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基礎部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淺談音樂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張瑩
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基礎部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音樂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必然成為當今一種比較重要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就是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設備和資源,把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合到音樂學科中去,讓信息技術從學生學習的對象轉變為學習的工具,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努力創建網絡環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
音樂教學;信息技術;整合
《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課程實施建議中提到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特別是信息技術來優化音樂課堂教學,因為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極大地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所以教師應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資源寬廣等優點為教學服務。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區運用電腦網絡方面所蘊藏的巨大教育潛力,引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習音樂。
1、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或是通過黑板、教科書、錄音機等常規教學媒體來進行;或是用樂譜、樂器、書本、黑板、掛圖等教學媒體;或是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教學方式,只要一副嗓子加一架琴即可,我們不否認這些方式有它們的積極作用,但長此以往學生感覺到這種音樂課單調、枯燥、索然無味最后造成“喜歡音樂但不愿上音樂課”的情況。這樣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可想而知。而充滿美感的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現代信息技術,則能自然地調動起學生學習、欣賞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圖文聲像并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音樂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可以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無論什么教材它的知識容量是極其有限的,傳統的音樂教學也只是傳授教材中的那點知識,但現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為人們獲取大量的音樂知識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因此,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傳授音樂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去收集相關知識并整理后在課堂中交流學習,這樣做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音樂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是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悅性等獨特形式來表現藝術美的。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實現審美教育的關鍵,是要積極創造條件,加速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改革。在音樂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網絡,為學生學習音樂提供一個聲情同步、形聲并茂、時空統一的多媒體音樂世界。通過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多種信息呈現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學等形式,引導學生去感受美、欣賞美和理解美,啟迪學生去想象美與創造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能力,建構起以“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音樂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能在音樂知識的海洋中邀游,充分發展他們的藝術創造才能,切實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里的多媒體技術
(1)引導學生在“聽”中欣賞音樂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運用多媒體豐富的音響效果,能辨別音的高低、長短、強弱,能知道自己或別人唱得是否正確。所以,通過聽可以幫助學生欣賞音樂。
比如初二學生新教材中的欣賞課中欣賞《藍色的多瑙河》時,讓學生們一邊聆聽教師對曲子的曲式結構、調式和主題的分析,一邊觀賞多瑙河的粼粼的波光和沿岸的美麗風光,并傾聽華麗優美的旋律。這樣,知識、想象、音樂的完美結合,便猶如身臨其境,使學生情不自禁的萌生了喜歡音樂的興趣。
(2)讓學生在“想”中理解音樂
學生通過多媒體欣賞音樂后,就要引導他們動腦思考,這是一首什么情緒的樂曲?什么節拍?什么速度?歌中唱出什么內容?在此基礎上形成準確的內心節奏,音高的組合,即內心聽覺。沒有正確,敏銳的內心聽覺,就不可能理解音樂。
(3)培養學生在“唱”中感受音樂
在教學中,我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選擇一些他們喜愛的歌曲進行教授。演唱歡快的歌曲,感受到學生們在校園里嬉戲玩耍,歌唱幸福的童年;演唱抒情的歌曲,贊美我們親愛的祖國;演唱雄壯的歌曲,感受到解放軍叔叔雄赳赳、氣昂昂,保衛祖國放哨站崗等等。只有正確的理解歌曲,才能充分地有感情地表現歌曲。
2、利用網絡資源,運用各種軟件
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以及學生,已經能進行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活動了。利用網絡支持,獲取豐富的音樂資源,轉變學習方式,是我們進行音樂教學改革的新課題。利用網絡資源學習音樂,一方面是利用網絡中的音樂資源,如查詢有關作曲家的生平、浪漫主義樂派的特點和代表作品介紹等等;另一方面是利用網絡中的與音樂相關文化的資源。
嘗試運用網絡中的各種軟件為音樂教學服務。在多媒體電腦和網絡迅猛發展和普及的今天,已經成為音樂教師可能為之的事情了,這首先要求音樂教師掌握有關的基礎技術,并進行不斷的研究、學習與探索。像幻燈片制作程、視頻音頻處理程序、動畫制作程序、圖片處理程序等等都可以用來處理來自網絡中的各種音樂素材,為課堂教學服務。
1.再完美的音樂課件也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師
現代信息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確實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以至于有些教師把它當作是提高課堂教學的靈丹妙藥,然而過多地追求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會使學生感覺上課是在看教師“演戲”,這完全是本末倒置。在課堂教學中只能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而不能喧賓奪主,取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時不能華而不實,嘩眾取寵
現代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但是現代信息技術也是一種教學媒體,為教學服務。充分、合理、靈活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產生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課堂教學效果,而盲目地、機械地套用它,則會分散學生學生的注意力,成為課堂教學的干擾源,從而走向華而不實的尷尬境地。
3.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有選擇性
當前,音樂多媒體課件大致有課堂演示型、自主學習型、資料工具型和教學游戲型等類型的課件。教師在使用時要慎重選擇,注意自己的目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和接受能力、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以免欲速則不達。
總之,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這種教學模式是一個新事物,也是擺在廣大音樂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只有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才能發揮它的積極作用,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因此我愿和大家一起努力不斷完善這一教學模式。
張瑩,就職于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哈爾濱商業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數據庫技術與應用方向研究生在讀。
結合近些年來的探索實踐和體會,對于這種教學模式的作用、做法和應注意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