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濤
摘 要: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的目的主要在于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模式,診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積極的學習態度,讓他們能夠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機會,發現自我的價值,自信地對待學業,為其終身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基于專業 語文活動 評價 探索 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238-02
目前許多專業教學都在進行課程設置改革,大多采用模塊化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多地體會和學到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也參考不同專業的職業模塊特點,利用學生對專業課的興趣來高計語文實踐活動,以激發學生正視語文應用能力和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為語文能力訓練和語文應用水平的提高搭建平臺。因此,基于專業對口的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價也就有了更多的可參照性、可操作性,也讓中職語文真正發揮其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
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的目的主要是改變老師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興趣并實踐,讓他們能夠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機會,發現自我的價值,自信地對待學業,為其終身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為學生的自我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1 分層探究式的評價模式
分層探究式的評價模式是一種注重學生學習整個過程的發展性的評價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認識社會和認識自我的基礎上,選擇相應的學習模塊,將自身的實際情況與階段目標科學的聯系在一起,經過努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
“分層探究”式的評價模式操作流程為:選擇模塊、質疑設問—確定主題、制訂計劃—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交流內容、發布信息—總結評價、拓展延伸。(如圖1)
如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可以為他們設置一次產品介紹會,指定幾種商品,讓學生組成團隊來合作完成。從搜集有關產品的資料開始,到資料的共享,整理,最后做成課件向大家演示。這個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精神,產品還讓學生懂得了環保意識,并且讓學生能更加熱愛自己的專業,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樹立目標、端正態度,不斷創新。
2 情境驅動式評價模式
情境驅動式評價模式是一種從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對語文活動進行重新設計,根據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確定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創設活動情境來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評價模式。引導學生創設適合職業活動及工作過程的情境,根據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并設計相應教學過程,通過搜集資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等步驟,圍繞活動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運用有關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培養職業理想和職業情感。
情境驅動式的評價模式操作流程為:創設情境—搜索資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如圖2)
如旅游專業的學生,指導他們策劃一次春游活動。要搞好這樣的活動,必須計劃完備,組織有序,上下協作。前期工作包括統計,安排,以及活動的策劃,書面材料的申報等等。組織活動時要確定負責人,分工合作,統籌安排。同時還要擬寫導游詞,做好導游工作。想要游刃有余地搞好這項活動,只靠專業課程的知識是無法應付的,還必須掌握許多技能,如做策劃、制預算、寫請示、下通知、開會議,跑外勤等,這都將為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活動評價模式的依據來源于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評價表(如表1)。
3 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實施效果分析
實踐證明,在中職學校實施基于專業的語文實踐活動評價模式是科學、合理、可行的。
第一,此實踐活動評價模式的實施是全面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只關注語文學科知識以及語文考試成績,而是更注重自己本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更重視平時的學習表現,在各個方面都以好的標準要求自己,學習態度比先前端正,表現地更為積極主動,學習目的性也比先前明確,良好的學習習慣也逐漸養成。總之,評價模式的多樣性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了很好的導向作用。
第二,此實踐活動評價模式的實踐是過程性評價,這不僅使教師轉變了以往的傳統的評價理念,而且在實施評價時不再只注重學生學習結果,而是更注重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學習,通過評價不斷給學生以指導和激勵,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第三,此實踐活動評價模式是多元化的主體評價,主要體現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綜合評價的有機結合。教師盡可能把評價的機會和權力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自我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并判斷對錯,說明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評。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撥,以評促學,互動互助,學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提高,在探索中收獲喜悅,為下一次活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這種評價模式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能力,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第四,評價項目多元、評價要點和特征多樣性的學習評價最后核定的學業成績更能科學合理地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成效,而不僅僅是反映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比單純的一兩次考試或一兩次考試和幾次作業得出的結果更令人信服。
4 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反思
開展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雖然有了一些探索和積累,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總結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1)需要與其他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多溝通多交流。學生在整個實踐活動中從資料的收集、積累到最后的展示交流雖然對他們是個很好的訓練,但是對于教師來說,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遇到難以掌握或意想不到的問題,因此需要多與其他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的溝通,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活動評價更客觀、公平化,也能給予學生一個自我發展自我肯定的空間。
(2)需要了解學生的差異性。在活動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以不同標準的相應評價,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智能和技能存在差異,評價時要突出人的態度、興趣、多種能力等方面的發展,不管學生身上有任何的閃光點或進步,都要及時表揚;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3)需要注意并安排好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的評價與語文學習的總體性評價融合銜接的問題。語文學習并不僅僅是語文實踐活動,因而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的評價結果如何融入語文學習的總體性評價,這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需要繼續思考探究的內容。
(4)需要多與企業溝通交流。教師通過與企業的交流溝通,將企業對員工職業能力的要求結合納入日常的活動教學,在評價中逐漸滲入,在評價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同時,還應把眼光放遠,讓學生了解到企業需要什么樣的職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校時就提前完成職業化,進而優秀化。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 黃書華.淺談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法[J].現代閱讀,2013(2).
[3] 文可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1(1).
[4] 錢奕.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的探索[J].蘇州大學,2011(10).endprint
摘 要: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的目的主要在于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模式,診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積極的學習態度,讓他們能夠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機會,發現自我的價值,自信地對待學業,為其終身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基于專業 語文活動 評價 探索 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238-02
目前許多專業教學都在進行課程設置改革,大多采用模塊化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多地體會和學到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也參考不同專業的職業模塊特點,利用學生對專業課的興趣來高計語文實踐活動,以激發學生正視語文應用能力和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為語文能力訓練和語文應用水平的提高搭建平臺。因此,基于專業對口的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價也就有了更多的可參照性、可操作性,也讓中職語文真正發揮其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
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的目的主要是改變老師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興趣并實踐,讓他們能夠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機會,發現自我的價值,自信地對待學業,為其終身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為學生的自我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1 分層探究式的評價模式
分層探究式的評價模式是一種注重學生學習整個過程的發展性的評價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認識社會和認識自我的基礎上,選擇相應的學習模塊,將自身的實際情況與階段目標科學的聯系在一起,經過努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
“分層探究”式的評價模式操作流程為:選擇模塊、質疑設問—確定主題、制訂計劃—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交流內容、發布信息—總結評價、拓展延伸。(如圖1)
如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可以為他們設置一次產品介紹會,指定幾種商品,讓學生組成團隊來合作完成。從搜集有關產品的資料開始,到資料的共享,整理,最后做成課件向大家演示。這個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精神,產品還讓學生懂得了環保意識,并且讓學生能更加熱愛自己的專業,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樹立目標、端正態度,不斷創新。
2 情境驅動式評價模式
情境驅動式評價模式是一種從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對語文活動進行重新設計,根據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確定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創設活動情境來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評價模式。引導學生創設適合職業活動及工作過程的情境,根據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并設計相應教學過程,通過搜集資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等步驟,圍繞活動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運用有關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培養職業理想和職業情感。
情境驅動式的評價模式操作流程為:創設情境—搜索資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如圖2)
如旅游專業的學生,指導他們策劃一次春游活動。要搞好這樣的活動,必須計劃完備,組織有序,上下協作。前期工作包括統計,安排,以及活動的策劃,書面材料的申報等等。組織活動時要確定負責人,分工合作,統籌安排。同時還要擬寫導游詞,做好導游工作。想要游刃有余地搞好這項活動,只靠專業課程的知識是無法應付的,還必須掌握許多技能,如做策劃、制預算、寫請示、下通知、開會議,跑外勤等,這都將為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活動評價模式的依據來源于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評價表(如表1)。
3 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實施效果分析
實踐證明,在中職學校實施基于專業的語文實踐活動評價模式是科學、合理、可行的。
第一,此實踐活動評價模式的實施是全面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只關注語文學科知識以及語文考試成績,而是更注重自己本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更重視平時的學習表現,在各個方面都以好的標準要求自己,學習態度比先前端正,表現地更為積極主動,學習目的性也比先前明確,良好的學習習慣也逐漸養成。總之,評價模式的多樣性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了很好的導向作用。
第二,此實踐活動評價模式的實踐是過程性評價,這不僅使教師轉變了以往的傳統的評價理念,而且在實施評價時不再只注重學生學習結果,而是更注重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學習,通過評價不斷給學生以指導和激勵,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第三,此實踐活動評價模式是多元化的主體評價,主要體現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綜合評價的有機結合。教師盡可能把評價的機會和權力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自我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并判斷對錯,說明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評。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撥,以評促學,互動互助,學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提高,在探索中收獲喜悅,為下一次活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這種評價模式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能力,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第四,評價項目多元、評價要點和特征多樣性的學習評價最后核定的學業成績更能科學合理地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成效,而不僅僅是反映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比單純的一兩次考試或一兩次考試和幾次作業得出的結果更令人信服。
4 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反思
開展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雖然有了一些探索和積累,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總結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1)需要與其他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多溝通多交流。學生在整個實踐活動中從資料的收集、積累到最后的展示交流雖然對他們是個很好的訓練,但是對于教師來說,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遇到難以掌握或意想不到的問題,因此需要多與其他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的溝通,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活動評價更客觀、公平化,也能給予學生一個自我發展自我肯定的空間。
(2)需要了解學生的差異性。在活動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以不同標準的相應評價,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智能和技能存在差異,評價時要突出人的態度、興趣、多種能力等方面的發展,不管學生身上有任何的閃光點或進步,都要及時表揚;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3)需要注意并安排好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的評價與語文學習的總體性評價融合銜接的問題。語文學習并不僅僅是語文實踐活動,因而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的評價結果如何融入語文學習的總體性評價,這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需要繼續思考探究的內容。
(4)需要多與企業溝通交流。教師通過與企業的交流溝通,將企業對員工職業能力的要求結合納入日常的活動教學,在評價中逐漸滲入,在評價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同時,還應把眼光放遠,讓學生了解到企業需要什么樣的職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校時就提前完成職業化,進而優秀化。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 黃書華.淺談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法[J].現代閱讀,2013(2).
[3] 文可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1(1).
[4] 錢奕.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的探索[J].蘇州大學,2011(10).endprint
摘 要: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的目的主要在于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模式,診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積極的學習態度,讓他們能夠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機會,發現自我的價值,自信地對待學業,為其終身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基于專業 語文活動 評價 探索 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238-02
目前許多專業教學都在進行課程設置改革,大多采用模塊化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多地體會和學到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也參考不同專業的職業模塊特點,利用學生對專業課的興趣來高計語文實踐活動,以激發學生正視語文應用能力和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為語文能力訓練和語文應用水平的提高搭建平臺。因此,基于專業對口的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價也就有了更多的可參照性、可操作性,也讓中職語文真正發揮其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
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的目的主要是改變老師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興趣并實踐,讓他們能夠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機會,發現自我的價值,自信地對待學業,為其終身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為學生的自我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1 分層探究式的評價模式
分層探究式的評價模式是一種注重學生學習整個過程的發展性的評價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認識社會和認識自我的基礎上,選擇相應的學習模塊,將自身的實際情況與階段目標科學的聯系在一起,經過努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
“分層探究”式的評價模式操作流程為:選擇模塊、質疑設問—確定主題、制訂計劃—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交流內容、發布信息—總結評價、拓展延伸。(如圖1)
如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可以為他們設置一次產品介紹會,指定幾種商品,讓學生組成團隊來合作完成。從搜集有關產品的資料開始,到資料的共享,整理,最后做成課件向大家演示。這個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精神,產品還讓學生懂得了環保意識,并且讓學生能更加熱愛自己的專業,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樹立目標、端正態度,不斷創新。
2 情境驅動式評價模式
情境驅動式評價模式是一種從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對語文活動進行重新設計,根據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確定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創設活動情境來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評價模式。引導學生創設適合職業活動及工作過程的情境,根據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并設計相應教學過程,通過搜集資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等步驟,圍繞活動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運用有關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培養職業理想和職業情感。
情境驅動式的評價模式操作流程為:創設情境—搜索資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如圖2)
如旅游專業的學生,指導他們策劃一次春游活動。要搞好這樣的活動,必須計劃完備,組織有序,上下協作。前期工作包括統計,安排,以及活動的策劃,書面材料的申報等等。組織活動時要確定負責人,分工合作,統籌安排。同時還要擬寫導游詞,做好導游工作。想要游刃有余地搞好這項活動,只靠專業課程的知識是無法應付的,還必須掌握許多技能,如做策劃、制預算、寫請示、下通知、開會議,跑外勤等,這都將為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活動評價模式的依據來源于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評價表(如表1)。
3 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實施效果分析
實踐證明,在中職學校實施基于專業的語文實踐活動評價模式是科學、合理、可行的。
第一,此實踐活動評價模式的實施是全面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只關注語文學科知識以及語文考試成績,而是更注重自己本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更重視平時的學習表現,在各個方面都以好的標準要求自己,學習態度比先前端正,表現地更為積極主動,學習目的性也比先前明確,良好的學習習慣也逐漸養成。總之,評價模式的多樣性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了很好的導向作用。
第二,此實踐活動評價模式的實踐是過程性評價,這不僅使教師轉變了以往的傳統的評價理念,而且在實施評價時不再只注重學生學習結果,而是更注重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學習,通過評價不斷給學生以指導和激勵,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第三,此實踐活動評價模式是多元化的主體評價,主要體現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綜合評價的有機結合。教師盡可能把評價的機會和權力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自我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并判斷對錯,說明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評。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撥,以評促學,互動互助,學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提高,在探索中收獲喜悅,為下一次活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這種評價模式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能力,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第四,評價項目多元、評價要點和特征多樣性的學習評價最后核定的學業成績更能科學合理地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成效,而不僅僅是反映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比單純的一兩次考試或一兩次考試和幾次作業得出的結果更令人信服。
4 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反思
開展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雖然有了一些探索和積累,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總結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1)需要與其他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多溝通多交流。學生在整個實踐活動中從資料的收集、積累到最后的展示交流雖然對他們是個很好的訓練,但是對于教師來說,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遇到難以掌握或意想不到的問題,因此需要多與其他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的溝通,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活動評價更客觀、公平化,也能給予學生一個自我發展自我肯定的空間。
(2)需要了解學生的差異性。在活動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以不同標準的相應評價,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智能和技能存在差異,評價時要突出人的態度、興趣、多種能力等方面的發展,不管學生身上有任何的閃光點或進步,都要及時表揚;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3)需要注意并安排好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的評價與語文學習的總體性評價融合銜接的問題。語文學習并不僅僅是語文實踐活動,因而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的評價結果如何融入語文學習的總體性評價,這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需要繼續思考探究的內容。
(4)需要多與企業溝通交流。教師通過與企業的交流溝通,將企業對員工職業能力的要求結合納入日常的活動教學,在評價中逐漸滲入,在評價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同時,還應把眼光放遠,讓學生了解到企業需要什么樣的職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校時就提前完成職業化,進而優秀化。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 黃書華.淺談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法[J].現代閱讀,2013(2).
[3] 文可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1(1).
[4] 錢奕.基于專業的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評價的探索[J].蘇州大學,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