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剛++侯銳
摘 要:電網的高速發展給電力系統員工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培訓體系,有效地提高了電力系統員工的素質能力和技能水平。這種培訓體系以“八學”培訓模式為核心,以“八學”培訓管理系統為平臺,結合公平、公正的激勵措施,多措并舉全方面提升員工素質。
關鍵詞:電力系統 員工 素質提升 八學模式 培訓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200-02
1 開展職工教育培訓是電力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電網規模逐漸增大,自動化、智能化電力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電網日常運行維護、檢修搶修工作任務日益繁重,工作內容日漸復雜,需要電力員工更高效的工作效率,因此電力員工需要更高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來保障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1-2]。
電力企業的進步需要全員參與管理,要求員工具有企業發展的大局觀,因此作為電力員工不僅精通業務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
同時,電力員工在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后,急需一個良好的培訓平臺,了解國內外先進技術,增強團隊協作、溝通交流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結合以上三點,開展電力系統員工培訓體系的探索與研究工作,增強電力員工綜合素質,使其更好地投身于電網、企業的發展建設中,已是電力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
2 開展電力系統培訓體系的研究過程
傳統的電力系統的培訓存在定位不準、形式與實際脫節、培訓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因此,電力系統的培訓應使員工認識到提升素質的意義和必要性。同時培訓內容應更加注重實用性和實踐性,幫助員工提高素質與能力,更好地學以致用。
開展電力系統培訓體系的研究,首先要宣貫培訓理念,使員工認識到培訓提能的重要性,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通過開展員工的調研工作,“以人為本”,了解每位員工的特長、興趣,并根據工作需要,制定個性化培訓目標和計劃,對每位員工因材施教,滿足員工們培訓需求。同時,創新培訓方式,多元化培訓同步開展,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八學”培訓系統,交流分享經驗、心得,取長被短,在職工群體營造學、趕、比、幫、超的良性氛圍。通過設置公平的激勵手段,助推員工激發潛能,完善培訓體系建設。圖1為培訓體系圖示。
2.1 宣貫培訓理念,試點先行
電力系統培訓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管理創新的過程,需要全員全面參與、實踐。通過宣講培訓理念,使員工初步認識到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開展培訓的意義和必要性。調動員工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正向引導員工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2 制定目標、計劃,因材施教
體系的實施,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訓目標和計劃。培訓體系需結合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定宏觀、微觀培訓目標。宏觀培訓目標,即電力企業的培訓目標,要滿足企業的發展目標,實現目標所需要的人才類別、層次、比例將是宏觀目標的主要內容。微觀培訓目標即員工培訓目標,以宏觀培訓目標為指導,側重于員工個人發展為主,根據每位員工的性格、特長等個性化特征,“量身定做”培養方案,將每位員工的最大潛能激發出來。
結合培訓目標,分別制定階段性的企業、員工培訓計劃,如企業年度培訓計劃、班組、員工個人培訓計劃等。按部就班完成培訓計劃,對每位員工因材施教,最終實現培訓目標(圖2)。
2.3 創新培訓模式,全面提升素質
豐富、靈活的培訓方式可以滿足員工的多方面培訓的需要。“八學”培訓模式[3]是在電力工作實踐的基礎上,提煉并固化出來一種人才培訓方式。“八學模式”的主要內容是領導貫學、因地自學、互幫互學、結對帶學、換崗輪學、外派專學、取證定學、比武競學這八類學習方法。區別于傳統的“講傳”教學模式,八種培訓模式形成靈活多樣的培訓手段。將培訓與工作相結合,完成工作的同時,也達到了培訓目的,即省去了專項培訓開展的時間,又使培訓更切合實際,解決了工學矛盾。
2.4 建立學習系統,營造學習氛圍
“八學”學習系統是基于ASP及SQL Server建立的一個交流學習的網絡平臺。該系統具有學習管理、經驗交流、學習天地等四個模塊,方便員工進行學習內容的參考與統計,開展經驗心得的交流與探討,了解電力行業的前沿與動態,可以使企業中形成“學、趕、比、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員工將學習記錄,如學習時間、類型、課時、成果錄入系統,經管理員審核后存入數據庫。再經數據匯總后,實現對“八學”的各個培訓進行排名。管理人員可通過系統對員工的學習情況進行動態管理,掌握員工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完善培訓體系。同時,員工可通過系統看到其他優秀員工的學習情況,從而取長補短,全面提升素質。
同時,經驗交流模塊可以使員工們進行疑難解答、心得交流。從而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天地模塊包括國內外電力前沿,電力行業動態,電力安全知識,技術革新等內容,同時,由管理員實時更新維護。
圖3為系統界面的截圖。
2.5 激勵機制并行,助推激發潛能
以系統學習數據為依據,定期對員工開展階段性考評工作,對員工的學習效果進行鑒定。制定公平、公正獎懲機制,開展素質鑒定工作,綜合考量員工的學習完成情況、素質提升狀況,激勵員工全面增長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業務技能水平。同時,形成一種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給員工有一個發展平臺,促使員工加強學習,不斷進步。
2.6 反饋總結改進,完善培訓體系
總結培訓中產生的問題,并且進行剖析,深入研究不同進步程度的學員的學習情況,積極與員工交流,對于進步快的學員,作為典型培訓經驗推廣;對于進步慢的學員,找出原因,改進培訓方案。以反饋情況為依據,制定下一階段的培訓目標、計劃,從而形成閉環管理。
3 結語
該文介紹了一種針對于電力系統員工的培訓體系。該體系已經在國網嘉興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原名稱為嘉興電力局配電運檢工區)深入開展,經過一年的探索與實踐,該部門員工安全生產能力得到強化,技術理論水平得到提升,業務技能素質得到提高,團隊綜合實力得到加強,滿足新時代電力系統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許長林.創建一流教育培訓體系提高職工隊伍素質[J].黑龍江電力,2012,22(1):13-15.
[2] 李盛林,張來友,王偉.輸配電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管理科學,2008(168).
[3] 盧剛,姚建華,吳湘源.電力系統員工素質提升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36):22-23.endprint
摘 要:電網的高速發展給電力系統員工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培訓體系,有效地提高了電力系統員工的素質能力和技能水平。這種培訓體系以“八學”培訓模式為核心,以“八學”培訓管理系統為平臺,結合公平、公正的激勵措施,多措并舉全方面提升員工素質。
關鍵詞:電力系統 員工 素質提升 八學模式 培訓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200-02
1 開展職工教育培訓是電力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電網規模逐漸增大,自動化、智能化電力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電網日常運行維護、檢修搶修工作任務日益繁重,工作內容日漸復雜,需要電力員工更高效的工作效率,因此電力員工需要更高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來保障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1-2]。
電力企業的進步需要全員參與管理,要求員工具有企業發展的大局觀,因此作為電力員工不僅精通業務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
同時,電力員工在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后,急需一個良好的培訓平臺,了解國內外先進技術,增強團隊協作、溝通交流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結合以上三點,開展電力系統員工培訓體系的探索與研究工作,增強電力員工綜合素質,使其更好地投身于電網、企業的發展建設中,已是電力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
2 開展電力系統培訓體系的研究過程
傳統的電力系統的培訓存在定位不準、形式與實際脫節、培訓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因此,電力系統的培訓應使員工認識到提升素質的意義和必要性。同時培訓內容應更加注重實用性和實踐性,幫助員工提高素質與能力,更好地學以致用。
開展電力系統培訓體系的研究,首先要宣貫培訓理念,使員工認識到培訓提能的重要性,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通過開展員工的調研工作,“以人為本”,了解每位員工的特長、興趣,并根據工作需要,制定個性化培訓目標和計劃,對每位員工因材施教,滿足員工們培訓需求。同時,創新培訓方式,多元化培訓同步開展,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八學”培訓系統,交流分享經驗、心得,取長被短,在職工群體營造學、趕、比、幫、超的良性氛圍。通過設置公平的激勵手段,助推員工激發潛能,完善培訓體系建設。圖1為培訓體系圖示。
2.1 宣貫培訓理念,試點先行
電力系統培訓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管理創新的過程,需要全員全面參與、實踐。通過宣講培訓理念,使員工初步認識到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開展培訓的意義和必要性。調動員工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正向引導員工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2 制定目標、計劃,因材施教
體系的實施,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訓目標和計劃。培訓體系需結合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定宏觀、微觀培訓目標。宏觀培訓目標,即電力企業的培訓目標,要滿足企業的發展目標,實現目標所需要的人才類別、層次、比例將是宏觀目標的主要內容。微觀培訓目標即員工培訓目標,以宏觀培訓目標為指導,側重于員工個人發展為主,根據每位員工的性格、特長等個性化特征,“量身定做”培養方案,將每位員工的最大潛能激發出來。
結合培訓目標,分別制定階段性的企業、員工培訓計劃,如企業年度培訓計劃、班組、員工個人培訓計劃等。按部就班完成培訓計劃,對每位員工因材施教,最終實現培訓目標(圖2)。
2.3 創新培訓模式,全面提升素質
豐富、靈活的培訓方式可以滿足員工的多方面培訓的需要。“八學”培訓模式[3]是在電力工作實踐的基礎上,提煉并固化出來一種人才培訓方式。“八學模式”的主要內容是領導貫學、因地自學、互幫互學、結對帶學、換崗輪學、外派專學、取證定學、比武競學這八類學習方法。區別于傳統的“講傳”教學模式,八種培訓模式形成靈活多樣的培訓手段。將培訓與工作相結合,完成工作的同時,也達到了培訓目的,即省去了專項培訓開展的時間,又使培訓更切合實際,解決了工學矛盾。
2.4 建立學習系統,營造學習氛圍
“八學”學習系統是基于ASP及SQL Server建立的一個交流學習的網絡平臺。該系統具有學習管理、經驗交流、學習天地等四個模塊,方便員工進行學習內容的參考與統計,開展經驗心得的交流與探討,了解電力行業的前沿與動態,可以使企業中形成“學、趕、比、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員工將學習記錄,如學習時間、類型、課時、成果錄入系統,經管理員審核后存入數據庫。再經數據匯總后,實現對“八學”的各個培訓進行排名。管理人員可通過系統對員工的學習情況進行動態管理,掌握員工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完善培訓體系。同時,員工可通過系統看到其他優秀員工的學習情況,從而取長補短,全面提升素質。
同時,經驗交流模塊可以使員工們進行疑難解答、心得交流。從而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天地模塊包括國內外電力前沿,電力行業動態,電力安全知識,技術革新等內容,同時,由管理員實時更新維護。
圖3為系統界面的截圖。
2.5 激勵機制并行,助推激發潛能
以系統學習數據為依據,定期對員工開展階段性考評工作,對員工的學習效果進行鑒定。制定公平、公正獎懲機制,開展素質鑒定工作,綜合考量員工的學習完成情況、素質提升狀況,激勵員工全面增長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業務技能水平。同時,形成一種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給員工有一個發展平臺,促使員工加強學習,不斷進步。
2.6 反饋總結改進,完善培訓體系
總結培訓中產生的問題,并且進行剖析,深入研究不同進步程度的學員的學習情況,積極與員工交流,對于進步快的學員,作為典型培訓經驗推廣;對于進步慢的學員,找出原因,改進培訓方案。以反饋情況為依據,制定下一階段的培訓目標、計劃,從而形成閉環管理。
3 結語
該文介紹了一種針對于電力系統員工的培訓體系。該體系已經在國網嘉興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原名稱為嘉興電力局配電運檢工區)深入開展,經過一年的探索與實踐,該部門員工安全生產能力得到強化,技術理論水平得到提升,業務技能素質得到提高,團隊綜合實力得到加強,滿足新時代電力系統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許長林.創建一流教育培訓體系提高職工隊伍素質[J].黑龍江電力,2012,22(1):13-15.
[2] 李盛林,張來友,王偉.輸配電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管理科學,2008(168).
[3] 盧剛,姚建華,吳湘源.電力系統員工素質提升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36):22-23.endprint
摘 要:電網的高速發展給電力系統員工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培訓體系,有效地提高了電力系統員工的素質能力和技能水平。這種培訓體系以“八學”培訓模式為核心,以“八學”培訓管理系統為平臺,結合公平、公正的激勵措施,多措并舉全方面提升員工素質。
關鍵詞:電力系統 員工 素質提升 八學模式 培訓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200-02
1 開展職工教育培訓是電力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電網規模逐漸增大,自動化、智能化電力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電網日常運行維護、檢修搶修工作任務日益繁重,工作內容日漸復雜,需要電力員工更高效的工作效率,因此電力員工需要更高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來保障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1-2]。
電力企業的進步需要全員參與管理,要求員工具有企業發展的大局觀,因此作為電力員工不僅精通業務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
同時,電力員工在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后,急需一個良好的培訓平臺,了解國內外先進技術,增強團隊協作、溝通交流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結合以上三點,開展電力系統員工培訓體系的探索與研究工作,增強電力員工綜合素質,使其更好地投身于電網、企業的發展建設中,已是電力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
2 開展電力系統培訓體系的研究過程
傳統的電力系統的培訓存在定位不準、形式與實際脫節、培訓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因此,電力系統的培訓應使員工認識到提升素質的意義和必要性。同時培訓內容應更加注重實用性和實踐性,幫助員工提高素質與能力,更好地學以致用。
開展電力系統培訓體系的研究,首先要宣貫培訓理念,使員工認識到培訓提能的重要性,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通過開展員工的調研工作,“以人為本”,了解每位員工的特長、興趣,并根據工作需要,制定個性化培訓目標和計劃,對每位員工因材施教,滿足員工們培訓需求。同時,創新培訓方式,多元化培訓同步開展,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八學”培訓系統,交流分享經驗、心得,取長被短,在職工群體營造學、趕、比、幫、超的良性氛圍。通過設置公平的激勵手段,助推員工激發潛能,完善培訓體系建設。圖1為培訓體系圖示。
2.1 宣貫培訓理念,試點先行
電力系統培訓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管理創新的過程,需要全員全面參與、實踐。通過宣講培訓理念,使員工初步認識到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開展培訓的意義和必要性。調動員工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正向引導員工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2 制定目標、計劃,因材施教
體系的實施,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訓目標和計劃。培訓體系需結合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定宏觀、微觀培訓目標。宏觀培訓目標,即電力企業的培訓目標,要滿足企業的發展目標,實現目標所需要的人才類別、層次、比例將是宏觀目標的主要內容。微觀培訓目標即員工培訓目標,以宏觀培訓目標為指導,側重于員工個人發展為主,根據每位員工的性格、特長等個性化特征,“量身定做”培養方案,將每位員工的最大潛能激發出來。
結合培訓目標,分別制定階段性的企業、員工培訓計劃,如企業年度培訓計劃、班組、員工個人培訓計劃等。按部就班完成培訓計劃,對每位員工因材施教,最終實現培訓目標(圖2)。
2.3 創新培訓模式,全面提升素質
豐富、靈活的培訓方式可以滿足員工的多方面培訓的需要。“八學”培訓模式[3]是在電力工作實踐的基礎上,提煉并固化出來一種人才培訓方式。“八學模式”的主要內容是領導貫學、因地自學、互幫互學、結對帶學、換崗輪學、外派專學、取證定學、比武競學這八類學習方法。區別于傳統的“講傳”教學模式,八種培訓模式形成靈活多樣的培訓手段。將培訓與工作相結合,完成工作的同時,也達到了培訓目的,即省去了專項培訓開展的時間,又使培訓更切合實際,解決了工學矛盾。
2.4 建立學習系統,營造學習氛圍
“八學”學習系統是基于ASP及SQL Server建立的一個交流學習的網絡平臺。該系統具有學習管理、經驗交流、學習天地等四個模塊,方便員工進行學習內容的參考與統計,開展經驗心得的交流與探討,了解電力行業的前沿與動態,可以使企業中形成“學、趕、比、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員工將學習記錄,如學習時間、類型、課時、成果錄入系統,經管理員審核后存入數據庫。再經數據匯總后,實現對“八學”的各個培訓進行排名。管理人員可通過系統對員工的學習情況進行動態管理,掌握員工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完善培訓體系。同時,員工可通過系統看到其他優秀員工的學習情況,從而取長補短,全面提升素質。
同時,經驗交流模塊可以使員工們進行疑難解答、心得交流。從而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天地模塊包括國內外電力前沿,電力行業動態,電力安全知識,技術革新等內容,同時,由管理員實時更新維護。
圖3為系統界面的截圖。
2.5 激勵機制并行,助推激發潛能
以系統學習數據為依據,定期對員工開展階段性考評工作,對員工的學習效果進行鑒定。制定公平、公正獎懲機制,開展素質鑒定工作,綜合考量員工的學習完成情況、素質提升狀況,激勵員工全面增長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業務技能水平。同時,形成一種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給員工有一個發展平臺,促使員工加強學習,不斷進步。
2.6 反饋總結改進,完善培訓體系
總結培訓中產生的問題,并且進行剖析,深入研究不同進步程度的學員的學習情況,積極與員工交流,對于進步快的學員,作為典型培訓經驗推廣;對于進步慢的學員,找出原因,改進培訓方案。以反饋情況為依據,制定下一階段的培訓目標、計劃,從而形成閉環管理。
3 結語
該文介紹了一種針對于電力系統員工的培訓體系。該體系已經在國網嘉興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原名稱為嘉興電力局配電運檢工區)深入開展,經過一年的探索與實踐,該部門員工安全生產能力得到強化,技術理論水平得到提升,業務技能素質得到提高,團隊綜合實力得到加強,滿足新時代電力系統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許長林.創建一流教育培訓體系提高職工隊伍素質[J].黑龍江電力,2012,22(1):13-15.
[2] 李盛林,張來友,王偉.輸配電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管理科學,2008(168).
[3] 盧剛,姚建華,吳湘源.電力系統員工素質提升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36):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