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蒙 彭麗晴 羅自健 劉丹
(瀘州醫醫院附屬醫院超聲科,四川瀘州 646000)
超聲醫學在慢性腎衰竭患者心臟損害方面的作用
李之蒙 彭麗晴 羅自健 劉丹
(瀘州醫醫院附屬醫院超聲科,四川瀘州 646000)
目的: 為了解慢性腎衰竭( CRF)患者的心臟損害情況,并探討這種心臟損害的影響因素。方法: 選擇2012年一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腎衰竭3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同一時間段未患慢性腎衰竭3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將超聲心動圖檢查兩組患者的LAD,LAPWs,LAPWd,IVSTd,IVSTs,SV,EF等數據進行評價,分析慢性腎衰竭后患者心功能受損的情況。結果:檢查后的兩組數據顯示,腎衰竭組 LAD,LAPWs,LAPWd,IVSTd,IVSTs較對照組顯著增加,具有患者心臟彩超異常者占93.3% ( 28/30),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SV,EF,A,E較對照組明顯增高,異常者為96.6% ( 29/30)。對照組心臟超聲主要表為左室擴大、左室肥厚、左房擴大、瓣膜反流及心功能不全,尤以左室舒張功能損害為主。這些心臟損害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尿毒癥毒素、高血壓、貧血。盡早透析,積極控制高血壓,糾正貧血是預防和治療CRF患者心臟并發癥的主要手段。結論:對于腎衰竭患者而言,心臟彩超是一種無創性的較準確地反心臟形態和心功能受損的輔助檢查方法。
超聲心動圖 慢性腎衰竭 心臟病變
心臟損害是慢性腎衰竭(CRF)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亦是尿毒癥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隨著各種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改進,使尿毒癥患者5年存活率已提高到50%~70%,但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病率尚未減少且仍為重要死因[1]。CRF患者的心臟損害與其他心臟病在形態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在預防和治療用藥上有多少相似點和不同之處,是目前廣泛研究的問題。因此,我們將近1年來收治的30例CRF患者與30例正?;颊哌M行對比分析,重點研究CRF患者心臟損害的超聲心動圖改變,并探討多普勒彩超在腎衰竭患者的心臟檢查方面的作用,為以后今早發現CRF患者心臟病變,降低死亡率做準備。
(1)病例來源。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腎衰竭患者30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33-68歲,平均年齡(45.6±2.1)歲。其中原發性高血壓腎病15例,原發性腎病綜合癥17例,原發性糖尿病腎病10例,慢性腎小球炎癥12例。健康對照組選取健康體檢篩選的我院職工30例。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器對兩組患者進行掃查得出數據。
(2)方法:采用多普勒超聲檢查儀對兩組患者進行掃查,探頭頻率調整為3.5MHz?;颊咂届o休息后仰臥于檢查床,心電圖QRS波起始部開始測量。在檢查中須記錄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d)、末期左室內徑(LVIDd)、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收縮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s)、左室后壁厚度(LVPWs)。采集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同時采集射血分數(EF)、平均周徑的縮短期、二尖瓣峰值等,并進行比較分析。對所有瓣口的血流和心包積液進行監察。通過以上指標來判斷患者的心臟異常情況,從而確定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心臟結構和功能的變化。
(3)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1)通過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慢性腎衰竭患者心臟結構的變化情況: 將兩組調查者的各時期心室內徑和厚度進行比較,見表1。腎衰竭組的患者心臟結構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

表1 兩組患者檢查后心臟結構的比較
(2)通過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慢性腎衰竭患者心臟功能的變化情況: 將檢查采集到的射血分數、每搏量等心臟功能性指標進行比較,見表2。腎衰竭組的患者的心臟功能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心臟損害是慢性腎衰竭的主要并發癥,同時也是最主要的致死病因,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心臟病變主要表現為器質性結構、質量發生病變,主動脈、冠狀動脈等發生動脈硬化[2]。研究發現,慢性腎衰竭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病變早在其心功能正常期就產生了變化,但由于生理上沒有明顯特征和標志,患者可能會忽略和不重視,最終導致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心臟病變病情加重,錯過了最佳的疾病控制期[3]。慢性腎衰竭患者通常表現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房室間隔肥厚,心臟的收縮功能障礙等,并且會出現酸中毒、鈉水潴留等代謝紊亂合并高血壓和貧血現象,尿素尿酸的刺激作用引發無菌性心包炎,嚴重時會出現心包腔有纖維素和血性滲出物的出現[4,5]。因此,為了減少和控制慢性腎衰竭并發心臟病變的死亡率,在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心臟結構和功能早期檢查變得十分重要[6,7]。本次實驗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心臟功能和結構情況,對兩組調查者收集到的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d),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末期左室內徑(LVIDd),收縮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s),末期左室內徑(LVIDs),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每搏量(SV),射血分數(EF)、短軸縮短率(FS)進行數據比較發現,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心臟結構性和功能性指標明顯異常,和健康對照組比較,內徑和厚度明顯較大,P<0.05,而通過對心臟功能指標的比較,發現腎衰竭組的每搏量,射血分數等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可以顯示出慢性腎衰竭患者心臟處于異常高負荷狀態。由此我們總結出慢性腎衰竭患者心臟病變導致心臟的功能和結構均處于異常狀態,發現了慢性心臟衰竭患者的心臟增大、心室壁增厚、心包積液等現象。從而導致體內代謝紊亂,心臟容量負荷增加;腎素等激素異?;顒?,壓力負荷增大;體內的高動力循環異常狀態導致心臟心室前、后負荷;這些因素會導致心臟心腔增大,左心室肥厚,前、后負荷加大,血液中各種代謝產物積累對心血管的刺激和損害,當這些損害達到心臟代償性峰值時,便會造成心肌細胞的纖維化和過早凋亡,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產生變異,最終導致心律不齊、心力衰竭。通過實驗發現,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掃查能夠在心臟病變早期就可發現心功能發生的相應改變,可以為慢性腎衰竭患者心臟病變的控制和預防提供主要參考信息,超聲心動圖具有無創、操作簡單、無電離輻射、安全、可多次重復監測的優點,可以實時的反應病情的發展,能夠對患者的心臟結構和功能做出直觀、準確的描述,為各時期腎衰竭患者心臟病變提供治療參考指標,有益于慢性腎衰竭疾病心臟病變的臨床治療評價[8]。
[1] 董怡,陳為民,王文平,等.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與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評價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腎功能狀態的對比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l,20(1):30.
[2] TsurLloka K,Yasuda T,Koitabashi K,et al.Evaluation of renalmicrocirculation by contrast - enhanced ultrasound withsonazoid as acontrast agent[J].Int Heart,2010,51(3):176.
[3] 薛立云.慢性腎病的超聲新技術研究進展[J].上海醫學影像,2011,4(20):319.
[4] 李衛.慢性腎病的彩超診斷[J].中國社區醫師,2011,34(13):200.
[5] Grenier N,Quaia E,et al.Radiology imaging of renal structureand function by computed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and ultrasound[J].Sermin Nucl Med,2011,41(1):45.
[6] 陳靈麗.超聲檢查在老年慢性腎病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9):152-153.
[7] 陳結慧,祝勝郎,蔣瑩,等.顆粒對透析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超敏C 反應蛋白及纖維蛋白原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14):1064-1066.
[8] 周艷.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水平與心功能的相關性[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5):611-6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patients with heart damage, an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eart damage。Methods: 30 patients who were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were selected in 2012 January to 2013 January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selecting 30 patients without chronic renal failure at the same time period as control group。The ultrasonic Heartbeat map check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AD, LAPWs,LAPWd, IVSTd, IVSTs, SV, EF and other data evaluation, analysis of impaired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fter then. Result: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LVPWs,LVPWd,IVSTd, IVSTs of the renal fail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 increase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t had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P<0.05).The SV,E,A of the renal fail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heart functional evaluation, it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atients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caused by heart disease specific changes in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t i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
echocardiography;chronic renal failure;cardiac le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