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文
(黑龍江省鶴崗市公安消防支隊,黑龍江鶴崗 154100)
關于如何提升部隊滅火救援實戰能力的研究
李成文
(黑龍江省鶴崗市公安消防支隊,黑龍江鶴崗 154100)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的廣泛應用,消防部隊當前滅火救援工作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越來越多,官兵年輕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缺少“滅大火、打惡仗”的經驗。如何提升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實戰能力已成為當前消防部隊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就此方面對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實戰能力進行研究。
提高 消防 滅火救援 實戰
隨著經濟建設的加快,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各種大型商場、工廠、煤化工企業及大型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隨之而來的是各類火災和災害事故的增多,于是消防部隊也從以前單一的滅火工作成為如今的多功能隊伍,救援任務不斷增加,難度不斷提高,都是對消防部隊作戰能力的挑戰。面對越來越多的急難險重任務,消防部隊作為一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部隊,必須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現代火災及各類災害事故的突發性、災難性和社會化應急救援工作的多樣性,對消防部隊滅火應急救援的快速反應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是新時期新階段擺在消防部隊面前的全新課題。
(1)滅火救援事故發生的頻率加快,任務日益繁重。根據調研近年來,火災和各類災害事故呈逐年上升趨勢,由于火災及各類災害事故多發、頻率加快,消防部隊所擔負的滅火應急救援任務面臨艱難險重的困境。目前消防部隊火警調度采用聯動的方式,按照等級力量調派方案,一地發生火災,轄區中隊和鄰近中隊要同時趕赴現場,在確保火災能夠及時撲救的同時也加大了各中隊的出警次數。
(2)火災、災害事故規模擴大,滅火、應急救援力量急需加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用電器、燃氣得到普遍使用,城鄉工業化、市場化的格局逐漸形成,可燃、易燃物質不斷增多,一旦發生火災,便會瞬間擴大,形成燃燒猛烈的局面,往往一處火災需要多隊增援。隨著高層建筑和煤化工、石油化工數量的增多、規模的擴大,給消防部隊的滅火救援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就本人所工作的地區黑龍江省鶴崗市目前共有高層建筑62座,其中50米以下的高層建筑有21座,5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有8座。最高建筑是向陽區金座大廈A、B棟,共有29層,建筑高度達到98.97米。煤化工企業儲存了苯、氨、煤氣等大量的危險化學品,油庫、加油站、電廠、選煤廠的汽油、柴油儲量也越來越大,支隊“滅大火、打惡仗”的能力也亟待加強。
(3)火災危險程度升高,消防隊員的防護能力亟待加強。現代火災涉及到高層、地下建筑、石油化工、公眾聚集場所和易燃建筑密集區等,火災形勢瞬息萬變,煙霧毒性大、火焰輻射熱強、建筑物隨時坍塌、燃燒爆炸現象瞬間發生等不安全因素對參戰官兵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隨著消防事業的發展,消防部隊的裝備配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轄區各中隊的裝備器材都按照鐵軍中隊評定標準進行了配備,但是如何在實戰中提高防護能力,確保各類裝備能夠用到實處,充分發揮其效能也是目前消防部隊需要解決的問題。
(4)應急救援形式多樣。隨著各種新工藝、新設施、新產品的投入使用和自然災害以及公共突發事件嚴峻形勢,消防隊伍的作戰任務已從過去的火災撲救單一模式拓展到抗旱救災、洪澇搶險、排除爆炸、洞穴坍塌救助、道路交通救援、空難現場施救等各個方面。消防部隊必須做到全方位、多層次的立足實戰開展訓練工作,確保各類急難險重任務的完成,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5)社會消防能力的制約。近年來,消防工作雖然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明顯進步,但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工業化發展的矛盾,仍是制約公安消防部隊戰斗力提升的根本性問題。一是消防規劃制定、調整與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不相適應。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心城市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城市市區空間結構不斷優化,城鎮體系的完善與合理布局已成為城鄉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一些地區消防規劃編制不及時,滯后于城鄉總體規劃和區劃調整的步伐,有的甚至在總體規劃中缺少消防內容,有的對消防內容規劃不具體,不能有效指導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由此造成城鄉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二是社會消防設施建設不足,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跟不上城市的發展速度,不能滿足當前火災形勢的需要。建設速度緩慢,已建的設施維修保養不及時,規劃和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公共消防設施的建設水平需要加強。三是社會對消防工作認識不夠,許多市民都存在僥幸心理,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雖然消防部隊加大了宣傳的力度,但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
(1)滅火應急救援指揮員素質不高。支隊、大隊、中隊、班四個層次的滅火指揮員,構成了消防部隊自上而下的滅火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在滅火應急救援工作中,指揮員的組織指揮水平是戰斗力的關鍵因素。但從調研情況來看,在支隊、大隊、中隊三個滅火指揮層次上,因缺乏應有的培訓機制,有相當一部分指揮員的素質不能適應現代滅火應急救援的需要。從基層指揮員隊伍的情況來看,目前基層指揮員主要是以部隊院校和地方大學生干部為主,部隊成長正規大專以上畢業的干部在全市消防部隊中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少,地方大學畢業的學生干部滅火應急救援經驗不足。因此,干部的生長培養體系上有待于進一步趨向合理化和科學化。而一些具有豐富實戰經驗、學歷較高的干部和專業人才由于種種原因又不得不離開基層,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部隊戰斗力的提高。
(2)缺乏“滅大火、打惡仗”的能力。大多數城市火災形勢相對穩定,主要以居(村)民住宅、垃圾及廢棄物、柴草堆垛火災為主,基層官兵“滅大火、打惡仗”的機會少之又少,導致官兵實戰能力的缺乏,不能適應目前城市發展的需要,戰斗力水平特別是實戰水平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各類災害事故不能很好的做到未雨綢繆、居安思危,一旦發生規模較大的火災和處置難度較大的救援,對全體官兵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和考驗。
培養雷厲風行和令行禁止的戰斗作風為提高滅火救援綜合能力打造消防鐵軍奠定堅實的思想和作風基礎,消防部隊官兵不分日夜守候在執勤崗位上,戰斗在滅火及搶險救援任務的第一線救人于水火,解救于危難,感到無比榮幸與自豪,不愧于祖國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與使命。強化官兵思想,牢固樹立“一切以戰斗力為標準”的信念,真正在工作的指導思想、統籌謀劃、部署落實、執勤備戰、組織訓練、學習教育、隊伍管理、后勤保障、防消結合、檢查考核等方面,一切以滅火救援實戰為背景、以鞏固提高戰斗力為前提,無條件地突出滅火救援在部隊各項工作中至高無上的“主業”地位,自覺地牢固樹立戰斗力標準,堅決摒棄克服一切阻礙和不適應戰斗力生成提高的主客觀因素,真正堅持面向火場、面向實戰,準確定位、科學謀劃,全面發展、統籌兼顧,精簡高效、真抓實干,勇于探索、開拓創新,不斷鞏固提高部隊滅火救援實戰能力。引導教育官兵“牢記強軍目標、現身強軍實踐”,不斷提高官兵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開展崗位練兵活動要著眼于現代火災、災害事故處置和未來滅火救援需要,根據本轄區的實際特點通過邀請專家授課、理論自學、集中研討、論文交流等形式重點學習高科技基礎知識、本專業知識和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解決因知識不足制約戰斗力生成的突出問題。如化學危險品的理化性質、毒害機理以及防護措施、可適用的滅火劑、事故處置方法及軟件管理知識;新裝備結構原理、技術性能、操作程序、維護和保養及操作運用知識;輔助決策的火場組織指揮原則、程序和火災特點、撲救對策、注意事項以及救人、破拆、供水、堵漏、毒物輸轉等技術措施。
滅火救援工作的成敗直接關系消防部隊戰斗力的強弱,影響消防部隊對外形象和權威性。消防部隊要始終貫徹練為戰的法則,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立足最困難、最復雜的情況,從難從嚴摔打部隊;緊貼作戰任務、作戰對象、作戰環境,練謀略、練指揮、練戰法、練作風,掌握過硬本領,提升實戰水平;下功夫學習新知識、駕馭新裝備、掌握新技能、研究新戰法,以實踐創新推進消防部隊建設發展,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形成戰斗力。各基層中隊要按照總隊下發的執勤中隊日常實戰化訓練考核及評判細則扎實開展訓練工作,立足于實戰,不斷提高部隊戰斗力水平。
無論在火場,還是在災害事故救援現場,能否成功戰勝火魔或災害事故,裝備精良是關鍵,裝備應用是核心。因此,消防裝備的配備應用是我們克敵制勝的法寶,是我們戰勝一切災害事故的“利劍”。裝備的配備應立足于執勤中隊擔負的具體任務和轄區保衛對象的災害特點,結合裝備的功能進行合理配備。配備裝備后,關鍵是要讓裝備在實戰中發揮效能,研制適應裝備特點的模擬訓練設施,開發提高訓練成效的訓練科目,力求技術操作的精確性,讓操作從會到精、從精到專,使裝備訓練從經驗型、粗放型向精確化轉變。要重點圍繞裝備功能的檢驗開展應用訓練,并通過訓練使官兵掌握在什么災害現場用什么裝備,真正達到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充分發揮裝備的最大效能。
要充分整合本地區各種社會救援力量,積極向當地政府匯報,以政府名義建立社會滅火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明確各種社會滅火應急救援力量的職責、任務分工及調動方式,要建立社會力量網絡系統,對本地社會救援力量做好詳細統計,對人員、裝備、車輛類型、大型機械裝備及聯絡人、聯絡方式詳細備案。同時,要明確調度方式,落實調集人員,對現場指揮程序要做出明確規定,平時加強聯系,定期開展協同演練,確保一旦發生情況,可以隨時調動,并根據轄區主要災害事故制定切實可行的預案,并按照預案最大限度的貼近實戰開展熟悉演練工作。
牢固樹立戰訓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把培養和造就戰訓人才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的工程抓緊抓實,著力建設指揮型、參謀型、專業技術型和實用型戰訓人才四支隊伍。抓住培養、吸引、用好、保留四個環節,著重強化滅火救援一線業務與骨干培養工作,培養能干、會干、肯干工作的班長骨干、業務精英、滅火救援能手,有效的保障滅火救援一線戰斗力,從而提高部隊滅火救援能力。
[1]張青嬋.當前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工作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武警學院學報,2010(4):1272-1273.
[2]石祥,邱華.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安全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25):2509-2512.
[3]商靠定,洪航,李博 等.層次分析法在消防隊滅火救援戰斗力評估中的應用[J].安全與環境工程,2009(15):3389-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