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宗獻 王竹檀
(廣東雅潔五金有限公司,廣東佛山 528231)
智慧安全門的應用現狀淺析
馬宗獻 王竹檀
(廣東雅潔五金有限公司,廣東佛山 52823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提高生活質素有了明顯的需求,特別是對于改善性住房,不僅室內裝修考究,防盜及安防也要求智能化、人性化,人們期盼著一種產品,它能實現智能開鎖、上鎖,自動開門、關門和主動安防,讓人們真正做到辛苦工作的同時,也可享受生活。物聯網技術的日漸成熟以及智能家居的逐漸普及,讓門的智能化成為可能,“智慧安全門”也就應允而生。
智能鎖 智慧安全門 安防
眾所周知,中國80%的防盜安全門都產自浙江,其余如遼寧盼盼、長春鑄誠、重慶美心等防盜門,這些廠家在智能化方面還非常欠缺(見表1)。
由上表可知,這么多知名的防盜安全門廠家,最起碼的智能鎖都沒有,更別提智慧門了。物聯網技術已經在許多行業,特別是物流也廣泛使用,智能家居已經講了多年,正逐漸進入消費階段,唯獨智慧安全門在家居方面還是個新生兒,存在著巨大商機,無論是防盜門廠還是五金配套廠家都需要密切關注。
要實現防盜安全門智能化,需在鎖具的智能化、門扇開啟及關閉的智能化、上鎖與否自動檢測的智能化,安防的智能化等方面下功夫。安防智能化離不開信息的無線傳輸,更離不開人們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機。
使用生物識別技術的智能鎖,已經廣泛被人們接受,在指紋識別(稱為接觸式生物識別)方面基本上大眾化,就看誰的產品最穩定,服務誰最好,已經進入比質量比服務的時代。
臉譜識別(非接觸式生物識別)將成為更高檔的時尚品,目前只有少數廠家生產,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位數極少的廠家,其它都是代加工裝配性質的,就像電腦都采用英特爾芯片一樣。
掌紋識別以及虹膜識別技術,因為所占用的體積較多,很難在鎖具上應用,只有在特殊場合有特殊的應用。
感應開鎖技術,因為需要較大的電能支持,一般的五金廠商很難單獨開發,必須與防盜門安全門企業進行聯合開發才會有出路。
防盜安全門能否實現正常的自動開啟、自動關門,又能關門時帶緩沖,防止大力關門時引起的撞擊,減少裝修期間對門扇的損壞?
眾所周知,自動門(平移玻璃門、旋轉門等)已經形成產業化,在公共場合已經廣泛使用,唯獨在平開門方面,僅僅實現了自動關門
(閉門器、地彈簧等),還沒有實現自動開門,當然自動開門和自動關門是一種矛盾體,對于有志于解決開門方案的供應商,是一種機會,更是一種挑戰。
大家知道,最可靠的是人,最可信的是自己。以往的開鎖、上鎖、開門、關門都是由人去完成,以聽到聲音或看到信號,靠感覺來判斷是否上鎖。有了智能鎖具、智能開關門,就需要可靠的檢測,讓人們方便的知悉是否上鎖、是否可以安全的離開。對于門外狀況(包括正常、異常),需要智能的安防系統來完成,能夠將信息向外發送,可以發送到主人的智能手機(或電腦),或發送到公共安全系統(公安部門等),可以讓主人及時了解并進行有效處理。

表1
綜上所述,要實現防盜安全門的智慧化,需要將智能鎖具、智能門扇、智能安防等系統有機的聯合起來才能實現,具體可按照下述思路去實施。
關門時,主人發出一個正確信號,門扇會自動關閉,鎖具自動上鎖,同時有聲、光、電提示。
開門時,主人發出一個正確信號,鎖具自動開啟,門扇的智能系統在接收到鎖具開啟信號后,馬上啟動開門裝置,實現門扇開啟。在正常情況下,安防系統處于休眠狀態,一旦出現門扇開啟,安防系統會自動喚醒(可選擇),及時將信息向外發送,可以發送到主人的智能手機(或電腦),或發送到公共安全系統(公安部門等),可以讓主人及時了解并進行有效處理,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該系統需要網絡供應商的密切配合才能實現。
隨著智慧防盜安全門的普及,售后服務工作必須配合到位,這就迫使防盜安全門制造廠商和五金產品配套商,要具備強大的綜合實力,包括產品質量、銷售網點、售后服務能力等。同時也就意味著一部分綜合實力較弱的廠家會被淘汰,生產廠家會越來越集中,更會出現一批專門從事電子維修服務的個體戶或專業公司,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本文從多角度闡述了智慧安全門的現狀以及要面臨的問題,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智慧安全門正處于剛起步階段,市場潛力巨大,需要防盜安全門制造廠商和五金產品配套商的密切配合才能實現。對于防盜安全門制造廠商來講,誰占得先機,誰就贏得市場,就會在商戰中走得更遠。
對于五金產品配套商來講,要積極研發在智慧安全門領域所使用的五金產品,爭取和有實力的門企配套,走強強聯合的道路,實現共贏;售后服務工作,無論對防盜安全門制造廠商和五金產品配套商都非常重要,是取得對方認可的及其重要的砝碼,需要積極去面對。
[1]《GB 17565-2007防盜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7年9月15發布,2008年4月1日實施.
[2]《GB12955-2008防火門》標準,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8年4月22日發布,2009年1月1日實施.
[3]《GA 374-2001電子防盜鎖》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2001年12月24日發布,2002年6月1日實施.
[4]《GA 701-2007指紋防盜鎖通用技術條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2007年5月17日發布,2007年10月1日實施.
[5]《GA/T73—94機械防盜門鎖》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1994年3月11日發布,1993年7月1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