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麗++周小林
摘 要:完整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和可行的考核指標是對地勘單位提高管理水平的真實評價并促進地勘單位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績效考核指標的分解細化過程,其實質就是地勘單位戰略目標在其組織框架內的邏輯分解的過程,也就是地勘單位經營目標的細化。地勘單位績效考核是通過動態發展的目標分解體系,結合各崗位靜態的職責體系,制定出各部門、各二級單位在一定考核期間內應完成的各項工作任務具體體現。而這種“動態”和“靜態”的結合過程,正體現了地質勘查單位經營理念、發展方針、經營宗旨,發展目標。考核指標不以GDP為唯一標準可以真實反映地勘單位經營狀況。
關鍵詞:績效考核 GDP 糾偏 權重
中圖分類號:F4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182-02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研究,解決一些重大問題,做出了重要決定,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產能過剩,科技創新,安全生產,新增債務等指標的權重,更加重視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人民健康狀況。”就此,G20與新興國家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家張其佐說:(GDP)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總量指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年均經濟增速高達9.9%。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然而,在經濟高速度發展的同時,一些地方過度重視‘GDP數據,有的不僅不對,而且造假嚴重,這樣的GDP沒有什么持續發展。在考慮到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要考慮社會,經濟,與環境的保護,‘GDP生產甚至新增債務等指標,任何以犧牲環境、人民健康等為代價創造的‘GDP或帶血的,絕不能成為官員升遷的‘墊腳石。中央此次明確在增長導向上“糾偏”,特別是加大了除GDP增長以外,經濟、社會、環境保護、人民生活等綜合發展的考核指標的權重,這一新的“指揮棒”將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巨大。評價單位發展成果,考慮干部的政績升遷也絕不能將‘GDP作為唯一標準,要既看眼前,又要著眼長遠,真正實現單位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民生改善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 地質勘查單位績效考核的情況
地質勘查單位沒有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單位的凝聚力將喪失,人才外流現象嚴重,人才引進難度加大,甚至出現“斷檔”,勢必對地質勘查單位的事業發展造成不良影響。隨著地勘經濟的不斷增長,地質勘查單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的、符合地勘經濟發展趨勢的績效考核體系,因此,地勘單位建立職責界定清晰,考核流程運行流暢,規范執行有力的績效考核體系管理平臺很有必要。并且可以有效防止內部各二級單位經營者的不作為行為(虛報工程量或削減必要的地質工作手段)。
地勘單位設計考核體系,應該結合地勘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根據自己單位的特長和發展需要參照地質勘查行業發展周期,遵循全面性、客觀性和可行性的原則,設置一套科學、合理的操作性強的定量與定性指標相結合的生產經營型的地勘單位考核指標體系,將滿足地勘單位內部管理需要和為外部提供相關經營信息的經濟指標融合為一體,把地勘單位的經營目標具體化。目標指標數量的多少及其體系的結構形式以系統化為原則,既在較小的目標指標體系中,應該涵蓋如經營收入、利潤等能如實反映地勘單位實際經營狀況和業績的指標。這樣便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地勘單位及各二級單位各項業績指標在某一時點的經營情況和目標的實際完成情況。通過對收集到的考核指標分析,可以清楚掌握被考核單位的績效完成情況,另一方面在考核的同時又可對被考核單位的某些變動異常的指標單獨做出變動趨勢分析,估算變化趨勢,提醒被考核單位注意并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剔除不可控因素的影響、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以及時采取相應控制措施,以確保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同時對各二級單位績效考核與事中控制相結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整套完整的績效考核指標可以真實反映地質勘查單位的實際經營情況。績效考核指標的分解細化過程,其實質就是地勘單位戰略目標在其組織框架內的邏輯分解的過程,也就是地勘單位經營目標的細化。地勘單位績效考核是通過動態發展的目標分解體系,結合各崗位靜態的職責體系,制定出各部門、各二級單位在一定考核期間內應完成的各項工作任務具體體現。而這種“動態”和“靜態”的結合過程,正體現了地質勘查單位經營理念、經濟宗旨,發展方針,發展目標。地質勘查單位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設定應本著實用,便于統計,收集容易并且能真實反映出地質勘查單位各二級單位的特點:如對實體性經營公司,考核指標的設計則側重于經營收入和利潤;對基地管理中心的考核指標的設計則側重于服務的滿意度和住宅地的美化、亮化;對野外地勘項目考核指標的設計則側重項目的完成、環境的保護、成本的降低;對各管理科室及職能部門考核指標的設計則側重于崗位職責的全面履行、對基層單位的服務。地質勘查單位通過考核激勵機制的實施,逐步建立地質勘查單位“明確責任、注重激勵、嚴格考核、硬件約束”的長效機制,激發各二級單位經營者的內在潛能,充分調動各二級單位經營者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根本改變了以往那種盲目追求經濟總量的完成、不注重成本的降低、不講經濟效益的狀況,使權、責、利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地勘經濟良性可持續發展。
2 本質變化
根據決定的精神,在這新的“指揮棒”的引導下,地勘單位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也將相應發的變化,地勘單位的經營將發生質的變化并良性持續發展。
(1)不以GDP為唯一標準,增加資源消耗、產能過剩,科技創新,安全生產等指標的權重,更加重視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人民健康狀況,在此精神指導下,地質勘查單位領導和職工的經營理念將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