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貝偲
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7
對互聯網金融營銷發展的探析
劉貝偲
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7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在我國的地位日益提高,互聯網金融服務項目日益增多,對經濟金融和日常生活的影響和作用越來越巨大。
互聯網;金融營銷;機遇和挑戰
互聯網金融有支付、融資 和理財交易平臺等功能,為金融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促進經濟金融的深入發展,但也引發了局部系統性風險,帶來諸多問題。
所謂互聯網金融,一般指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為代表的互聯網信息技術與金融行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金融新業態新模式,具有融資、支付和交易中介等金融功能。幾年來,互聯網金融以其強大的自身優勢向金融領域滲透,發展迅猛,為經濟金融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前景廣闊,但由于互聯網金融業務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不可避免地存在風險和問題。
(1)互聯網金融帶來的發展機遇
我國存在著資金實力不足、組織制度較松散的金融體系,即民間金融,對于一些個人或以零星、小額貸款為主要特征的金融貸款時,民間融資在信息、擔保和成本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彌補了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微觀領域的不足,但由于資金規模有限,阻礙其長期持續發展,互聯網金融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互聯網的大數據和系統化審批來有效控制風險,促進小微金融市場的發展。互聯網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了獲得客戶源的重要渠道,加快了利率化市場進程,給予了民間資本滲透的機會,有利于打破銀行在金融業的壟斷地位,為我國經濟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此外,網上購險、手機銀行等互聯網金融營銷模式的出現,大大改變了傳統金融業單一的經營模式,促進了支付、交易、融資等金融手段的發展,為金融業發展創造了新的營銷渠道,并利用網絡的共享性、便捷性和海量的用戶數據,及時掌握市場動態,拉近金融業與普通群眾的距離,讓人們深入了解金融業的具體信息,同時,簡化了繁瑣復雜的傳統金融手續,便捷了金融營銷,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經濟效益,推動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繁榮發展。
(2)互聯網金融帶來的風險和挑戰
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對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造成較大沖擊,其“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神,對傳統的金融理念、金融模式、金融業務和金融監管體制形成了顛覆性的沖擊和挑戰。首先是互聯網金融營銷的安全性問題,由于網絡環境的自由和限制低,而與網絡相關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互聯網金融營銷可能涉及非法發行和集資的問題,而黑客與病毒也嚴重威脅著用戶的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影響金融經濟的正常運行。其次是信用問題,由于網絡交易中的交易雙方不用見面也沒有代理人,我國目前的信用制度存有很大弊端,曾經就出現過網上的投資詐騙事件,網絡信用體系方面嚴重不足,使得本就不安全的網絡交易平臺雪上加霜。再次便是監管問題,也是互聯網金融面臨的最大挑戰,互聯網金融營銷有著明顯的跨行業特征,導致監管存在缺位,監管標注不一,監管界面不清,監管機制和手段嚴重滯后,法律制度建設滯后等,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和信用問題都是由監管不力造成的。最后是競爭問題,互聯網金融營銷對國家宏觀調控和貨幣政策的影響日益顯著,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競爭不可避免,促進金融競爭格局的大變化,如商業銀行與阿里巴巴的余額寶問題,充分顯示了傳統銀行金融業務與現代互聯網金融的激烈競爭。
互聯網金融營銷的起步與發展乃至普及滲透,是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必然結果,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從長期效益來看,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機遇要遠遠大于挑戰,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以支付寶、余額寶、微信財付通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改變了傳統金融業,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交易成本。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大降低了普通民眾進入投資領域的門檻,依托資產證券化等手段實現了資金的快速循環投放,有利于促進擴大社會融資規模,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金融業務的深入發展。正規金融機構一直未能有效解決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問題,互聯網金融很好地解決了信息的不對稱問題,降低了在信息收集、信用評價等方面的交易費用,促進效率的提高,大幅度降低小微企業成本,有助于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推動小微企業發展。互聯網金融營銷的發展刺激了金融創新,加快傳統金融機構的變革,打通了交易參與各方的對接通道,帶來了新的金融交易方式,擴展了相關金融業務,推動了金融產品的創新,大大豐富了現有的金融產品序列和種類,促進金融創新,同時沖擊了銀行在金融領域的壟斷地位,促進傳統金融機構的變革,加速傳統金融機構價值理念的變化發展和業務模式的改革,促進了傳統金融機構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的再造,便捷了交易手段,簡化了流程,從而提高金融業務效率,推動我國金融經濟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金融營銷的不斷深入和普及,影響力越來越大,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它的關注越來越深,包括其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變化和問題,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并深入探究互聯網金融營銷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對這類新的金融發展模式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和方針政策。向歐美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加強網絡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互聯網金融營銷的監管,采取科學有效地政策,使網絡金融這一新興業務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1)提高專業人才素質和管理
作為金融領域的一個新形式,互聯網金融營銷正處于初級階段,其規模還會繼續擴大,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儲備,專業人員素質必須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別是在職業操守和法律桂芳等方面的個人素質必須得到相應提高,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企業公司要不斷加強員工的素質培養和專業技術培訓,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注重誠信道德的培養,不斷學習和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高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實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信息技術的研發和投入,鼓勵互聯網金融業的豐富與發展,盡可能提高互聯網金融的經營平臺標準,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加強抗風險能力,更好地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進而推動互聯網金融營銷的不斷發展。
(2)加強互聯網金融營銷的監管
金融監管的最主要目標就是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互聯網金融的門檻較低,融資交易等金融行為的開展也是龍蛇混雜,而人們的風險識別能力參差不齊,致使投資者的利益容易受到侵害,所以對互聯網金融營銷進行適當的監督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部門,運用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加以管理,嚴厲打擊網絡上的非法集資行為,密切監督造假、網絡高利貸、金融詐騙等網絡犯罪行為,形成良好健康的互聯網金融環境,大力鼓勵民間資本的融合,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多元化,促進行業的良性競爭。當然,建立健全的互聯網金融監管制度才是網絡金融業的制度依據和標準,有效地規范和管理互聯網金融營銷行為,制定統一的標準,加以法治化,讓互聯網金融自覺接受人民和相關部門的監督,接受意見和建議,及時改正錯誤,對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工作目標,提高互聯網金融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促進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健康發展。
(3)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不斷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推廣信用評級制度,建立嚴格的互聯網金
()()融交易、融資的信用認證體系,樹立統一合理的行業標準,以信貸征信體系建設為切入點,加強金融部門的協調和合作,逐步建立金融業統一征信平臺,促進金融業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穩步推進我國金融業信用體系建設[1]。各部門要積極支持信貸征信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充分利用其信用信息資源,加強信用建設和管理。信貸征信機構要依法采集企業和個人信息,依法向政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征信服務,真正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樹立誠信為本的網絡道德規范,同時建立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互動體系,更好地與普通百姓進行信息的交流和反饋,自覺接受群眾的投訴與建議,更好地促進互聯網金融營銷的快速進步,促進我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
互聯網金融有利于促進小微企業和個人的融資發展,促進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并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帶來了發展機遇。
[1]孫柏.互聯網金融:機遇與變局[J].金融博覽(財富),2013,(07):26-27
[2]王雪玉.互聯網挑戰銀行之一:阿里金融[J].金融科技時代,2013,(05):22-29
[3]楊群華.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特殊風險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時代,2013,(07):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