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賢建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訪談法對國民身體健身狀況,全民健身計劃和終身體育觀的對比,乒乓球運動未來的走向等方面進行研究,得知全民健身計劃的啟動,大力推動了乒乓球運動向著普及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乒乓球運動 促進 全民健身計劃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228-01
“全民健身計劃”是為了讓體育走進社會,讓運動貼近生活,全面發展,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身體素質,從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而特別制定的。“全民健身計劃”在1995年6月20日由國務院正式發布,它所提出的目標是到2015年,我國已經形成一個中國獨有的系統化的全民健身,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有必要查閱關于體育健身的書籍及資料,認真的研究各種提高國民身體素質的體育活動或者項目,熟悉每種鍛煉的手法以及他們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和價值,使國民能通過自己運動所想達到的目的,來選擇對自己最有益的運動。
1 解析“全民健身計劃”和“終身體育觀”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政策的出臺,其目的就是首先要改變全民對于身體鍛煉的意識。很多企業或者公司都是一年或者半年強制性的要求員工去參加一次綜合拓展訓練,這指是被動的讓國民去健身,而不是國民自己利用休息時間去鍛煉身體。要把這種鍛煉的潛意識從被動轉變為主動。其次,也要求政府全力配合,為推動全民健身廣泛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極力打造以全民健身為目的社會化主義現代化建設,“全民健身計劃”對于目前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重大的意義。
據調查“終身體育觀”的提出其實就是 “終身教育”的一個延伸。“終身教育”是指在人的一生中,從出生一直到生命的結束,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總和。它涉及的范圍非常之廣,其中有通過以學校實施的教育、社會實施的教育,還有一些正規的和非正規的教育方式。[1]社會和人都在不斷的進步,教育為了面對這種變化和需要,也必須要飛速發展,那么全民健身就勢在必行了,以政府引導為輔助,逐漸的改變國民對于運動的“無所謂”態度。“全民健身計劃”也正是以實現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為目的,提升全民身體素質為核心來展開的。
2 “國球”催化全民健身
2.1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集健身性,娛樂性和競技性為一體的體育運動
通過長期乒乓球活動,促進了身體的血液循環,全身的組織關節也得到了活動,緩解了現代人過長時間不參加運動而造成的肥胖,頸椎酸疼和肩周炎等問題。動作的速度,上下肢的協調能力和活動能力在堅持不懈的乒乓球運動中,也能得到顯著的提升。還極為有效的訓練了反應力,身體靈敏度和操作思維等一系列身體素質能力。極為明顯的娛樂性和競技性也是它受廣大國民喜愛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僅能培養國民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的品質,還調節了神經的有效運動,保持了年輕人應有的青春和活力。
2.2 乒乓球有效的促進國民的全面功能發展
隨著繼續乒乓球運動的時間增多,就能在慢慢地摸索中提高自己的技戰術水平,更增強了它的競技性。隨著國民技戰術水平不斷的提高,其變化多的特點就逐漸展現出來。為了更好地切磋和交流乒乓球的技戰術,越來越多乒乓球比賽就接憧而來。在乒乓球比賽中,每種身體特性的參與者都具有屬于自己特點的打法。大力扣殺、上弧線下弧線的控球能力、旋轉球的反彈方向等各種高超技術,讓你驚嘆不已。有的人腳步力量較強,他還可以通過快速的腳步移動來給對手來壓力。此項運動,不僅能鍛煉你上肢力量,對于你的下肢力量也有一定的增強,身體的協調程度也能在長期的運動中得到提升。
2.3 乒乓球運動符合不同人群所需要的身體鍛煉
乒乓球運動主要強調的是技巧性,長期進行此項運動對機能的提升有明顯的作用,更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心血管系統的耐力水平。運動強度的大小是靠三個方面來決定的:運動雙方的技戰術水平;比賽的激烈程度;練習強度的大小。因此,對于它的媒體推廣非常成功,也是它成為大部分國民接受所喜歡進行的一項運動。再進行乒乓球運動的時候,要不停的計算得分,更要根據對手的面部表情以及以前的比賽習慣來判斷下次進攻是左還是右,所以對青少年的智力開發有一定的提高。乒乓球運動過程中,不停的調整腳步移動,揮動球拍,這對于辦公司的上班族來說,有效的促進了血液循環,鍛煉了全身的骨骼,防止患長期坐立所引發的一系列“現代病”。[2]如果不進行高強度的對攻,多回合的對拉場面,它的運動強度不是太大,則深受老年朋友喜愛。
2.4 乒乓球運動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長期參與乒乓球運動,在提升身體素質的同時,他更能體現出一種名族的氣節。它被譽為中國的“國球”,不僅是因為中國乒乓球隊在任何一次世界級的比賽中都是常勝將軍,也不全是因為在整個世界沒任何人可以撼動他“乒壇霸主”的地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具有中華民族5000年的武術精華。[3]比如:中國傳統武術太極中,所提到的,四兩撥千斤、借力打力、以柔克剛等經典招數,也在乒乓比賽中被發揮得凌琳精致。其實,技術并不全是決定一場乒乓球比賽勝負的關鍵,失誤的減少、心態的調整、智慧的運用,才會讓你成為這場比賽的主宰。
3 國球運動促進全民健身的優勢
3.1 場地器材的要求
乒乓球運動的運動量可隨水平的高低比較自然地合適地增減,個人極易控制自己的運動量。乒乓球小如湯圓、輕如衣扣,場地器材等條件要求不高,十分易于普及和具體運作。70歲老翁可在場上揮板而舞,5歲幼童亦可在臺前乒乓而擊。在機關、單位、軍營、學校、工廠、農村,有一張球臺,即可練“兵”。[4]一張球臺一個球,兩塊球拍兩對手練也可以賽也行。
3.2 全民健身與乒乓球的共性
據測定,乒乓球運動的平均負荷強度與籃球、足球排球等運動比較相對偏低,在一般性的乒乓球比賽中,參塞者實際負荷的時間只占整個比賽時間的1/3。[5]從這點可以看出,運動量的大小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來進行控制,小到幼兒園沒畢業的兒童,大到滿頭白發的大爺都可以進行乒乓球運動,更從側面顯著的體現出了它的廣泛的適應性。
3.3 “國球”效應
作為我國“國球”的乒乓球運動,已經被認為是一種民族文化了。在這種效應的影響下我國群眾對乒乓球的了解更加深入而且興趣更加濃厚。從而體現出乒乓球運動在我國全民健身當中的作用,也體現了出在未來的世界乒壇中中國依然處于霸主地位。
4 結語
乒乓球運動的發展,不僅促進全民健身實踐的研究,更能有效的讓全民健身計劃得到具體實施。而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則對乒乓球運動社會化的推廣有著重要的影響,針對國民基礎的正確導向,從而使我國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參考文獻
[1] 王勤.21世紀全民健身發展戰略的新審視[J].體育文化導刊,2003(2).
[2] 李村.論乒乓球健身與終身鍛煉的價值取向[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4).
[3] 郭建設.初論我國乒乓球之魅力[J].美與時代,2004(5).
[4] 葉世俊,王淤竟.淺談乒乓球活動的休閑功能[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3(5).
[5] 張龍斐.乒乓球運動的發展[J].江西職工大學學報,2006(S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