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都愛中華文化,都是龍的傳人,理當互諒、互助、攜手并進、良性互動,使兩岸共同實現和平、穩定、發展、繁榮?!?/p>
——海峽論壇“六屆元老”、臺灣云林縣議會議長蘇金煌在第六屆海峽論壇上發言時表示
“我理解的黃埔精神,如果要找一個關鍵詞的話是兩個字:統一。黃埔軍校創辦、奮斗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統一,首先是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打下統一全國的基礎,接著是北伐,統一全國。而黃埔精神最重要的是國共努力合作,同時借助難得的國際援助實現全國的統一?!?/p>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學文化學院教授左雙文在第一屆穗臺黃埔論壇上表示
“大陸和臺灣盡管尚未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沒有分裂,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兩岸不是國與國關系。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
——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在6月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
“關于服物貿易協議和爭端解決協議商談,兩岸業務主管部門和產業界實際上一直保持著溝通和意見交換。希望繼續加強兩岸經濟合作,造福兩岸同胞。在此需要重申的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一個已經簽署的協議,是兩會授權簽署的協議,兩會授權協商和所達成的協議的權威,應該得到維護。”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就兩岸經貿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如果羨慕成功者的富貴,請別一味模仿他們富貴后的事。那些名牌呀酒呀車呀,都是他們富貴后的事。硬撐著模仿,也只能圖個窮開心而已。要模仿,就模仿他們富貴前的事:他們那鷹般的探索、蛇般的專注、蟻般的辛勞、蛹般的耐心,風吹日曬、灰頭土臉時的堅持!”
——臺灣著名主持人、作家蔡康永談怎樣“模仿”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