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鵬
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14
審計風險的成因及應對策略
姜鵬
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14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復雜化,相應的內部審計的風險也日益增加。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的一種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機制,對防范風險、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介紹了內部審計風險的涵義特點,分析了產生審計風險的原因,最后針對我國企業存在的審計風險現狀提出應對策略。
內部審計風險;成因;策略
1.1 審計風險的涵義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專門設立的審計機構對其財務工作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監督、檢查的一項經濟活動,目的是防范錯誤和舞弊,提高企業效益,它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內部審計風險則是指財務報告存在重大錯報、漏報,或者企業經營管理方面有漏洞,而內部審計人員經過審計未能發現這些錯誤,且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1.2 審計風險的特征
與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風險有其自身的特點。首先是內部審計的目的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一致,即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因此,內部審計的風險與企業為達成經營目標面臨的風險是一致的。其次,內部審計風險范圍大。內部審計不同于社會審計、政府審計,它是服務于企業的,要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監督與評價企業的各項活動,范圍不僅僅限于財務工作,凡是涉及經營活動的,都是監督的對象。再次,內部審計環境的缺陷增大了審計風險。內部審計從性質上屬于企業自我監督、自我約束的行為,內部審計人員作為企業的一份子,與本企業員工在共同工作、學習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礎和利益關系。因此,在審計過程中遇到具體的人和事的時候,就無法公允的做出判斷,影響審計的獨立性,最終造成較大的審計風險。
形成內部審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內審主體獨立性差,內部審計機構管理體制不健全
為了確保審計結果的客觀、公正,內部審計必須具有獨立性,這是審計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我國內部審計是在企業領導的指揮下開展的,受單位負責人的直接支配,并且有一部分審計人員是企業財務人員轉過來的,與企業各部門的經濟利益緊密相關,導致內部審計不能客觀、公正的發表審計意見。內部審計工作也經常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要接受政府審計機關的監督檢查,另一方面還得接受領導的支配,因為審計人員的工資、獎金等待遇由企業解決。這種雙重的管理,使內部審計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2.2 內部審計范圍逐漸擴大,審計對象日益復雜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不斷擴大規模,拓展形式多樣的新業務,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復雜化。越來越多的股票上市、企業改制、重組、合并使得內部審計對象擴展到集團、股份公司等,這些都增加了內部審計的難度,使內部審計風險系數增加。相應的內部審計的內容也不是傳統的只是對財務工作的檢查、評價,范圍擴展到審計經營決策、投資決策、融資決策等的合理性,還要科學預測企業改制、兼并之后可能產生的風險和收益的狀況。這對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用到的職業判斷也越來越多,不可避免會出現審計風險。
2.3 內部審計使用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存在缺陷
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加強,審計信息數量越來越多,內容跨度也很大,因此審計使用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到審計的質量,形成審計風險。由于各企業實際情況不同,很難使用統一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審計人員只能根據以往的經驗主觀判斷,因此有些情況下選擇的審計程序和方法不恰當是不可避免的。當前我國企業審計過程中經常使用的方法除了詳細審計外,還有抽樣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這兩種方法也各有缺點。前者用個別推斷整體,很容易與實際情況產生差距,引發風險。這些審計方法的弊端也日益突出,不再適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并且其過度依賴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3.1 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企業應該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明確內部審計的職責,配備合格、專業的審計人員,為確保獨立性,內審人員不得參與其他部門的經營管理決策,不得參與制定內部控制系統,只負責檢查、評價相關工作。在選擇領導體制方面,要全面考慮審計工作與財務工作的關系,避免出現同時領導財務工作和審計工作的現象。在為審計人員分配任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其與各部門人員的關系,以避免利益沖突,影響審計的獨立性。明確以上審計責任,保證審計工作形式和實質上的獨立性,通過科學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合理規避風險,預測未來發展方向,最終高質量地完成審計工作。
3.2 強化風險意識,運用最新審計技術和方法,提高審計質量
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要充分認識到審計風險的重要性,及時發現風險,杜絕風險,內部審計人員要改變傳統的審計程序和方法,開拓創新,把審計對象和范圍從以往的財務報告、會計賬簿擴展到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風險不僅存在于財務管理中,還可能出現在投資、籌資、營銷、采購等各個環節,我們要全面評估風險,根據風險大小采取適當的措施,為決策提供依據。另外,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經不適應當前企業存在的問題,要積極引進科學的風險基礎審計模式,重視內部控制環境的作用。內部審計人員要評估、分析審計風險的重大程度,確定其是否在可容忍的范圍內。
3.3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強化其責任心
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提高其專業素質,是應對審計風險的有效措施,也是促進審計工作不斷發展創新的必經之路。首先,要培養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強化其工作責任心。除了審計人員失察、未發現財務報告錯誤外,職業道德也是造成內部審計風險的重要原因。職業道德水平低下使審計人員不在意審計工作質量,這樣很容易出現審計風險。因此要規范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加強其政治思想教育,培養其愛崗敬業、嚴肅認真、誠信的態度和作風,將防范風險的意識貫穿于審計工作的整個過程,從思想上、心里上重視審計風險。其次,要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教育,提高其業務素質。審計工作并不是簡單的重復檢查,很多情況下需要評估預測風險,采用科學的審計方法做出職業判斷,可見審計人員業務水平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它直接關系到審計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因此,企業應該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組織審計人員參加培訓、考試,有可能的話可以組織審計人員去內部審計機構比較嚴謹的大公司進行學習參考,吸取先進經驗,提高自身素質。
[1]趙常青.論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范[J].中國外資,2012.
[2]張鳳蕊.淺談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現代商業,2010.
[3]韓春麗,尹慶偉.淺析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