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遵義師范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貴州遵義 563000
探析自動化通信設備的故障分類及檢修方法
陳欣
遵義師范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貴州遵義 563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們也已經(jīng)進入到了一個信息化時代,許多先進的通訊設備和信息技術也都廣泛的應用到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當中。然而,自動化通訊設備作為現(xiàn)代化信息通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運行的過程中,有時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一些故障問題,這就對人們的正常通訊有著一定的影響,為此我們還要采用相關的檢修辦法來對其進行處理,以保障自動化通信設備的正常運行。本文通過對自動化通訊設備的故障分類進行簡要的概述,提出了相關的檢修方法,以供參考。
自動化;通訊設備;故障檢修
目前自動化通信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故障問題,這就對整個通信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有著極為嚴重的影響,從而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因此為了保障通信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我們就要對自動化通信設備的故障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找到相關的檢修方法,來對其進行處理。下面我們就對自動化通信設備的故障分類和檢修方法進行簡要的介紹。
1.1 按故障性質分為軟故障和硬故障。自動化通信設備的軟故障問題也就是指自動化通信系統(tǒng)使用過程中,軟件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問題。其中最為常見的軟故障問題主要有程序運行錯誤、病毒破壞以及操作失誤等。而硬故障則是指的通信系統(tǒng)的硬件出現(xiàn)損壞的現(xiàn)象。其中導致硬件故障的原因主要有著人為因素、環(huán)境以及內部電氣構件因素。
1.2 按故障影響范圍和程度分為全局性、相關性、局部性、獨立性故障。而在對其自動化通信設備的故障問題進行分類時,我們也可以根據(jù)其影響范圍的大小來進行劃分,從而將自動化通信設備故障分成全局性、相關性、局部性以及獨立性故障這四個方面。其中全局性的故障問題則會對整個通訊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帶來嚴重的影響;而相關性問題就知識對每一部位故障問題產生的因果關系造成影響。局部性故障一般只會對局部地區(qū)造成相應的影響,從而使得通訊設備中的工作性能降低。獨立性故障通常情況下都是存在于某個獨立的電氣元件當中,從而對通訊設備的正常使用帶來嚴重的影響。
1.3 按故障發(fā)生的時間、周期分為固定性故障和暫時性故障。根據(jù)其故障發(fā)生的時間不同,我們也可以將自動化通信設備的故障問題劃分為固定性故障和暫時性故障這兩種。其中固定式故障可以充分出現(xiàn),而且其故障現(xiàn)象也比較穩(wěn)定,主要是由電器元件在正常使用的過程中,受損而產生的。而暫時性故障問題則是固定性故障正好相反,其工作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也比較差,這就對設備元件的性能操作不良的影響,
2.1 先分析思考,后著手檢修。根據(jù)對自動化通信設備故障問題的相關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導致自動化通信設備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有很多,這些故障問題不僅對通訊設備的運行造成嚴重的影響,還使得通信系統(tǒng)的醒目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我們就要采用相關的檢修方法來對其進行處理。而在一般情況下,我們?yōu)榱吮U显O備檢修的質量,技術人員一般都會采用先發(fā)現(xiàn)后檢修的方法,來對其進行處理,從而使得技術人員對自動化通信設備的故障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
2.2 先外后內。在對通信設備進行檢修時,檢修人員不能直接打開機箱,應該采用由外向內的方法,來對其進行檢修,以避免在對自動化通信設備進行檢修時出現(xiàn)沒必要的檢修活動。
2.3 先機械部分,后電子部分。應當先檢查機械元器件的完好性,再檢查電子電路結構以及機電一體的結合部分。
2.4 先靜后動。即先在斷電情況下檢修,然后再接電。這里有一個原則性問題,即安全。
3.1 直接觀察法。在對自動化通信設備進行檢修的過程中,直接觀察法的應用情況主要有兩種,它們分別是不接電和接電。其中在對自動化設備進行不接電觀察時,人們主要是通過自己的感官來對其設備元件中存在著問題進行判斷分析,從而對采用相關的技術手段來對其進行處理。而機電觀察法則是利用設備節(jié)點的方法,來對設備運行的情況進行觀察,判斷自動化設備中存在的相關問題。不過在更多的情況下,技術人員利用直接觀察法都是將接電觀察和不接電觀察兩種方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得人們可以對自動化通信設備的故障問題進行準確的判斷。
3.2 測量法。這種方法比較簡單直接,針對故障的現(xiàn)象,一般能判斷出故障所在,借助一些測量工具,能進一步確定故障的原因,幫助分析和解決故障。
常見的測量檢查方法有電壓檢查法、電阻檢查法和電流檢查法。電壓檢查法是通過測量元器件工作電壓并與正常值進行比較來判斷故障;電阻檢查法是測量元器件對地或自身電阻值來判斷故障的一種方法,它對檢修開路、短路故障和確定故障元件有實效;電流檢查法是將電流表串入電路中測量工作電流,這種方法檢修起來很不方便,亦較少使用。
3.3 插拔法。通過將插件“插入”或“拔出”來尋找故障的方法。此方法雖然簡單,卻是一種常用的有效方法,能迅速找到故障的原因。具體步驟是:
3.3.1 先將故障設備和所有連接設備的連線打開,再合上故障設備電源開關,若故障消失,查連接設備及連接線是否有短路現(xiàn)象(如碰線、短接、插針相碰等),若有,則排除;若無,則查故障設備本身。
3.3.2 將故障設備所有插件板拔出,若故障現(xiàn)象消失,則故障在某插件板上。若故障現(xiàn)象仍出現(xiàn),則應仔細檢查設備電源有無故障。
3.3.3 仔細檢查每塊插件板,觀察是否有相碰和短路,若有則排除;若無再一塊塊地插上,開機、關機測試,這樣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哪塊插件板上有故障。
3.3.4 找出故障插件板,再根據(jù)故障現(xiàn)象和性質判斷是哪一個集成塊或電子元器件損壞。
3.4 試探法。試探法是用正常的插件板或好的組件(大規(guī)模的集成電路)替換有故障疑點的插件板或組件來試探故障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在調試和檢修中經(jīng)常使用,尤其是一時還搞不清故障在哪兒時,采用此方法更方便、直接。但如果故障很嚴重,有燒機現(xiàn)象,而又不能明確對象時,可不用此法,因為發(fā)生故障的插件板可能是具有破壞性的,隨意替換可能會導致替換上的新插件板再損壞。
3.5 綜合法。綜合法是指把以上方法統(tǒng)一考慮起來處理故障。這樣對處理一些比較復雜的故障,能及時、準確地找出故障原因并且排除它。
由此可見,自動化通信設備故障問題有很多種,這不僅對通信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還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因此技術人員在對其進行檢修的過程中,就要對自動化通信設備故障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采用合適的處理方法來對其進行檢修,以確保自動化通信設備的正常使用。
[1]劉瑩芳.自動化系統(tǒng)故障的快速判斷與處理[J].科技風,2010(11)
[2]殷劍旺.淺談雷擊對自動化設備的危害及防護措施[J].廣東科技,2008(06)