車》雜志社
2013年漸行漸遠。這一年,整個商用車行業經歷了太多的酸甜和苦辣、陣痛與煎熬。而這一切,又讓2013年變得那么令人回味,讓人心中對未來充滿希冀與憧憬。
我國商用車市場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持續下滑以后,終于在這一年止跌回穩,努力走向回升之路。回升之路在哪里?希望又在何方?轉型升級成為這一年行業的關鍵詞、風向標和主心骨。
本刊從對國內專用車行業影響力的角度,邀請行業專家和相關機構評出了“2013商用汽車行業十大新聞”,這十大新聞顯然不能面面俱到地覆蓋2013年本行業的所有大事,但是可以從這些令人難忘的片段,重溫深深印入2013年的全行業的足跡。
新聞回顧:1月26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風集團”)和瑞典AB Volvo(下稱“沃爾沃集團”)在北京正式簽訂協議,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戰略聯盟,共同致力于發展“東風”品牌商用車。
東風與沃爾沃集團分別持有新的合資公司55%與45%的股權,東風成為大股東。新合資公司將生產東風商用車,并掛雙飛燕標識。新公司經營產品包括中重型卡車與底盤、商用車發動機、變速器等關鍵零部件,以及合資公司經營項目有關的技術支持、技術服務和售后服務等業務。
根據雙方簽訂的合作基礎協議,合資公司將加速全球化步伐,提升各自品牌在中國及國際市場的價值和地位,最終實現“東風品牌商用車走向國際”與“沃爾沃集團進一步強化其在全球商用車市場的地位”兩個目標。
合資公司將共享產品平臺、制造資源、供應商資源和國際銷售渠道等,實現資源共享與業務上的協同,將進一步降低成本。并且在未來將生產沃爾沃旗下優迪獅重型卡車。
點評: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跨國汽車巨頭們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與中國商用車企業合資不能再沿用舊思維,必須在主導權和核心技術方面拿出誠意來。與通常意義的中外合資汽車公司不同,無論股權、人事安排還是品牌使用,這次在與沃爾沃合資組建的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中,東風汽車均占據主導權。雙方的戰略聯盟模式,也被視為開創后合資時代“自主合資”新里程碑的事件。
新聞回顧:《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修改稿中規定,從2013年3月1日起,國內甩掛運輸企業的掛車不必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牽引車投保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給予賠償,不足部分由牽引車和掛車方依照法律規定承擔。
點評:雖然新規定為一輛車每年節省的費用并不多,但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實施甩掛運輸的規模越大,公司的運營成本就越低。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形成正面引導效應,可以鼓勵物流企業大規模購置掛車,進一步推動我國道路貨運組織結構的優化和產業結構的升級。
新聞回顧:商用車國IV排放標準原定2011年1月1日執行,因油品品質嚴重劣質不合格,無奈兩次被推遲。根據環保部92號公告,自2013年7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車用壓燃式發動機(主要指重型柴油車發動機)必須符合國IV標準。
5月10日,中機車輛服務中心網站發布了“關于實施重型柴油車國IV排放標準的通知”。該通知明確指出,按照《車用壓燃式發動機排氣污染物限值及方法》(GB 17691-2005)及實施方案的要求,經請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意,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新申報重型柴油車產品均應符合國Ⅳ排放標準,并停止受理國III重型柴油車新產品(以企業申報時間為準)。
點評:由于油品不能保障,7月份以后,有關排放標準實施的時間又有了新的變化。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僅有個別條件成熟的地區先行實施,各地對國IV標準的執行時間并不同步。不過這條消息的發布,卻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用車的產銷量,不僅企業6、7月的公告數量驟增,而且還帶動了終端用戶的需求。
新聞回顧:5月22日,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網站發布了“關于將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緊急切斷閥列入公告檢驗項目的通知”。《通知》指出,為提高罐式液體危險品運輸車及半掛車輛行車安全性能,從6月1日起,對申報的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新產品裝配的緊急切斷閥按QC/T 932-2012標準實施檢驗。對于《公告》內罐式易燃液體運輸車及半掛車產品,允許企業在2013年12月31日前,完成該項試驗的補項工作,逾期仍未完成補項的產品,暫停產品公告。
點評:2012年8月26日包茂公路客車與油罐車追尾事故是此《通知》下發的直接原因。從事故發生到《通知》發布實施僅僅間隔3個月,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對危險品運輸車輛的安全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非常重視。《通知》的出臺,將進一步規范緊急切斷閥的管理,提高危險品運輸車輛核心零部件的生產質量。
新聞回顧: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于8月21日下發中機函【2013】201號《關于停止受理并撤銷蓬(篷)式運輸車公告產品的通知》。《通知》稱,從即日起,停止受理蓬(篷)式運輸車(含半掛車)新產品申報,撤銷《公告》內已有蓬(篷)式運輸車(含半掛車)產品,并給予撤銷產品半年銷售過渡期。
蓬(篷)式車是介于廂式車與倉柵車之間的專用運輸車,它兼顧了二者的特點:不僅擁有類似于廂式車的整體廂體,還具有軟質可升降的頂篷,在百貨、電器等貨物的零擔物流領域應用非常廣泛,成了小商品運輸車型的代名詞,甚至在某些地方被稱為“義烏廂”。 《通知》的發布意味著蓬(篷)式運輸車將逐漸退出我國市場。
點評:近兩年來公告內產品的清理和整頓較為頻繁,那些不符合標準法規規定的產品是清理整頓的重點對象。這些通知的發布,均是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標準法規進行的響應調整,從車輛的技術安全、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等各個角度規范車輛,進一步提高我國車輛的技術要求。對于蓬(篷)式運輸車來說,由于該車技術含量低,且易成被非法改裝成為高欄板貨車,方便了車主超限超載,因此從安全的角度來講,它的取消存在著必然性。
新聞回顧:10月29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專用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湖北隨州召開。本屆論壇議題為“節能 環保 綠色時代”。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湖北省隨州市人民政府、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等單位共同承辦。國內外知名商用車企業及零部件企業400余名代表出席論壇。
點評:從2009年開始舉辦的專用汽車產業論壇是一年一度召開的專用汽車行業的一大盛事,是漢陽所努力為專用汽車行業搭建的良好平臺,已經成為專用汽車行業名副其實的“達沃斯”。
新 聞 回 顧 :10月 30日 ~11月 2日 ,2013中國國際商用車展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屆展會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漢市人民政府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主辦,湖北省經信委、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展會面積80000平米。本屆展會得到了國內外商用車及零部件企業的積極響應,廠商參展踴躍,展品數量和技術水平與上一屆相比有很大提高。同時,中國國際商用車高峰論壇、試乘試駕等豐富多彩的同期活動也給參展商和觀眾帶來更多的收獲。
點評:中國國際商用車展前身為2004年創辦的中國專用車及零部件展,首屆在武漢舉行,2006年和2008年移師上海,2010年因故停辦。2012年,該車展變身為中國國際商用車展后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華麗亮相,贏得業內廣泛關注。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以主辦方的身份全面指導、參與展會的規劃、招展、宣傳和展位劃分等各項工作,其在國內外汽車行業的影響力及多年積累的行業資源給本屆車展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動態演示活動、專業化論壇、務實的中瑞技術交流會等各類活動使展會內涵更加豐富。相比去年,本屆展會無論是主機廠、專用車及零部件企業新車型、新技術的發布數量都有了明顯提升。可以看出,中國國際商用車展覽會作為引領商用車行業技術進步的平臺,正逐漸得到行業認可。
新聞回顧:7月,上海申毅專用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申毅)宣布將在上海嘉定區建立國內首座卡車專用汽車模型博物館。據悉,這座卡車專用汽車模型博物館將陳列各類國內外近代經典的卡車及專用車車模,車模的制作年代從50年代初至今,其占地面積約為 7 畝,博物館內面積約800平方米。屆時,卡車車模愛好者不僅可以前往參觀,而且還可以借助博物館這一平臺進行交流和開展各種活動。9月份,上海申毅召集眾多卡車車模發燒友互動舉行了首屆RC電控車模比賽,為博物館的開館做一個“熱身運動”。一個月后,在武漢召開的中國國際商用車展覽會上,上海申毅攜帶近300個車模參展,成為本屆商用車展的一大亮點。
點評:我國的商用車文化發展需要通過大量活動來推動,車模的展示就是其中的主要活動之一,它可以激發民眾對商用車的興趣,使更多的人關注商用車行業,豐富商用車文化內涵。
新聞回顧:繼工信部下發《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后,10月18日,工信部又發布了首批公示企業名單。根據《特別公示車輛生產企業(第1批)》的公告,首批共有長春汽車研究所中實改裝車廠、衡陽客車專用車廠、廣東專用汽車有限公司、長春國富汽車改裝有限責任公司等48家車企,特別公示期從2013年1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止。
工信部表示,特別公示期間,不受理被特別公示企業的新產品申報。被特別公示的企業經考核符合準入條件的,取消特別公示,恢復受理其新產品申報。特別公示期滿后,未申請準入條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業,暫停其《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且不得辦理更名、遷址等基本情況變更手續。
點評:《通知》的發布和實施,將打破長久以來汽車行業備受詬病的生產資質“終身制”,對提高產業集中度,調整產業組織結構,完善汽車投融資管理,轉變汽車產業發展方式,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的作用。
新聞回顧:7月12日,福田汽車與中國國家海洋局在上海國家海洋局極地辦正式簽約并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福田成為“中國南北極科考戰略合作伙伴”,并為中國科考隊第30次出征南極提供專用車輛,這意味著福田將成中國首個登陸南極的商用車品牌。
本次基地科考工作承擔著建設新站點的重要任務,歐曼重卡、拓陸者皮卡將承擔建站過程中的物資運輸工作。南極作為地球上海拔最高、溫度最低、風速最大的大陸,對車輛的可靠性與安全性有著特殊要求。歐曼、拓陸者作為此次極地科考專業保障用車,已經順利通過了耐寒實驗等各項性能測試。
點評:福田汽車助力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出征儀式啟動,標志著福田汽車成為國內第一個通過捐贈車輛的方式助力南極科考事業的品牌和國內第一個通過提供科考保障人參加南極科考任務的品牌。能否適應南極極地氣候,對中國自主品牌商用車也是一種新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