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紀鵬飛
10月24~25日,在第三屆中國清障車操作技能爭霸賽期間,記者采訪了多名清障車用戶,了解他們使用清障車的一些情況,以及對清障車產品研發的建議。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隨著交通事故的頻發,市場對清障車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以廣東粵海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海公司)為代表的清障車企業也順勢推出了一大批不同用途的清障車,滿足了市場需求。與其他專用汽車產品不同,清障車的用戶以政府和大集團為主。隨著政府權力的下放,一些有著雄厚實力的民營企業也開始涉足清障救援行業。從采訪反饋的信息來看,在客戶相對比較集中的清障車市場,價格并不是清障救援單位選擇車輛的唯一因素,更多的清障救援單位更加注重車輛的用途和舒適度。盡管目前清障車的種類有所增加,但是防寒、耐熱,適合高原、泥濘道路的清障車仍存在空白。
“售后服務及時、設計的人性化以及虛心接受用戶的意見讓我很滿意,如果能做一些滿足用戶需求的個性化產品就再好不過了。”——鄧志榮
第一眼看到鄧先生是在10月24日上午進行的狹窄道路施救案例展示,當時他正握著操作桿對一輛隔著綠化帶的轎車展開清障。他原本的行程是打算操作完之后,下午就返回澳門,結果眾多清障車用戶的咨詢,以及中國清障車操作技能爭霸賽的精彩比賽讓這位“清障車發燒友”不得不修改了行程,觀摩了比賽全程。鄧先生的祖籍是廣東佛山南海鎮人,小時候便跟隨父母去了澳門。他在澳門自己開了家拖車服務中心(類似于大陸的清障救援服務公司),公司主要的業務是違章車輛的處理和豪華轎車的運輸。澳門沒有清障車改裝企業,所需的清障車大多來自歐美或者大陸。相比歐美,大陸的清障車價格便宜,性價比高,所以公司的清障車一般從粵海公司采購,澳門的車型與大陸不同,方向盤是在駕駛室的右側,并且對車長等各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他在澳門購買底盤之后,把圖紙反饋給粵海公司,粵海公司的技術人員做好上裝之后,送到海關拼裝。
“大陸清障作業的價格太便宜啦!”鄧先生見到記者就抱怨大陸清障價格低廉。他告訴記者,自己在澳門花2萬塊錢都雇傭不到一個清障工,沒辦法自己既是老板也是員工。當記者告訴他,大陸清障作業的價格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媒體更是曝出“天價拖車費”的消息之后,鄧先生無奈地搖了搖頭,“澳門對每次拖車的價格有明確規定,相對比較規范。”
澳門道路狹窄,停車位價格高昂,違章停車比較常見。鄧先生的工作很忙碌,每天睜開眼就需要處理很多違章車,稍微空閑的時候,也會去海關承擔法拉利等豪車的運輸工作。鄧先生目前清障車的數量不多,以平板車為主。但是他本人卻十分喜愛清障車,對歐美等國的各種清障車如數家珍。他也比較關注大陸清障車的發展,甚至在廣東的辦事處訂閱了本刊。狹窄的道路,川流不息的車流是鄧先生每次清障救援都要面臨的挑戰,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實施清障,是他經常考慮的問題。他把自己工作遇到的技術難題反饋給粵海,希望借助清障車企業的力量解決問題,有的時候他會自己改裝,比如這次狹窄道路施救案例所用的類似于平衡木的裝置就是他自己設計的,并且在實際作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鄧先生對粵海的車輛有很高的評價,售后服務及時、設計的人性化以及虛心接受用戶的意見都讓他很滿意。他對粵海的建議是在模塊化生產的同時,關注一些像他這樣有特殊需求的用戶,做一些個性化的產品,如果能像蛋糕一樣,可以DIY(自己動手)就更好了。
“目前各大清障車產品在功能方面相差不大,最大的差別在于細節和工藝。采購清障車最看重的是車輛的性價比,車輛一定要質量可靠,操作方便并且耐用。我最看重車輛的品牌,尤其是上裝的材質和工藝,價格倒不是優先考慮的因素。”——后國啟
后先生是第一次觀摩中國清障車技能操作爭霸賽。安徽宣城是個不大的城市,他的公司是當地唯一的一家清障救援公司。由于要處理當地發生的各種清障救援工作,后先生公司的清障車品種相對比較齊全。公司目前有12輛清障車,其中平板車3輛,各種噸位的重型清障車4輛,隨車吊3臺,地庫救援車1輛,皮卡改裝的清障車1輛。這些車輛中,除了兩輛是常州中汽和廈工楚勝的之外,其余都是從粵海公司采購的。
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采購清障車最看重的是車輛的性價比,車輛一定要質量可靠,操作方便并且耐用。他最看重車輛的品牌,尤其是上裝的材質和工藝,價格倒不是優先考慮的因素。“剛開始采購清障車的時候,可能會考慮價格,但是慢慢進入這個行業就會發現,耐用和好用才是選車的重要標準,這個行業要看長遠的投資,講究的是長期效益。”后先生自己使用清障車已經有5年的歷史,有時候甚至還親自操作,他對國內幾大清障車企業的產品比較熟悉。他認為目前各大清障車產品在功能方面相差不大,最大的差別還在于細節和工藝。清障車最大優點是防腐處理做得比較好,焊接工藝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很多操作工具的設計都相當人性化。
后先生手頭上幾輛重型清障車已經老化,他打算近期在粵海公司采購幾輛8噸、50噸的重型清障車。目前,粵海公司在合肥沒有設立辦事處,購買配件不太方便,他希望粵海公司能在江淮地區建立配件庫,方便配件的購買。
“目前清障車的駕駛室很少有臥鋪座,如果底盤廠能供應的話,他們在高速巡邏的時可以稍微休息下;其次清障車射燈都安裝在底盤,但是位置有點高,倒車時需要手電照明,最好能跟保險杠持平,他們已經在修理廠做了改裝,實用效果還不錯。而且38噸的重型清障車工具箱有點偏高,個子矮的人有可能會很吃力,由于要放置一些重的修理工具,工具箱的地板要加厚,除此之外,工具箱內部上層安裝了燈光照明,下層如果也安裝一些燈的話,在夜間作業會更加方便。”——范來明
浙江國益路橋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國益公司)是清障車技能大賽最早的一批參賽代表隊,從2011年至今已經連續參加了三屆比賽。范師傅今年是第二次參加比賽,去年他和隊友在公交救援項目斬獲第三名,這屆比賽盡管只有他一個老選手參賽,但是范師傅和隊友們卻做好了充分準備,終于在這屆救援公交車比賽項目中獲得第二名。
范師傅所在的杭州國益公司負責整個杭州繞城高速公路的救援工作。由于高速公路里程長,所以他們的業務量也很大。公司的清障車全部都是粵海的產品,各個噸位、型號的清障車都有配備。高速救援與普通救援不同,施救車輛因月份不同存在差異,逢年過節轎車居多,平時則貨車、半掛車多一點,尤其晚上出事的比較多。為了及時疏通高速,他們在每個高速的出口都放置了一輛清障車,白天只要交警一打電話過來,他們只需5分鐘就可以趕到現場。
范師傅開清障車已有10年,駕駛過不同噸位的清障車,對車的性能比較了解。粵海公司在杭州設立了辦事處,他經常把自己用車的心得反饋給企業。粵海公司的產品比較成熟,售后服務好,車子毛病少。但是他也給企業提出了四點改進建議:一是目前清障車的駕駛室很少有臥鋪座,如果底盤廠家能供應的話,他們在高速巡邏時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二是38噸清障車伸出來的兩節臂架操作有點不便,第一節小臂收回來了才能收第二節大臂,這讓車子在轉彎時不太安全,如果能設計成先收大臂再收小臂會更便捷些。三是目前所有的清障車射燈都安裝在底盤,但是位置有點高,倒車時需要手電照明,射燈最好能跟保險杠持平,他們已經在修理廠做了改裝,實用效果還不錯。四是38噸重型清障車工具箱有點偏高,個子矮的人有可能會很吃力,由于要放置一些重的修理工具,工具箱的地板要加厚,此外,工具箱內部上層安裝了燈光照明,下層如果也安裝照明的話,在夜間作業會更加方便。
“國內的清障車目前仍處于一個古老的模式,從單拖式到平板式、背馱式僅僅完成了一代更新,還需要進一步升級給救援更好的空間。國內的清障車制造企業能否盡快生產以下幾種車型:一是四輪的平板拖車;二是具備鏟雪功能的清障車;三是能夠裝載貨車等大車的駝背式清障車。”——楊立群
轉了兩次飛機,從呼倫貝爾來到廣東佛山的楊先生可謂是跋山涉水。楊先生這次來的目的是熟悉比賽的流程,明年的清障車比賽他將會帶領自己的隊伍參賽。
楊先生同時擔任了清障救援和汽車租賃兩家公司的總經理。在楊先生創辦清障救援公司之前,呼倫貝爾還沒有一家清障救援的公司。隨著近幾年呼倫貝爾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他的公司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擁有大小清障車17輛,并在不同地區設立了清障救援站。
呼倫貝爾地廣人稀,總面積26.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山東、江蘇兩省之和,這對楊先生的清障救援公司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呼倫貝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溫差很大,當地居民的車型以SUV為主,大雪、泥濘的路面使得普通的救援車根本無法施展救援。楊先生說,現在不僅拼救援技術,更要拼設備的性能和功能,用戶的車子越來越重,對清障車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楊先生現有的平板車以北方交通的產品為主,重型車全部來自粵海公司。他說,自己選車最看重功能和質量,功能如果能夠滿足他的需求,即使貴一點也無所謂。他個人比較青睞解放的底盤,主要原因是車子做工粗獷便于維修。
現有的清障車能否滿足日常的救援要求?面對記者的提問,楊先生不假思索地說:“不能”。他說目前的車輛跟自己的需求相差太遠了,他需要更多不同種類的清障車來滿足草原救援。針對呼倫貝爾草原獨特的地貌特征,楊先生目前正在跟粵海公司協商提供鏈軌和膠輪混合使用的清障車,希望這款車的亮相能夠滿足草原、高原清障救援需求。
同時,他還通過本刊呼吁相關清障車制造企業能盡快生產以下幾種車型:一是四輪的平板拖車;二是具備鏟雪功能的清障車;三是能夠裝載貨車等大車的駝背式清障車。如果這些清障車能早日下線,可能會盡早地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